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陳少波 發自香港
又一次,香港站在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
20年前,借國門初啟之東風,香港完成由加工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結構轉型,更成為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重要橋梁;20年后,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并逐漸成為全球制造業 基地,香港有必要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路考慮香港與內地的合作關系。未來如何把握這一機遇再創輝煌,如何繼續推動中國經濟現代化和國際化,成為香港各界精英思考和辯論的焦點。
營商平臺左右逢源
6月中旬,美國微軟公司宣布入駐香港數碼港。6月25日,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公司在香港宣布推出全球首個專為筆記本電腦設計的、速度為2GHz的移動處理器。6月27日,美國芯片制造商安森美半導體在香港科學園設立新的亞太區總部,成為該科學園的第一家住戶。這些著名的跨國公司用實際行動回答了《財富》雜志所謂“誰要香港?”的質疑。
外商正爭先恐后地搶灘香江。港府發言人指出,目前有3200多家跨國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比1998年顯著增加了32%。
急于拓展國際市場的內地企業同樣需要香港。今年初,香港貿易發展局對江蘇省、浙江省和廣東省近1000家民企進行調查,了解它們對香港營商環境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香港是它們首選的國際商貿平臺,超過82%的企業認為在港營商有法律保障,34%的民企已經或計劃在香港設立了辦事機構。
有人認為,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外國企業能夠直接進入內地,為什么還需要以香港為門戶?內地企業也可直接走向世界,為何還要以香港為窗口?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吳光正的回答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走向世界的內地企業和走向內地的海外企業,對另一方的市場都不熟悉。港人不僅熟悉世界市場,具備世界市場的知識和網絡,同時也了解內地市場。“還有誰比香港更熟悉、更了解內地和全球市場?”吳光正反問道。他認為,香港能夠成為一個“兩面逢源”的服務中心,協助內地和全球企業在面向全球化時降低營商風險,拓展業務,這正是香港的新優勢及新價值所在。
打造亞洲經濟核心
任何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都必須依托著一個幅員廣闊的經濟腹地來發展。新加坡把馬來西亞視為重要后勤基地,而廣闊的江浙魚米之鄉是大上海的經濟腹地,自然資源貧乏的香港就必須保持與珠江三角洲的緊密聯系。“前店后廠”合作模式造就了粵港兩地的輝煌,但是在全國大開放、廣東積極向高新科技產業轉型的新格局下,粵港合作必須更上層樓。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是亞洲經濟的大課題。這個自由貿易區建成之后,將形成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不僅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也將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無疑將為中國、東盟以及東亞地區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在這個自由貿易區中,香港能夠扮演什么角色,粵港板塊能夠發揮什么作用,為香港各界精英所關注。
今年5月,在粵港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上,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劉山在提出一個新觀點,引起各界的重視。他指出,亞洲發展經貿共同體是必然之趨勢,粵港兩地應加強合作,發展成為亞洲區域經濟核心。他認為,粵港兩地先發展起來,然后再“滾雪球”式地把合作范圍逐漸擴大到福建、上海、澳門、臺灣等地,進而再擴大到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有專家指出,這一觀點實際上是對粵港兩地今后的發展作出了一個新的定位,把粵港合作的范圍由雙邊的合作,擴展到粵港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強化多邊的經濟互補關系。
爭搭中國“順風車”
5月中旬,《華爾街日報》頭版一篇題為《中國需求增長推動亞洲出口回升》的報道引起香港商界和學術界的關注。文章開門見山地指出,“亞洲地區的出口正在回升,但到目前為止,是來自中國而不是美國的需求推動了這種復蘇。”文章強調,“就更深的層次而言,經濟學家認為這些數字愈發證實了,中國正在成為推動亞洲鄰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港府高層深刻認識到內地龐大的市場和巨大的潛力是香港最強而有力的后盾。回歸5年來,行政長官董建華不遺余力地推動粵港合作,推動香港經濟與內地的融合。今年1月,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啟動了建立“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磋商,構造一個更緊密合作的框架。同時,特區政府又聯同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和廣東省政府,創辦“內地與香港大型基礎設施協作會議”,加強香港與內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在大型基建項目方面的協作與配合。
吳光正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強調,香港用了50年來準備,等著中國開放,等著加入“世貿”這一刻。中國越開放,香港的機會越多。
《國際金融報》 (2002年07月02日第一版)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