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一
-2000年,中國社科院學者朱慶芳教授提出:按改革開放20年發展速度預測,中國還需13年就可達到現代化標準。
-2001年,中國科學院提出中國將在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現代化。
-科技部等有關部門提出到1999年世界有61個國家已經完成或基本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美國等29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軌道,中國等37個國家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期。
焦點二
-改革開放至今20多年中,中國GDP年均增長9.5%,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GDP的高速增長使中國生產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超過了20年前是中國經濟總量2.3倍的意大利,在世界130多個國家中,成為世界第六經濟大國。
-專家們認為目前中國的就業彈性為0.1左右,GDP每增長1%,可增加70~100萬個就業機會,GDP保持8%的增速,才能大大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
焦點三
-告別短缺時代是改革開放20年中國經濟發生的最顯著、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我們都清楚地記得,就在十幾年前,商品幾乎都憑票供應,排隊購物司空見慣。
-我國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電力消費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所以即使過剩也是相對過剩、結構性過剩,學術界對“過剩經濟是否已經到來”存在不同看法。
焦點四
-中國正在成為某些產品的制造基地,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制造業已經形成相當大的規模,位居世界第4位。
-在繁榮的中國制造景象背后是一個嚴峻的事實,缺乏核心技術成為國人心中無法排遣的痛。承接轉移來的產業,設備、技術、市場基本上掌握在外資手中,中國所提供的主要是廉價的土地、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
-中國面臨著怎樣真正成為世界制造業基地,而不是生產加工中心的嚴峻挑戰。
焦點五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采取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這是一條從普遍貧窮到共同富裕的正確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是一個社會公認的事實,目前我國基尼系數大于0.4,超出了國際警戒線。這也與百姓們在生活中的實際感受相一致。
-國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力求解決好經濟發展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焦點六
-1997年黨的“十五大”將非公有經濟由補充地位提升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此,私營經濟及其他民營經濟取得了與公有經濟平等的社會地位。
-1990~1999年私營企業注冊資金由9.5億元增長到10287億元,年均增長68.2%,分別是同期國有、集體及外商投資企業增長速度的4倍、6倍和2倍。
-目前各地失業工人約有一半人進入個體私營企業,極大地緩解了國家的就業壓力。
焦點七
-近六成(59.5%)居民預測在未來五年內,生活質量將比現在有明顯提高。
-91.5%的居民預測未來五年社會總體服務水平將會提高,人們期待著服務方面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期待著國際標準服務隨處可見。
-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老百姓來說,則是有益無害。就業總量增加,就業結構發生改變;國內商品價格的“外低內高”與“外高內低”的狀況將會發生改變;我國的消費者將面對更多的消費選擇和更便宜的商品。
焦點八
-隨著市場機制在社會中越來越起作用,真正有知識、有創造能力的人,受到了社會應有的尊敬和重用。
-世界信息產業快速發展,進入世界500家最大企業中與信息產業直接相關的企業,無論從經營規模還是從利潤總額看,在世界500強中均占有重要位置,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
-從發達國家知識經濟發展的過程看,科技型企業家是發展知識經濟的最理想人才。
焦點九
-西部地區的潛在優勢表現在資源方面。包括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幾個方面,西部地區的潛在優勢還表現在優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方面,這些都是寶貴的旅游資源。
-西部進行大開發,不僅要重視教育培訓當地人才,也要善于引進外地人才。在人才引進政策上,既要加大工資津貼的吸引力,也要創造來去自由的政策環境,不能像過去那樣搞“獻了青春獻子孫”的做法。
焦點十
-1978~2000年,中國GDP年均增長達到9.5%,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這個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
-中國已經超過意大利成為世界第六經濟大國,而20年前的意大利則遠遠強于中國,是中國GDP的2.3倍。20年前,中國、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濟總量大體相當,如今中國的經濟總量則分別是它們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
焦點一
中國距現代化有多遠
現代化這一在百姓中耳熟能詳、約定俗成的詞匯,在理論上卻是復雜得多的概念,至今仍無定論。
二戰以后,更多的人開始探討度量現代化的指標體系,國際上還有不少的機構和學者用一套社會經濟指標來度量現代化的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他提出了度量現代化水平的10項指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農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等。
中國學者們對現代化問題也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長期研究,提出了多種指標體系和方法,進行了相應的測算。
2000年,中國社科院學者朱慶芳教授根據英格爾斯的現代化標準,對中國的現代化水平進行了評價,得出的結論是:1998年中國實現現代化標準為81.9%,現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按改革開放20年發展速度預測,還需13年就可達到現代化標準。
