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首頁 世界杯 新聞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業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知名財經類雜志“封面秀” > 正文

《環球財經》封面文章:東莞再造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07月16日 06:51 環球財經

  “東莞制造”已為世所公認,但時下東莞人正在“制造”自己卻鮮為人知。沒去過東莞的人一定會奇怪:一個本名不見經傳又沒有多少名牌企業、名牌產品的小城,為何會成為中國的外貿出口第三?而去過東莞的人也同樣會困惑:一座現代科技含量與自身素質明顯不對稱的城市,如何能魔術般地創造出如此奇跡?這就是東莞之謎。

  不可否認,東莞的成功有太多的“偶然”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毗鄰香港,成了中國以
制造貼牌商品起家的第一批受益者。但成功背后的“必然”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在每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東莞人都能用超前思維及時提升自己,所以才能在珠江三角洲中名聲最靚、最持久。

  但如今形勢已經大變。中國東部地區許多沉睡的巨人,乘著中國“入世”的疾風、憑借著百多年來形成的雄厚的經濟、科技、文化基礎,已經咄咄逼人地雄起并劍指嶺南,于是,東莞人又一次處于提升自身的痛苦涅槃中。

  這可不是靠搞基礎設施、政策優惠就能應付得了的,也不是利用地利引進幾個好項目就能化險為夷的,而是一種集城市綜合實力、潛力、底蘊的巨人與巨人之間的搏殺。

  東莞已經成為巨人,雖然歷史讓她告別了與珠三角眾小兄弟爭食的時代,需要她睥睨天下、仗劍行之。但比起先天就身高馬大的“大哥哥們”,東莞的弱項也是顯而易見:缺自主的技術、缺高層次的人才、缺深厚的城市底蘊……在這種不對等的博弈中,東莞能勝出嗎?

  “東莞制造”面臨考驗

  本刊記者翟輝/文

  東莞的未來無疑是美好的,問題是如何盡快完成現實與未來的對接。

  據說這里是“世界制造中心”,據說這里的電子制造業“天下第一”。

  這里就是東莞。

  行駛在深圳去往東莞的高速公路上,兩側隨處可見各種工廠,其中不乏日立、三星這樣的國際知名企業,用“欣欣向榮”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車輛剛一駛進東莞轄區,前方路邊上豎立著的一塊巨型廣告牌就映入眼簾:“歡迎您到東莞來投資。”

  乍一看,東莞似乎和中國其他的工業小鎮沒什么區別:城市布局混亂,衛生狀況難盡人意,摩托車橫沖直撞……在東莞沃爾瑪商店門口,成百上千的摩托車停在那里,構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而在北京家樂福超市門口,讓人眼暈的卻是那些數不清的自行車。在東莞城區莞城,一過街天橋上懸掛著一幅紅色大標語:“誰敢以身試法,就是死路一條”。

  麥當勞和肯德基店夾雜在雜亂無章的建筑群當中,它在告訴人們:東莞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了。

  外貿巨人的發展之路

  無論東莞給人的表面印象有多不好,但誰也無法忽視東莞對廣東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的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23年來,東莞GDP年均增長率達到22%。2001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為578億元,稅收總額101億元,全年協議利用外資20.9億美元,外貿出口總額189.9億美元,占廣東省的19.9%,全國的7.1%,連續5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的第三位。

  為什么偏偏是東莞?

  用地理位置優越來解釋“東莞現象”顯然是不夠的。在廣東省,與東莞有同樣地理位置的城市不在少數。順德、中山、南海曾經一度與東莞并列為“廣東四小虎”,但發展的后勁卻明顯不如東莞。東莞和中山都屬于地級市,在行政區劃上占了先手,排在了順德、南海前面。而在基礎配套設施上,東莞超過了中山。東莞當地人最熟悉東莞的發展之路。

  東莞市外商投資促進中心主任何躍沛談起東莞的崛起,時不時地流露出自豪之情。或許東莞市從一開始就選準了自己的方向:來料加工。1978年11月,太平手袋廠在東莞建立了,這是東莞市第一家來料加工廠,走在了全國前列。來料加工的模式給東莞人帶來了希望。之后的6年多時間,東莞市處于一個農業調整階段,農民從種植水稻轉向了種植水果,由此產生了約40萬人的閑置勞動力。就是在這個階段,東莞的農民完成了向工人的轉變。

  1985年到1989年,是東莞經濟的起飛階段。那時候香港的工業制造業正在向大陸轉移,利用這一絕好的機會,東莞的各種制造廠、加工廠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香港人選擇東莞有著特殊的原因,據說十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東莞人,“老鄉”在鄉土觀念很重的南方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期間,東莞就意識到了基礎設施對吸引外資的重要作用,開始大力建設基礎設施。

  1989年之后,中央政府確立了三年的調整期,在其他地區還茫然無措的時候,東莞市開始進行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改造,為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東莞市的這一做法顯示了其決策的前瞻性,很快東莞就迅速脫穎而出。1992年后,東莞以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為指導,利用基礎設施優勢迅速擴大了招商引資的規模,至今發展趨勢良好。

  從東莞經濟的發展史可以看到,東莞人具有“前瞻”而不冒進的“務實”精神。正是這種務實精神,指引著東莞人跨越了一個又一個前進的障礙,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

  為什么選擇東莞

  是什么吸引了眾多的企業去東莞投資?

