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葛豐發自上海
中國加入WTO以來,隨著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日益成為中國經濟進一步開放進程中備受關注的話題。日前,在上海歐洲學會與華東師大國際金融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研討會”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官員和與會的專家學者均認為,現有的管理體制下的本外幣間匯率市場化需要進一步發展。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市場部高級經理何尤華認為,統一的全國性外匯交易市場成立至今,在銀行間本外幣買賣業已形成的匯率,從形式上來看已經實現市場化,但實質上并不完全反映供需關系。原因在于企業不能自主決定保留外匯,同時,央行對商業銀行亦有結售匯頭寸的限制,因此,現有的結售匯背景下,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交易并不完全出于本意,無法反映完整的供求關系。
從銀行間外匯市場本身來看,交易品種單一,參與主體較少,也限制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發展。目前,外匯市場交易量的60%以上來自央行與中行這兩家,作為主要的買賣雙方,兩者尤其是中央銀行在市場上的公開操作必然對市場定價產生決定性影響。
一個成熟的外匯市場,必須要有合理的遠期產品的存在。而計算遠期匯率,利率是極其重要的變量。由于中國目前尚未實現資本項下自由兌換,因此諸如LIBOR等國際市場利率并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國內銀行間自由拆借所形成的利率(CI鄄BOR),應該更接近于國內實際用匯成本。但是,由于交易習慣等問題,國內銀行,特別是大銀行對此服務顯然并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不太高的交易成功率、交易量顯然都很難支撐起合理的市場利率形成。
對于這些外匯市場中本身的“非市場化”現象,以及中國現有的儲備體系和事實上的固定匯率體制,與會人士普遍認為,現有國家以美元為主過高的儲備資產和管制下的固定匯率雖然為穩定人民幣、增強投資信心起到積極作用,是中國金融穩定和安全性的保障;但同時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大量儲備資產用于購買低利率的美國國債,等于在為“美國的經濟建設服務”。
《國際金融報》(2002年07月09日第四版)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