2001年,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在《2001年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中國對于當代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達到程度為0.404(即40.4%),尚有將近60個百分點需要追趕,中國將在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現代化。
2002年,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支持的研究課題“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提出,我國已經進入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期,2000年中國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為76%。現代化進程包括兩大階段:第一次現代化以發展工業經濟為基本特征;第二次現代化以發展知識經濟為基本特征。到1999年世界有61個國家已經完成或基本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美國等29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軌道,中國等37個國家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期。
焦點二
百姓感受8%經濟增長速度
8%經濟增長速度是指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增長8%。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用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話講就是“一年內生產的從蘋果到齊特拉琴的所有物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
GDP越來越成為百姓生活中最常見的概念之一。世界銀行每年的《世界發展報告》中使用最多的詞匯就是GDP;2002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的第一個指標,是2001年GDP比上年增長7.3%;就連企業投資、居民買房購車這些微觀經濟活動也離不開對GDP的分析。GDP是經濟學中最重要的指標,它從總體上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活動總規模、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程度。
百姓們從GDP高速增長中感受最深的和最直接的是國力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開放至今20多年中,中國GDP年均增長9.5%,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GDP的高速增長使中國生產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超過了20年前是中國經濟總量2.3倍的意大利,在世界130多個國家中,成為世界第六經濟大國,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均名列前茅,“中國制造”行銷于國際市場。中國老百姓生活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告別了短缺時代,商品琳瑯滿目,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
8%意味著什么,為什么是8%,能否實現8%,這些不僅是百姓們關心的問題,也是經濟學家需要研究和回答的問題。從量的關系上看,如果GDP年均增長8%,大約用9年的時間GDP就可以增長一倍,也就是說8%的經濟增長速度意味著GDP十年翻一番。
1998年3月,新當選的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將本屆政府的主要工作概括為“一個確保、三個到位和五項改革”。其中“一個確保”就是指確保1998年我國的GDP增長8%。這是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的要求。世紀之交,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出口放慢,國際形勢嚴峻,同時國內需求不足,企業虧損或經營困難,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這些社會經濟問題都要通過GDP快速增長來解決。專家們認為目前中國的就業彈性為0.1左右,GDP每增長1%,可增加70~100萬個就業機會,GDP保持8%的增速,才能大大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
GDP實現8%的增長率是有可能的。GDP的增長速度并不是沒有限制的,它受到技術經濟條件的制約。我們把在既定的技術狀況和人口規模條件下,在不會導致加速的通貨膨脹的條件下,所維持的GDP最高水平稱為潛在GDP。據專家們分析,我國的潛在GDP增長率在8%以上,所以提出8%的GDP增速是有其理論根據和實現基礎的。
8%GDP增速是實現小平同志分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需要。我們已經在1995年就提前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即到20世紀使GDP比1980年翻兩番,1980~1995年15年GDP年均增速大致為7.3%。現在中國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十五”計劃中明確提出,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為到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堅實基礎。GDP十年翻一番的年均增速為7.2%,可見8%的GDP增速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本保證。
焦點三
彩電、空調價格戰說明了什么
近年來,價格戰打得熱火朝天。彩電大戰聽膩了“跳水價”、“跳樓價”,又有了前所未聞的“按斤計價”;空調市場也不甘示弱,其價格戰的硝煙比炎熱的夏季來得還早;新鮮的事還有某公司傾倒了2噸庫存鮮牛奶的舉動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震動。消費者的明顯感覺是市場上似乎什么都不缺,什么商品都在降價,企業的明顯感覺是生產什么積壓什么,產品越來越不好銷了,而這種現象正是表明了經濟學家所爭論的過剩經濟的到來、買方市場的出現。
