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華峰
建行想上市先賣不良資產
“不降低不良資產率,建行就沒法上市,既然要快一些上市,在處理不良資產上,選擇的方式就要多一些。”建行總行資產保全部總經理楊小陽如此評價建行向外資出售不良資 產的新舉措。
繼去年的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之后,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的建行銀行,也擬將不良資產賣到海外。向海外出售不良資產,是國有商業銀行想做卻難做之事。建行欲做吃螃蟹第一人,與其希望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率先上市的想法有關。
今年5月亞洲開發銀行年會期間,建行行長張恩照宣稱,要在四大國有銀行中率先上市,并稱,“建行上市可能用不了三年!蹦壳,已有建行官員被定為上市籌備組成員。另悉,張恩照還在行務會議上提到建行要分拆上市。
據楊小陽介紹,該行此次待售的不良資產帳面值40億元人民幣,目前正與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林等外國機構商談。他說,“與摩根士丹利的談判走得最遠,不過,要在8月份與摩根談完,那是一種愿望。”擬出售資產分布于上海、浙江、寧波、江蘇和蘇州五家分行,而在建行未來將分拆沿海地區分行上市的計劃中,這五家是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建行積極籌備將上述沿海五家分行不良資產的出售,外界認為,這是建行加快上市進程的信號。
楊小陽否認,會抽出較好的資產放進去,以圖容易成交,一炮打響。他說,“這些都是不良資產,如果按一逾兩呆的分法,是呆滯和呆賬;如果按五級分類法,是可疑和損失!卑灿罆嫀熓聞账谋M職調查已在進行。據悉,每個分行都專備人員,配合安永,目前此項工作已接近尾聲。
建行與摩根士丹利合資企業——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出任這次交易的財務顧問,但中金公司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并無經驗,業內人士說,此舉可能是其為日后介入建行上市做準備。
因法律上的障礙,建行的計劃尚待國務院批準。但楊小陽顯得頗有信心,“我們是一邊與國外投資銀行談,一邊爭取政策。計劃已呈報國務院,我想今年之內可以批下來,它不是要在五年之內解決國有銀行的問題嗎?”有業內人士評價,此次交易如果成功,將開創國有商業銀行向海外出售不良資產的先河,為國有商業銀行解決不良資產問題開辟境外戰場。同時對建行本身,亦可加速降低不良資產率,推進上市進程。
楊小陽說,目前國有銀行只有兩種手段降低不良資產率:一是“往回收”,即依法收貸,能收回一些,但不可能是全部;還有一種是“呆賬核銷”,即運用呆賬準備金核銷一些呆賬。
中國已成立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吸收了國有銀行約1.4萬億元不良資產,但據央行數據,今年4月底,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依然高達24.54%,離2005年的15%的目標尚遠。楊小陽說,“僅靠老的兩種手段不行,必須尋找新的方法!泵绹灿盥蓭熓聞账本┺k事處律師李曉陽博士說,“如果不果斷地處理不良資產問題,后面會很麻煩。其實不良資產應在加入WTO前就應處理好!
兩大障礙桎梏處理進程
楊小陽判斷年內會獲國務院批準,是基于對國務院加速處理不良資產意愿的猜度。實際上,建行將遭遇許多政策障礙。
最大障礙是銀行資產不可以打折出售。舉行說,一筆不良貸款賬面值100元,以30元的市場價轉讓給第三方。這種打折處置的方式,銀行不能做。資產管理公司卻可以,因為當初資產交給資產管理公司時,即明確是不良資產,只能通過打折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回收現金。
楊小陽說,“不良資產肯定是按市場價格來出售的,這個市場價格肯定與賬面價格不一致,但是銀行沒這個權力,需要國務院給政策!痹谏鲜雠e例中,貸款損失了70元,如何處置損失也是問題。律師李曉陽說,“如果要銀行用利潤去沖銷,銀行不會干;如果國家補貼,就要動用國家的稅款,會加重老百姓負擔;但如果長期掛賬,又沒有最終解決問題,將來會影響銀行進一步處理資產。”今年6月,建行拍賣40億元抵債資產的損失至今還掛在賬上。
楊小陽說,“我們希望得到國家的一些支持,在處理不良資產產生的損失方面能給些政策支持!
