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趙鮮明
日前,財政部一位領導公開表示:“我國實行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能夠長期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不出問題。”這就意味著我國自1998年以來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即將發生轉變。
很多人把積極的財政政策理解為發行國債,這是不全面的。實際上,除了發行特種國債補充銀行資本金(1998年發行2700億元特種國債)、發行建設國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外,財政技改貼息、出口退稅、調節收入分配等都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2002年3月,政府宣布將繼續發行15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主要用于在建的國債建設項目、西部開發項目、重點企業技術改造,以及南水北調、京津水資源保護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和教育、公檢法等方面設施的建設。此外,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并繼續為公務員加薪等。這意味著積極的財政政策開始邁進了第五個年頭。
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宏觀調控政策是短期政策,實施一、兩年尚可,如果實施時間不斷拉長,將對經濟增長的機制帶來負面影響,并可能影響宏觀經濟的長期穩定。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實施到第五年,大有短期宏觀調控政策長期化的趨勢,長期化的風險已經非常突出:2000年我國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已高達75%,即中央財政支出中四分之三是通過發行國債籌集的,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的25%的平均值;2001年未考慮還本付息支出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已經超過2.7%,如果考慮還本付息支出,這一比例已經超過了國際上3%的警戒線。而且,積極的財政政策正在對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的形成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積極的財政政策淡出是勢在必行的。
從1998-2001年以來,國家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不但包括發行國債,而且包括稅收政策和收入政策。因此,“淡出”意味著不但將減小國債發行力度,而且可能調整稅制,甚至調整收入政策。
其一,今后要削減建設國債的發行。國債投資已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有關部門測算,1998年-2001年,我國國債項目投資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5%、2%、1.7%和1.8%。因此,為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淡出”必須逐步進行,也就是說,必須逐步而不是大幅度削減國債投資;同時,財政政策要向戰略性方向轉變,要更多的與產業政策結合起來。1999起開始實施的企業技術改造財政貼息政策是一種“四兩撥千斤”的財政資金運用方式,使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密切結合,今后將重點向這個方面轉變。
其二,要逐步調整稅制。伴隨著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我國稅收收入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長。但是,今年一季度稅收收入同比增長僅3.4%,因此,總體減稅無論如何不會實施,但局部減稅卻是可能的。
一是通過對某些稅制的調整和完善,如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增值稅轉型、金融企業營業稅調整等,同時實行局部減稅;二是通過對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和對西部地區投資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實現的局部減稅。其三,收入政策的運用將更為審慎。今年7月1日繼續給公務員加薪之后,這一政策應會告一段落。下崗職工生活保障水平和養老金補助也很難繼續大幅度提高。收入政策可能還將是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
積極的財政政策對帶動投資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調節收入分配、促進就業等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四年來,實施了很多大型項目,包括:加固大江大河大湖堤防、治理環境污染、修建鐵路公路、建造糧倉、企業技術改造、高科技產業化、裝備國產化,以及加快西部開發,實施包括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海鉀肥等。因此,積極財政政策逐步淡出必然對證券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
首先,財政投資削減將使經濟增長放慢,進而影響證券市場發展,但具體影響要看貨幣政策的運用。我國經濟的基本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由于兩極分化嚴重,高收入階層有購買力而消費傾向低,低收入階層消費傾向高但缺乏購買力,加上對未來的收入預期看淡,導致居民儲蓄存款持續增長而消費需求下滑,今年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只有8.4%,遠低于過去10%以上的增長速度。目前,投資需求主要靠政府財政投資和外資支撐,如果財政投資削減,在民間投資沒有啟動的情況下,投資增速必然下降,從而有可能拉下經濟增長速度。對此,人行行長戴相龍近日表示,貨幣政策支持財政政策淡出。其隱含意思是財政政策淡出之后,貨幣政策將唱主角。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比以往更為積極,繼2月中旬降息之后,又頻繁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基礎貨幣、增加商業銀行的再貸款等多種方式支持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如此看來,雖然財政政策淡出可能令經濟下滑,從而不利于股市基本面向好,但接竿而起的貨幣政策如果運得當,可能因其直接影響資金面而對股市悄然產生推動作用。
其次,如果積極財政政策從擴大需求轉向促進供給,與產業政策結合起來,加大技改貼息力度,適時進行結構性減稅,減輕企業負擔,改善企業預期,啟動民間投資,帶動企業生產,那么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機制就可能因此而得以形成。畢竟,企業是經濟的基本單位,企業生存的環境好了,企業的發展了,經濟才能穩定增長。如果財政政策向促進供給轉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將得到改善,對證券市場無疑將是長期利好。
再次,對板塊來說,國債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基礎建設領域,如水利、交通、環保和城市市政建設、電網改造等,今年這些在建項目的90%以上將基本完工,不需國家新的資金投入。這樣一來,原來因國債投資項目受惠的板塊如機械、建筑建材和交通運輸等行業將受到影響,這些行業的業績將會有所下滑。
最后,如果財政政策平穩淡出,財政風險得到成功化解,外國對中國經濟的評估上升,外資持續流入,從而對證券市場構成一個長期利好。美國九十年代的繁榮不能忽視外資持續流入的作用,如果我國經濟和金融保持穩健的運行,外資的持續流入將是可期待的,因此,從化解風險、健全金融體系的角度講,財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對證券市場的長遠發展也是有利的。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