告別短缺時代是改革開放20年中國經濟發生的最顯著、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我們都清楚地記得,就在十幾年前,商品幾乎都憑票供應,排隊購物司空見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短短20年時間,商品短缺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這種買方市場的出現,標志著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是人民生活發生根本改變,市場經濟模式發生深刻變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里程碑。
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產能力的過剩。對老百姓來講,過剩的另一個原因是存在著消費結構向更高層次轉換的障礙。上世紀末,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現在對耐用消費品種和檔次的不斷變換上,隨著電視、冰箱、空調、手機、電腦等千元、萬元級耐用品消費的不斷普及,消費水平和結構進一步升級遇到障礙。一是人們的收入水平還無法使普通家庭依靠自身積累升級到轎車、住宅等萬元級商品的消費階段。二是居民收入日益面臨著分化,高收入階層趨于達到消費飽和狀態,而低收入階層不得不限制基本生活消費,這些都降低了消費水平。同時,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都提高了人們的預期支出,降低了即期消費。這也是利率連續下調,居民儲蓄仍呈增長態勢的原因之一。
過剩經濟的出現,既有供給與需求方面的原因,更有體制方面的因素。政府、企業都存在著轉變機制的問題。
這種過剩經濟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出現的,我國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電力消費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所以即使過剩也是相對過剩、結構性過剩,學術界對“過剩經濟是否已經到來”存在不同看法。
焦點四
“中國制造”位置何在
隨著中國產品大量暢銷國際市場,成為人們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中國制造”就成了社會關注最多的話題。國際輿論認為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國轉移,進入了“中國制造時代”。日本《產經新聞》連續發表文章,認為“在制造業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韓國《經濟先驅報》發表文章認為,中國已經接替韓國成為工業制造方面的地區性大國,在國際市場上,每兩臺空調中就有1臺是中國提交的,電視機和洗衣機也分別占了國際市場的1/3和1/4,到2010年,它會在所有的重要的工業領域超過漢城。
中國正在成為某些產品的制造基地,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制造業已經形成相當大的規模,位居世界第4位。國家經貿委今年4月份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家電主要制造基地。許多家電產品的生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空調器產量突破了2300萬臺,微波爐產量躍至1818萬臺,洗衣機產量1334萬臺,電冰箱產量1349萬臺。
中國東莞已成為世界電腦資訊產品制造業重要基地,電腦資訊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相當份額,電腦磁頭、電腦機箱半成品占40%,敷銅板、電腦驅動器占30%,高級交流電容器、行輸出變壓器占25%,電腦掃描儀、微型馬達占20%,電腦主板占15%。據了解,加工制造電腦整機所需的零配件95%以上都可以在東莞配齊。據日本產業經濟省的調查,中國摩托車占世界產量的43%,電腦鍵盤占39%,家用空調占32%,洗衣機占26%,彩電占23%,化纖占21%,冰箱占19%。同時,以“珠江三角”、“長江三角”為代表的地區已成為中國承接世界制造業向外轉移的重要基地,依次承接香港、臺灣、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的制造業轉移。進入本世紀,跨國公司的制造環節又開始新一輪向中國的轉移。獲得愛立信大部分手機生產外包訂單的全球第二大電子制造服務商偉創力宣稱,要在兩年內將大量手機制造業務轉移到中國,摩托羅拉透露還要增資大舉擴建其在天津的亞洲通信產品生產基地。
然而,在繁榮的中國制造景象背后是一個嚴峻的事實,缺乏核心技術成為國人心中無法排遣的痛。承接轉移來的產業,設備、技術、市場基本上掌握在外資手中,中國所提供的主要是廉價的土地、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中國原有的民族產業技術水平低,缺乏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從總體上看,我國產業技術主要依靠進口,國民經濟和高技術產業所需裝備已形成進口依賴。近幾年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光纖制造裝備的100%,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的85%,石油化工裝備的80%,轎車工業設備、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的70%被進口產品占領。這就是有關人士疾呼振興中國制造業的根本原因。中國面臨著怎樣真正成為世界制造業基地,而不是生產加工中心的嚴峻挑戰。
焦點五
收入分配差距是大是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獲得很大提高,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元,增加了16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則分別是當年的4.77倍和3.49倍。人民富裕程度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穩步上升,消費結構逐步改善。1999年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為41.9%和52.6%;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9.8平方米和24.4平方米;轎車開始進入城鎮居民家庭,每千戶家庭中有3.4戶擁有私人轎車;摩托車在農村家庭中正在呈普及之勢,每千戶擁有165輛;通信方面,實現了“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的夢想,全國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1億戶,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330萬戶,互聯網用戶300萬戶;在用的方面,大屏幕、高清晰度彩電,新型大容量、多開門冰箱等成為城鎮居民家電更新的目標,彩電、冰箱、洗衣機也越來越多地進入農民家庭。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