  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管委會的吳志剛副主任認為,東莞具有五大競爭優勢。一是地理優勢;二是多年來發展形成的完備產業鏈;三是經過長期發展,東莞已經形成了按照國際商業慣例和市場規則辦事的習慣;四是政府有能力投入大量資金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五是完善的物流系統和方便的通關制度。

  東莞的企業對東莞的投資吸引力最有發言權。諾基亞公司在總結東莞諾基亞移動電話有限公司成功的原因時認為,東莞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開放的外商投資政策,為東莞諾基亞的出口業務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

  東莞諾基亞移動電話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從1996年開廠之初生產移動電話配件,到1998年5月開始生產手機,再到2001年2月成功生產出第1000萬部手機,東莞諾基亞穩健地跨上了一個又一個的新高度。2001年,東莞諾基亞出口創匯8.3億美元,一躍成為東莞市第一出口大戶,在全國排名第八,成為諾基亞全球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

  完善的基礎設施為東莞諾基亞提供了順暢的運輸環境,保證了出口工作的按時完成。

  開放的外商投資政策也為東莞諾基亞的出口工作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國家優惠政策,在進出口方面都能配合企業的現代化需要。更重要的是海關陸路通關的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進出口環節的流程和時間,極大地促進了企業運作效率的提高。

  實際上,還有一點諾基亞沒有提到,那就是多年加工制造業的發展使東莞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以電腦行業為例,2001年,東莞擁有電腦資訊產品加工企業3000多家,東莞加工生產的電腦磁頭、主機板、顯示器、掃描儀、驅動器等產品產量均居世界前列,電腦整機零部件配套率達95%。各種相關產業零配件供應的充足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這也是IT企業選擇東莞投資的重要原因。同時,業內人士認為,東莞長期以來形成了的按照市場規則辦事的習慣,政府對經濟很少干預,。而大上海地區多數企業仍然有政府實質性的參與,深圳和東莞的企業不是私營就是半私營或者合資,廣東的企業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看到黃燈加速跑,看到紅燈繞道行。”

  為什么不去東莞

  東莞也有軟肋。

  讓我們來看一看諾基亞公司的決策吧。

  跨國公司都非常注重城市環境和人文環境。美國和歐洲的大公司尤其如此,他們往往在北京和上海地區建有中國地區總部和研究開發基地。他們不去東莞自然有他們自己的考慮。

  諾基亞在中國有8個合資企業,除在北京、蘇州和東莞外,在福建、重慶等地還有合資企業。而碰巧的是,北京、蘇州和東莞恰恰是諾基亞三個最成功的合資企業所在地。其實,從單純分析這三地諾基亞合資企業的業務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北京首信諾基亞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是生產、銷售諾基亞GSM蜂窩系統設備,同時也生產移動電話,并提供售后服務,諾基亞(蘇州)電信有限公司的業務范圍是GSM基站和蜂窩網絡傳輸產品。這兩家企業的產品都主要針對電信等大型企業用戶,與單純生產移動電話、主要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東莞諾基亞有很大的差異。北京和以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國際著名企業的聚集地,在這兩個地區設立針對大型企業用戶的企業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在對東莞“情有獨鐘”的同時,諾基亞也看中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文化、人才與信息優勢。正在北京經濟開發區建設中的“星網(國際)工業園”,集中體現了諾基亞的全球戰略。

  諾基亞集團董事長奧利拉先生介紹,新建的星網(國際)工業園將吸引全球和國內知名零部件供應商,共同組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產業基地。該項目投資額將很快實現100億人民幣并預計在未來幾年里翻一番,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在工業園內,諾基亞與他的供應商“近在咫尺”,進出口業務通過計算機與海關聯網,由手冊報關簡化為電子報關,快捷地傳達著市場信息,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成本。

  移動電話生產的競爭取決于元器件的供應是否充足,取決于在激烈競爭中的核心--成本與流程控制。因為一部標準手機由約400個零件組成,諾基亞每天要組裝2.5億個零件,流程處理成為了關鍵。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一位副總裁表示:"星網背后的整體設想就是實現服務的就近化。”

  這就是諾基亞為何另起爐灶建立一個如此規模工業園的原因。

  競爭對手,虎視眈眈

  今年5月底在北京舉辦的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東莞人的心情可以用喜憂參半來形容。

