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常惠英
突如其來的“九·一一”事件,使全球航空運輸業遭受沉重打擊,去年付出了虧損約達一百二十億美元的代價;今年,中國民航業相繼發生空難事件,又給同行敲響了警鐘。讓旅客敢乘飛機,重樹消費者信心,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民航業共同關注的熱點。
正在此間參加世界航空運輸峰會的航空公司執行官們,幾乎都是搭乘自己航空公司的航班到達上海,他們的舉措似乎想向消費者表明:我們的航班是安全的。
記者在采訪中感到,與國際“巨頭”謹慎樂觀相比,中國民航界的絕大多數航空公司老總則對飛行安全充滿信心。他們認為,中國民航業有理由“樂觀”。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中國地區首席代表張保建認為,將來人們出行會更多地選乘飛機。因為從概率上講,飛機是眾多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中國的民航紀錄也是世界同行業最好的之一。到二○一○年,包括置換淘汰飛機在內,中國將再引進一千多架飛機,所以絕對是個大發展時期。
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裁、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毅干說,現代化的世界不可能沒有民航、不可能沒有航空,大家對中國民航還是相信的。 剛剛經歷過“空難”事件的國航副總裁張學仁認為,中國民航尤其是國航,始終把安全作為效益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條件來考慮的。現在國航的客座率挺好,消費者仍然對我們有信心,我們也向消費者承諾國航是安全的。
與航空“巨頭”同聚,作為一家地方航空,上航總經理范鴻喜照樣樂觀地表示,相信在上海這么好的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上航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業內人士認為,支撐中國民航業保持“樂觀”的態度,是令人羨慕的行業業績:在“九·一一”事件后,全世界民航業普遍不景氣,惟獨亞洲尤其是中國一枝獨秀。今年一季度,中國民航的增長率達到了百分之二十。預計到“十五”期末,中國民航的客運量將達一億人次,航空貨郵量將達到二百八十萬噸,市場潛力十分誘人。
此外,上海作為中國唯一一個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去年上海機場共安全保障航班起降十九萬四千一百多架次,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點九三;旅客吞吐量為二千零六十五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近百萬噸,并首次進入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顯示出中國民航持續發展的實力。
國際航協有關人士表示,中國民航業取得這些成績實屬不易,也得到了全球同行的贊賞。擇址上海召開本次世界航空運輸峰會,本身就是看好中國航空市場的巨大潛力與發展前景。
作為重樹消費者信心的重要舉措,國際航協將加強安全水平定為首要戰略目標,并指出航空公司的發展應當得到各國當地政府的支持。加強安全措施,確保人身安全,是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面合作配合,共同努力的。
據悉,未來若干年內,數字保安、生物安檢、自動導航、零缺陷飛機等概念將成為航空公司安全的有力保障。國際航協已開始使用新的生物測定基礎的技術如指紋、虹膜、視網膜、臉形和掌紋掃描等,大量先進的高科技技術廣泛運用于航空業,將真正提升消費者的信心,促進世界航空業的復蘇與繁榮。(完)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