收入水平的提高伴隨著收入差距的增長,我國收入差距擴大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描述貧富差距水平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在1922年提出的。它的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數一般介于0和1之間,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一般認為基尼系數小于0.2為高度平均,大于0.6為高度不平均,國際上通常將0.4作為警戒線。我國許多專家學者們對基尼系數分別進行過測算,數值各不相同。但多數專家認為,改革開放前,我國基尼系數小于0.2,處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狀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是一個社會公認的事實,目前我國基尼系數大于0.4,超出了國際警戒線。這也與百姓們在生活中的實際感受相一致。
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產生的原因,主要有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傳統計劃經濟和單一公有制體制、體制轉軌過程中新舊體制矛盾和漏洞、行業壟斷、國家投資稅收等政策、企業經營差異以及各種不法行為等。
在收入分配這一研究領域中,占有傳統經濟理論主流地位的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的倒U形理論假說。該假說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均GDP增長,收入分配差距的長期變動軌跡是一條倒U形曲線,即經濟增長初期會逐漸加大,后期階段又會逐漸縮小。早期發展理論認為,經濟增長過程收入差距加大是不可避免的,能夠提高經濟效率,只有通過經濟增長才能解決收入差距問題,因此主張增長后實現公平。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對公平與效率的關系認識不斷加深,更加重視收入分配不均的負面影響。認為分配不均會導致損害工作熱情,降低工作效率;會導致個人權利和發展機會的不平等;會影響低收入者對人力資本的現實支付能力;會造成一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國內政治經濟環境,影響投資者信心,最終妨礙經濟增長的實現。所以,主張在公平中實現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采取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這是一條從普遍貧窮到共同富裕的正確道路。但目前存在的貧富差距問題,已經成為百姓生活中最關注的問題。國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清理整頓收入分配制度,財政轉移支付,加緊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西部大開發等,力求解決好經濟發展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以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焦點六
關注私營經濟
中國私營經濟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零起點開始,在傳統體制的縫隙中和遠離主流社會的沉寂中頑強地生長起來,走出一條艱難曲折的道路。改革開放后的1987年,中共中央在《關于把農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決定中首次提出允許私營企業存在;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明確提出“私營經濟”的概念,確立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私營經濟取得合法地位;1997年黨的“十五大”將非公有經濟由補充地位提升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此,私營經濟及其他民營經濟取得了與公有經濟平等的社會地位。
短短15年時間,私營經濟取得的成就令人欣喜和感嘆。據統計,到1999年,全國登記的私營企業投資者已近300萬人,擁有注冊資金總額10287億元,從業人員2022萬人,經營各類企業約150.9萬家。1990~1999年,私營企業戶數從9.8萬戶增加到150.9萬戶,增長15.4倍,平均每年增長35.5%,遠高于國有、集體及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注冊資金由9.5億元增長到10287億元,年均增長68.2%,分別是同期國有、集體及外商投資企業增長速度的4倍、6倍和2倍;私營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戶均注冊資金由9.68萬元增加到68.18萬元,增長36.04倍,年均增速為24.22%,同期國有、集體、外商投資企業的戶均注冊資金分別增長了1.55倍、1.58倍和0.68倍。1990年私營企業戶均注冊資金額分別是國有、集體、外商投資企業的9.3%、60.1%和7.4%,到1999年則分別達到25.9%、164.3%和31.2%。
私營企業不僅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而且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和社會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提高。1990~1999年,私營企業實現的產值由122億元增長到7686億元,按可比價年均增長49.08%;占全國工商稅收的比重從0.06%增加到2.48%。1999年私營企業從業人員2022萬人,占社會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由1989年的0.3%增加到1999年的2.86%。目前各地失業工人約有一半人進入個體私營企業,極大地緩解了國家的就業壓力,對保持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
私營企業產權明晰,機制健全,在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目前,除了宏觀環境及體制約束外,私營企業自身還存在著規模小、名牌少、投資領域窄、經營者素質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問題。這些問題受到了政府和企業的重視,私營企業正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中成長。
焦點七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