  喜的是,寄托東莞未來希望的松山湖科技園區被科技部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新區”;憂的是,作為潛在對手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首次作為分會場,簽約項目23個,總簽約金額32.1億美元,比去年增長3億多,而相形之下,東莞的得分顯然比不上北京開發區。

  這次,東莞人感到,她的對手已不再是珠三角的小兄弟了,而是國內的巨頭。何躍沛認為,在廣東省名列前茅后,東莞已經逐步將北京地區和以上海、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作為了主要的競爭對手。而北京、上海和蘇州的競爭實力顯然是非常強勁的。

  “成功路不同,各有各道”,北京和上海、蘇州有著各自的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馬名杰分析指出,這三地都有東莞不可比擬的優越條件。

  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東南端,是我國的內外交通運輸樞紐,其獨特的區位和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有利于企業降低運輸成本,因此上海往往成為企業全國銷售網中的重要樞紐。從人力資本供應看,由于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金融系統較發達,使其人才結構齊全,供應充足,人才素質普遍較高。由此吸引了大批跨國公司將總部和研發中心設立于此。

  在產業配套能力方面,上海是我國傳統工業基地,工業門類較為齊全,有較為雄厚的產業技術和人才基礎。

  從某種程度上講,上海的最大優勢之一是有一個比較高效規范的政府,上海市政府的效率、素質和能力在全國屈指可數,很多企業正是看上它的靈活、開明和比較規范,而愿意投資于此。當然作為一個大都市,上海的一個不利之處就是勞動力價格較高,因此有些投資如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含量不高的加工業,并不適合放在上海。上海市政府也在把控制上海綜合成本的上升,控制和降低外商投資成本作為一項重要目標。

  蘇州毗鄰上海,交通便利優越區位,許多跨國公司把總部及銷售部門設置在上海,而在蘇州成立辦事機構和制造中心。因此有人說蘇州在滬寧經濟走廊所占據的重要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咫尺之遙的上海塑造的。如今,蘇州已經形成了一個很有特色的以電子信息、新材料、精細化工、機電一體化、生物制藥等行業為主的產業板塊,并在一些行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在利用外資、特別是臺資上有很多優勢,臺商在大陸投資的五分之一在蘇州。蘇州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可利用土地面積越來越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蘇州的區位優勢。

  明基(BENQ)公司是最看好蘇州地區的國際著名企業之一,他們計劃把蘇州作為大陸的營銷、研發、生產制造中心。明基公司表示,選擇在蘇州建廠,是看中了這里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長江三角洲良好的人文環境。在明基投資蘇州建廠后,臺灣有20多家配套廠商也到蘇州地區落戶,逐漸形成了蘇州、昆山、吳江的大蘇州產業鏈,加之政府對投資環境的大力改善,對投資商的扶持,形成更為良性的生態。明基并沒有將東莞的產業鏈優勢放在心上,也許他們認為東莞地區缺乏“良好的人文環境”,所以沒有考慮到東莞投資。

  專家分析,從長遠看,以上海、蘇州為代表的大上海地區有很多的優勢超過東莞。首先是內地及潛在市場的規模。大上海地區面積9.96萬平方公里,人口8300萬,相當于珠江三角洲的2倍。更重要的是,整個長江流域,包括重慶和成都等上游城市,都要納入這個巨大的市場。廣東經濟主要靠出口,而上海經濟可以單靠內地市場就繁榮起來,它對臺灣和其他跨國企業有更大的吸引力。此外,東莞等地主要是靠鄧小平給予的特殊政策發展起來的,隨著開放政策的擴大,政策擴散到沿海其他地區,上海在很多領域不僅會趕上廣東,而且會超過廣東。北京的最大優勢在于技術和人才優勢。北京有64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技術人員密度居全國之最,每年高校畢業生5萬多人,因此在北京科技人才的供應是相當充足的。一些企業將研發中心,或技術含量高的工廠設在北京,以利用這里的人才資源。但北京的工業基礎沒有上海雄厚,產業配套能力相對較弱,再加上其人力成本較高,對產品附加值較低的企業不太適合。

  制造業名城,能“鳴”多久?

  東莞已經祭起了“制造業名城”的大旗。毋庸置疑,東莞是靠制造業發的家,扛出這面大旗也是理所當然的。東莞的制造業特別是IT制造業在全球占據著重要地位。IBM副總裁形象地說過:“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15分鐘,全世界的電腦價格都會因此產生波動。”

  但也有人曾置疑過東莞的發展方向:單純搞制造業,沒有產業升級,沒有自己的大企業,不搞自己的研究開發,靠“接訂單”生存,一旦世界經濟不景氣,東莞經濟將受到致命的打擊。此話不無道理。近些年,盡管東莞經濟高速發展,東莞市目前只有福地科技、粵宏運、生益科技三家上市公司,上市資源極為稀缺。作為“城市名片”的名牌企業,其對城市的知名度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東莞正是缺少這種企業。也難怪,在“三來一補”就能賺大錢的情況下,一般人誰會去考慮花費巨大力量創名牌呢?

