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體對中國統計數據的不信任,引起了國內政界、學界的反駁。5月9日上午,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上海圖書館報告廳作題為《入世后的中國經濟》的主題演講時,明確表示:”海外的這些質疑并無太大根據。”
吳敬璉認為,去年中國經濟7.3%的增長率基本可信。”如果說中國統計數據有水分的話,這個水分也要比計劃經濟時代少得多。”現在一般存在著這樣一種傾向:國有企業出于 顯示政績的需要,往往有虛報多報的傾向;然而,有些民營企業(并不是指全部)為避稅則會瞞報低報數字。在改革開放20年后,民營企業飛速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權重很大,這樣,瞞報的企業比例上升,而虛報的企業比例下降。所以,”現在的GDP增長7.3%要比過去含金量高得多。”
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吳敬璉認為,近期雖然外部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鑒于對我國經濟好轉起絕對作用的是國內因素,因此只要我們堅持和完善過去幾年行之有效的政策,中國經濟7%以上的增長是完全有可能保持的,”超過7%,甚至大大超過7%也是完全可能的”。
除了對中國GDP的增長數據表示質疑外,海外輿論對中國經濟的另兩個議論熱點,就是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以及中國的”財政危機”。海外輿論猜測說:今年中國的財政赤字將達3098億,赤字額將占GDP的3%以上,超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認定的安全警戒線;二是政府債務過高,國內有人認為中國的政府債務占GDP的40%,而國外則猜測這一數字要更高。
對于這些議論,吳敬璉先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前我國銀行的呆賬壞賬確實很多;要實現人民銀行提出的5年后把不良資產降到15%以下的目標,需要付出極大努力。關于政府債務過高問題,吳敬璉認為,目前我國政府債務并沒有超過通常所認定的占GDP20%的警戒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這一數字大約在18%左右。但是,這位經濟學家提醒說,我們要注意存在著許多“或有債務”,首先是銀行不良資產。前幾年四大國有銀行剝離不良資產達14000億元,預計目標收回一半,但現在的目標降低到30%;而舊的不良資產尚未處理完,又有2萬億元不良資產等待處理。“或有債務”還包括沒有記錄的國際債務。“或有債務”中最大的一筆是對老職工的社會保障欠債。這個數字有不同的統計,世界銀行的數字最低,但也有19000億元,估計的最高數字為7~9萬億元,而去年我國的GDP總額也不過為95933億元。因此,過重的債務負擔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動感短信、閃爍圖片,讓您的手機個性飛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