近日,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會同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五年內生活質量、思想觀念、就業水平等方面,采取隨機抽樣方式對600余位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中,近六成(59.5%)居民預測在未來五年內,生活質量將比現在有明顯提高,從多數居民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關鍵五年的生活預期良好,看出人們對中國經濟在此時全面融入世界抱有信心,國家經濟水平提升,受益必然是國民;與此同時,38.5%的居民預測自己或家庭的生活質量與現在基本相當,認為更大的發展在后面;僅有2%預測生活會差強人意。對于社會服務水平,91.5%的居民預測未來五年社會總體服務水平將會提高。逐步形成的現代服務行業的競爭局面使絕大多數人為之歡欣、看到了希望,人們期待著服務方面有更多更好的選擇,期待著國際標準服務隨處可見。
我國已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這意味著我國將在更大范圍參與世界競爭與合作,享受多邊談判的成果,獲得進入其他國家市場的機會。從長期來看,它將對我國經濟增長和對外貿易產生積極的影響,給我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技術成熟且已具有一定規模的輕工產品出口帶來大量商機。據世界銀行估計,加入世貿組織后五年內,我國貿易量占世界的比重將從目前的4.5%提高到6.5%。
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我國企業將面臨外國企業的激烈競爭,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將主要取決于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與實力,而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還存在著不少缺陷,使本來就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而缺乏國際競爭力的我國企業更難以應付國際競爭的挑戰。
但對老百姓來說,則是有益無害。就業總量增加,就業結構發生改變;國內商品價格的“外低內高”與“外高內低”的狀況將會發生改變;我國的消費者將面對更多的消費選擇和更便宜的商品。
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的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都將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專業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所以,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盡快地培養各種專業人才,特別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與對外開放所急需的法律人才。
焦點八
知識經濟初露端倪
知識的威力與價值同樣在我國日益顯現。人們應當記得,當年改革開放剛開始不久的時候,面對社會腦體勞動分配不公的狀況,有人發出“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的感嘆。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了,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市場機制在社會中越來越起作用,真正有知識、有創造能力的人,受到了社會應有的尊敬和重用。
人類在邁向21世紀之時,世界經濟發展有一個明顯的趨勢,這就是知識的經濟化日趨明顯,科技進步在經濟發展中越來越表現出強大的力量和作用。這也是人類社會由工業社會進入知識經濟社會的一場全球性的知識較量。美國經濟學家弗里茨.馬克盧普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了“知識產業”(Knowledge Industry)的重要概念。20世紀中葉以來,高科技的發展為知識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客觀的環境,在馬克盧普所定義的知識產業中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信息產業及其直接相關的產業。
近年來世界信息產業快速發展,進入世界500家最大企業中與信息產業直接相關的企業,無論從經營規模還是從利潤總額看,在世界500強中均占有重要位置,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2000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與信息產業直接相關的通訊業、電子和電氣設備業、計算機和辦公設備業、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網絡通信業、出版和印刷業的營業額達到205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7%,占500強大企業營業總額的14.6%;利潤額達到12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占500強大企業獲利總額的18.3%,顯示出信息產業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從發達國家知識經濟發展的過程看,科技型企業家是發展知識經濟的最理想人才。因為,這些國家的科技型企業家一般都具有很強的科技商品意識,他們都能自覺地以自身具備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背景知識,在高技術領域從事開發、生產、經營活動,他們比一般的企業家更容易識別、把握技術和市場走向,使其開發的產品更具競爭力。另外,高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型企業,因此這些企業的法人一般都具有廣博的自然科學和技術工程知識,或在原科學或工程技術方面取得過突出成就。他們所領導的員工也是大多數具有高科技知識的專才。
焦點九
西部何時能變成富庶繁榮地
經過近兩年輿論造勢和規劃論證,尤其是在國家傾斜政策和國債資金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大開發正在邁出實質性步伐: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等一大批建設工程相繼啟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全面展開……眼下,遼闊的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大潮熱浪滾滾。在剛剛過去的2001年,中部地區投資增長幅度高于東部地區3個百分點,而西部地區又高出中部地區3個百分點。我國西部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土地面積的57%,居住著全國人口的23%。但1999年他們擁有的GDP只占全國的14%,人均為4250元,只相當于全國人均值的約60%,還不及東部人均值的47%;當年西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純收入分別為5058元和1583元,僅相當于全國同類指標的86%和72%,東部同類指標的約1/2和1/3,當年西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僅占全國的13%,人均購買力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7%;全國有一半以上的貧困縣集中在西部地區,全國90%的最貧困人口集中在西部;改革開放20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比全國低1.1%,比東部低4.1%。這樣的差距,難怪西部的人民產生“我們還是不是屬于中國”的疑問。