  實際上,東莞也已經看到了自己這方面的不足。

  吳志剛告訴記者,傳統的以廉價勞動力、簡單勞動為基礎的制造業與現代高科技制造業有著明顯的不同。近幾年來,東莞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正由簡單低端產品的加工貿易向著高形態迅速跨越,正由以OEM為主的標準化工業生產方式向以OEM為主、強調科技創新、核心技術研發和客戶服務的生產方式轉變。

  東莞同樣意識到搞簡單加工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東莞的目標是建立以國際制造業名城為特色的中心城市,而開發建設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就成為東莞市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地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更好地承接新一輪國際技術、產業轉移以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產業選擇方面,松山湖將特別強調和重視產業服務環境的建設和科研產業、教育產業、旅游產業以及包括金融、創業投資等產業的發展,使松山湖成為創業的樂園,科技創新和產業服務的基地。

  按照東莞市政府的設想,已經進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的松山湖科技園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區,而是一個集科技、產業、生態、人文為一體的新園區。東莞市政府已投入50億元人民幣用于松山湖的開發建設。力爭將松山湖科技園建成東莞未來的經濟中心和科技中心,帶動東莞成為整個珠江三角洲乃至華南地區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輻射源。

  東莞建設松山湖科技園與其說是看到了發展前景,不如說是意識到了危機。不解決這些問題,東莞市的“制造業名城”之夢就維持不了多久。

  一是資源問題。長期以來,東莞市是在既無技術、也無人才又無資金的條件下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以土地合作為主要特點的多達數十個的各類開發區,已經消耗掉了東莞市的大量土地資源,可建設用地已經相當有限,單純靠土地和勞務輸出的路已經走不通了。

  二是環境問題。東莞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重蹈了西方國家工業化初期“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現在已經到了不解決環境問題就難以可持續發展的時候了。按照市政府的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園區是一個“植被豐富、青山綠水相映,在一個經濟發達地區少見的、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并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區域。”

  三是人才問題。人才是未來經濟、科技競爭中的重中之重。而同北京等地相比,東莞在吸引人才上一直不占優勢。何躍沛主任坦率地告訴記者,在人才方面,盡管東莞市已經轉而實施開放的人才政策,但目前除了成百萬熟練的產業工人外,高素質、高科技人才方面沒有優勢。

  在東莞,我遇到了畢業后來到東莞工作的一位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她告訴我,之所以選擇東莞來工作,是看到了這里良好的發展趨勢。但當她剛來到這個城市時,她的第一感覺是失望。“簡直就是文化沙漠”,她告訴我,“也許過段時間我會離開這里。”

  東莞市委書記佟星也認為,由于城市環境特別是人文環境都不盡理想,企業招攬人才和留住人才非常困難。也許松山湖科技園區的建設能夠改變東莞的整體形象。

  “松山湖園區的未來是美好的,東莞的未來是美好的”,另外一位人大畢業生說,這句話也從另一個側面反襯出:“制造”好松山湖就是“制造東莞”,東莞的確需要一個全新的模式。

  東莞市利用外資情況表

  東莞:決勝“對內開放”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發表評論】【財經論壇】【短信推薦】【關閉窗口

 相關鏈接
《新財富》封面文章:重組殼
《數字商業時代》:中國--日本企業的再生之地?
《環球企業家》封面文章:東芝的“手術師”
《環報》:中國企業的第二大革命
《環報》:21世紀的中國企業革命(一)
《知識經濟》:馮侖--排座次 分金銀 論榮辱
《經濟月刊》: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困境
《東方企業家》封面文章:聚焦上海新貴
知名財經類雜志“封面秀”專題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聯通手機購買個人家園,百分百中獎!


新浪漫情緣,約會帥哥美女,手機酷表香水浪漫有禮
短信圖片鈴聲推薦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賀卡
[N]周杰倫-伊斯坦堡
[N]孫燕姿-乘著風
[M]那英-我不是天使
[M]孫楠-風往北吹
更多>>


分 類 信 息
:金融研究生班招生 
   免托福讀加國名校
   時尚前沿 升值地段
   北大青創有好項目
   1.6元租涉外辦公間
   亞運新新家園熱銷
   8萬以下品牌車專賣
:0.32元/國際長途 
:萬肯SPA專業規劃
:追日訂房快捷方便
:西安思源學院招生
:英國女王大學招生
分類信息刊登熱線>>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361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用戶注冊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中文閱讀 | Richwin | 聯系方式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

北京市電信公司營業局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