另外一個障礙是稅費問題。李曉陽是華融案例的律師,他介紹,當初在華融案例中,最主要擔心兩點:一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共可出售1萬多億不良資產,假定都賣給外商,外商肯定要把收回的現金兌成外匯匯出。我們外匯儲蓄折合人民幣也就1.6萬億,假如外商回收率很高,國家可能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兌現。二是征稅的問題,外商處理不良資產后,得到現金,按季度或按月匯出時,稅怎么征?
“由于政策不明朗,導致外商在談判時,將價格壓得很低,反過來又讓政府為難!甭蓭熇顣躁栒f。關于稅費問題,楊小陽說,“這是我們建行牽頭提出的,幾大銀行都簽了字,給國務院寫了報告,那是2000年年底的事。今年上半年,來自人民銀行的消息很鼓舞,說接近解決了,現在初步得到的不太確切的消息是,下半年有可能出臺。”其實,即令華融一案,至今也未完成。2001年11月,華融通過國際招標,向摩根士丹利為首的財團出售了賬面值為12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成交價為1億美元,作為交易的一部分,華融還與摩根士丹利合資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雙方按照契約分享資產管理的收益。但是合資資產管理公司至今尚未獲批。李曉陽說,“這需要人民銀行、外管局、財政部和稅務局共同來研究決定,但如果不批,會對外商進入這一市場潑一盆冷水!
如果建行此案亦采取成立合資資產管理公司的做法,也會遇到這一問題。面對重重障礙,建行的楊小陽略帶悲壯地說,“我們有點不管不顧地往前沖,能沖多遠是多遠!倍蓭熇顣躁栆舱f,“我與華融的楊凱生總裁比較熟,確實沒有他的魄力,華融是走不到這一步的,他的信念是,你只有往前推著走,不能等政策全給你齊了!
“國有資產流失”怎么算
建行的計劃系于國務院的批準。但還令楊小陽擔心的是,因以低于賬面價值的市場價出售不良資產時,將會招致“國有資產流失”的罵名,何況還是流失給外國人。
“價格上很難談。因為銀行是國有銀行,最敏感的問題是國有資產流失,所以我們必在兩者之間作出一個選擇,盡快地拿回錢和盡多地拿回錢這兩者是有矛盾的。你要盡快地拿回錢就不可能更多地拿回錢。但是多拿錢你可能得到市場的機會!睏钚£柌⒉皇菗摹皣匈Y產流失”的第一人,在他之前有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總裁楊凱生。華融案中,因每1元賬面凈值資產賣了8分錢。引發“國有資產流失的壓力”。
楊小陽惺惺相惜地說,“我們想楊凱生一定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不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問題研究中心的周其仁教授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在華融打包處置不良資產后不久,周其仁撰文指出,“只有不排斥出價更高的潛在買者,而競價過程公開以‘出價高者得’為原則,我們就沒有理由說是因為‘賣’才造成‘國有資產的損失’。是的,‘1元的賬面資產只賣了8分錢’的確省了92%,但那是這筆資產在華融按照政策性收購的原則——也就是按賬面凈值作價——從工商銀行買來之前就發生的損失。這筆資產從曾經是天下最優良的資產(現金)變成不良資產(銀行壞賬),損失早就發生了,F在按市價出賣,只不過顯示了那些過去發生的損失究竟有多大!彼說,“在開放、公開的資產市場競爭中由出價最高者買得資產,是包括國有資產在內的任何資產保值增值的正道。相反,按照賬面凈值——那是資產貨物在形成時發生的成本,與資產現在的價值無關——來定價,除了掩蓋已經發生的損失之外,還將延誤重組資產的時機,對國有資產和國民經濟半點好處也沒有!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