當今世界的主要“熱點”國家,政治動蕩、內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部族矛盾也有宗教原因,但問題的焦點根本上是階層間、地區間收入和發展差距過大。
西部地區的潛在優勢表現在資源方面。包括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幾個方面,西部地區的潛在優勢還表現在優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方面,這些都是寶貴的旅游資源。西部同樣有國內一流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陜西省有高校40多所,各類科研機構2000多家,科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
西部在開發方面面臨的障礙:思想觀念落后,生態環境惡化,基礎設施落后,體制、市場環境不利,產業層次低,人口增長快,勞動力素質低,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對外開放水平低、外向帶動小。
西部進行大開發,不僅要重視教育培訓當地人才,也要善于引進外地人才。在人才引進政策上,既要加大工資津貼的吸引力,也要創造來去自由的政策環境,不能像過去那樣搞“獻了青春獻子孫”的做法。在上項目時,更要充分考慮到人力成本的因素。只有這樣,制約西部大開發的人力資源瓶頸約束才有可能真正得到緩解。
焦點十
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1978~2000年,中國GDP年均增長達到9.5%,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這個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高速的經濟增長使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和國家實力獲得極大提高。中國已經超過意大利成為世界第六經濟大國,而20年前的意大利則遠遠強于中國,是中國GDP的2.3倍。20年前,中國、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濟總量大體相當,如今中國的經濟總量則分別是它們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20年前中國GDP占世界總量的1.87%,如今占3.28%;20年前中國只占世界頭號強國美國GDP的7.45%,如今已上升到11.38%;20年的時間,世界GDP增長1.8倍,中國經濟總量則奇跡般增長了3.9倍!
中國絕大部分重要的工農業產品產量都躍居世界前列。主要農產品中,谷物、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產品產量居世界第1位,茶葉、大豆、甘蔗居第3位。主要工業品中鋼、煤、水泥、化肥、電視機產量居世界第1位,發電量、棉布、化學纖維居世界第2位,糖、原油分列第4、5位,其他產品的位次也明顯提高。
中國奇跡震驚世界,舉世矚目。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華爾特.羅斯托在其新作《世界經濟:歷史與未來》中這樣描述:在整體作為現代化的遲到者的亞洲,日本作為第一航班已飛上云霄;亞洲“四小龍”作為第二航班緊隨其后;中國則已經登上了21世紀的新航班,它將開辟新的航線,并且一飛沖天。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布熱津斯基認為,世界舞臺的下一個巨人將是中國。
人們也紛紛預測中國何時能夠趕上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麥迪遜(Angns Maddison, 1998)按購買力評價(PPP)計算,1987年中國GDP相當于美國的23%,到1995年上升為52%,2000年為60.6%,進而在2015年左右超過美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認為,50年后中國經濟規模可以達到20億美元,大約相當于美國的4/5。國內許多人也進行了簡單的數學計算,假定以現在的總量和速度為前提條件,中國和美國的GDP分別為1萬億美元和9萬億美元,增速分別為8%和3%,中國GDP大約在47年后趕上并超過美國。世界銀行認為,按購買力評價,中國GDP為4萬億美元,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報告更認為達到6萬億美元,按此計算,中國GDP在20年內將超過美國。
中國社科院的學者1996年在研究“中國至2050年經濟發展各階段分析與支柱產業選擇”時,也對中國與美國經濟規模進行了比較分析。在對兩國的經濟發展前景進行比較時,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匯率將共同發生作用。研究中發現,日本、新加坡在1964~1993年間,不僅經濟增長率高于美國,而且伴隨著貨幣大幅度增值,匯率分別提高了3倍和2倍,這也可以說是這些國家經濟總量迅速擴張的秘密所在。這項研究當時的結論是,2030年中國GDP超過美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2050年中國GDP將是美國的兩倍。
這些對中國經濟規模未來發展的不同結論,不應該影響我們對中國目前所處發展階段的清醒認識,從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關鍵指標——人均GDP來看,中國仍處于非常低的水平。1999年中國人均GDP僅為780美元,排在世界第140位,是世界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4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是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3%,是美國的2.5%。同時,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僅為36%,農村就業人口仍高達50%,這些都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剛剛從低收入國家進入中下收入國家行列。中國的現代化之路任重道遠。
特約編輯/段金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