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不能偏向大企業、上市公司",這是人行行長戴相龍在日前召開的人行黨委會上說的一番話,由此也引起了銀行、企業界和投資者各方的廣泛關注。上市公司今后貸款難了嗎?為此,記者采訪了部分相關人士。
據中國人民銀行有關人士介紹,戴行長說這番話的背景是基于近年來,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尤其是在強調金融風險責任過程中,出現的銀行人為地將企業按所有制、按規模進行分 類排隊,并在放貸過程中區別對待的現象。這一現象如長此以往,不僅會造成銀行風險過于集中,而且也會使社會資金配置、運營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國企業、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的提高。
事實上,大企業、上市公司和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無法在資產層面上獲得公平競爭,一直是我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上市公司憑"金字招牌",就能輕而易舉獲得資金,而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卻即使有好項目,也告貸無門,缺乏足夠的后續發展支持。這種低水平競爭的直接后果,造成了市場缺乏約束機制,上市公司投資輕率、壞帳高企。
對此,不少專家指出,改變銀行貸款的"有色眼鏡",引入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不僅將使資金流向更多的生產效率高的企業,而且也能促進上市公司提高項目資產本身的"含金量"和資金使用效率。戴行長的話,傳出了一個信號----上市公司必須切實提高經營質量,績差公司再要靠上市公司"招牌"獲得銀行支持,難了!對證券市場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它不僅會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同時也將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促進企業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是我國發展資本市場的核心目標。從這個角度上看,完善銀行資金的優化配置,也是切實加強對投資者保護的一個重要舉措。因此,戴行長的這番話,無論是對投資者還是對上市公司都有積極意義。
(記者黃文莉)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