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日前在“天津企業創新論壇”上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發展戰略指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少數幾個最大的贏家之一,經濟全球化使國家經濟利益的含義發生了變化。陳清泰說,跨國公司大量出現后,盡管在關系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領域,保持國家經濟獨立性是完全必要的;但跨國公司進入一國投資,越來越深地融入東道國的整體經濟之中,成為東道國的“公民”。在那些競爭性產業,來自國際的投資對東道國的經濟增長、就業、稅收而言,和“民族企業”幾乎并無兩樣。這就使國家經濟利 益的含義發生了重要變化。此時,一個日益明顯的基本事實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利益不再僅僅體現為基于本國資本的傳統“民族企業”,而且體現為有境外資本參與其中、存在于“本土”的合資和獨資企業。
陳清泰說,哪個國家能培育和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并能吸引更多的國際經濟資源,就會在國際分工中占據主動地位,就能更多地分享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國家之間的較量,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獲取國際經濟資源的競爭。此時,國家競爭力的高低不僅表現在本國的自然稟賦、現實經濟實力,同樣重要的是吸引國際資本、人才、技術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有戰略考慮的。我們的戰略意圖和政策目標,是進一步由貿易和投資壁壘轉向開放市場、引入競爭、參與國際分工,在充分利用本國資源的同時,爭取更多地利用國際資源;這一戰略意圖的深刻內涵,是通過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來推進解決中國經濟長期存在的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進一步獲得體制轉軌和結構升級帶來的經濟增長動力。高鵬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