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阿爾卡特控股上海貝爾等并購行為的不斷發生,外資并購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人們關心,究竟哪些行業和上市公司會成為這一輪外資并購中最受青睞的目標對象?
業內人士認為,新一輪外資并購的本質是戰略性產業整合,這與全球產業結構大調整的背景是相吻合的。具體來說,可分4種情況。
一是發展前景非常看好的行業。比如:汽車行業。我國未來汽車消費市場巨大的市場潛力是有目共睹的。外資并購我國汽車生產企業,不僅可以優化其全球資源配置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并購有利于規避目前存在的政策障礙,盡早搶占中國市場份額。研究表明,目前我們國內資本市場上汽車類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具有合資性的概念,但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出現并購的可能將更大。
二是境外公司本身的產品或服務與境內相比有較明顯的優勢,能帶來壟斷或超額利潤的行業,比如金融業。外資金融機構在中間業務、風險控制上積累了多年的市場化經驗。加入WTO后,我國在經營地域、業務范圍和服務對象上的開放,為外資全方位進入銀行、證券和保險業,打開了大門。
三是進入限制少、壁壘低的行業。比如:零售業。到目前為止,世界前50家零售商中的70%,已在我國設立了合資公司。全球零售業三巨頭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今年也都加快了各自在華的發展速度,拓展網絡規模,擴大市場份額。研究表明,從目前外資介入的動向看,經濟發達的大中型城市特別是這些地區的上市公司,將由于集地域、資金、規模優勢于一身,而成為外資介入的首選方向。
四是考慮成本優勢,跨國公司將其制造中心遷移到中國,發揮中國勞動力相對便宜的優勢。比如:電子行業、家電制造業。應該承認,家電制造業在我國是市場化程度最高,也是和國際市場接軌最早的領域。目前,我國家電業無論在生產能力還是在品牌方面,集中度已相當高,主流廠家的規模都已躋身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在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技術上未能獲得控制地位,我國家電業在低附加值生產環節上惡性競爭的市場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電子行業、家電制造業,尤其是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可能成為外資并購多發區。
此外,得到業內人士共識的外資并購重點行業還包括石化、醫藥以及計算機軟件等。在這些行業中,行業里的龍頭企業、具有一定品牌優勢或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擁有較完善的本地營銷網絡或進入許可的公司以及已經與外資建立合資或戰略合作關系的上市公司,最有可能成為外資垂青的對象。黃文莉 李彬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