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財政部長項懷誠近期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是被迫實行的,在經濟形勢好轉時一定會逐步淡出。目前中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已經五年,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誠然功不可沒,可積極財政政策本身具有不可持續的特性,短期政策長期化可能隱藏諸多危機與弊端。但對于政策的退出時機,專家們卻意見不一。
淡出時機已然成熟
劉憲法
中國(深圳)綜合研究院資深專家
-核心觀點:目前國內經濟回暖,逐步淡出積極財政政策的時機已經成熟,但中國的總體經濟政策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促進出口。
-逐步淡出火候已到
中國積極財政政策已經實行了五年了,客觀上已經起到了較佳的經濟效用,對整個投資、消費需求的拉動比較明顯,且在國際經濟形勢看好的背景下,中國出口開始回升。所以,可以選擇目前這個時機,逐步淡出積極財政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本身不應是個長期政策,是個暫時的政策,不可能過度依賴。國際上已經有過許多過度依賴積極財政政策的經驗教訓。長期來說,財政政策的理想狀態應是中性的,積極財政政策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實行的,F在減少積極財政政策力度是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中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正面臨接近3%的國際警戒線。官方公布中央債務對GDP的比重不到20%,但中國還有很多隱性債務,若將隱性債務計算在內,則中國的綜合負債率可能占到60%至70%。
銀根不是完全放松,主要是擔憂給銀行造成新的呆壞賬。民間投資回升力度已經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大,不能再期望民間投資回到九十年代初的情況,每年的增長速度比較合理,企業更新改造投資這兩年比較活躍。外商直接投資維持較佳的增長勢頭,增長11%至12%,而且投資質量也比以前更高。
之所以認為目前淡出時機比較成熟,原因在于現在人們比較能忍受7%的經濟增長速度。以前在7%的速度下兩大問題解決不了,一個是銀行呆賬問題;再就是失業問題,當時沒有很好的再就業機制。現在這些問題也不是完全解決了,但比那時的情況要好些,人們的承受能力好些。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也不會很高,可能7.5%或8%,沒有回復到以前的高增長速度,但人們已能夠忍受。
-必要時可調整匯率
隨著積極財政政策的逐步淡出,中國的總體經濟政策也要做相應的調整。目前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整空間不大,利率到了很低的水平,難以調整了。而人民幣匯率政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說,如果再出現一些外部大的沖擊,人民幣可以進行貶值,以刺激出口。
中國的貨幣政策比較頭疼。在中國加入WTO后外資銀行競爭的壓力,貨幣政策若太松,則會影響中國銀行業的競爭能力,資產質量下降。中國的整個宏觀經濟調整今后應努力以微調為主,通過央行在債券市場等公開市場進行操作,來調整貨幣政策。過去中國的債券太少,現在債券供應量增加了,央行去年就已經在公開市場上操作吞吐貨幣了。
-慎防過度依賴
中國若繼續執行積極財政政策,就像吃鴉片似的會對積極財政政策產生依賴,過分依賴會造成國家債務負擔過重。中國目前這種危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只會造成財政質量變差,令國際市場對中國財政的信心下降。
明年中國的基礎設施發債額主要看赤字情況,以后可能將減稅與減少發債同時進行,F在國內經濟沒有什么大問題,國內能夠容忍7%左右的增長速度,本身是個好事。在消費方面,已經實施給公務員加薪、增加假日措施或是增加社會保障支出,鼓勵信貸消費等政策。而企業若對前景預期轉好,就會增加投資,國家可以采取的是加速折舊、減免稅收政策等優惠政策。
還將延續兩三年
向威達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研究員
-核心觀點:由于投資、消費低迷,出口到目前還沒有根本好轉,以后兩三年財政政策還必須維持在目前這種力度。財政支出的結構和投資方向應做較大調整,在農村投入、企業技術改造和社會保障方面增大力度。
-還需執行兩三年
1997年以后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影響很大,中國消費、投資顯得比較蕭條。為了刺激出口,增加國債投資刺激消費,國家在這種背景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應該說是對解決這兩年投資、消費、需求不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目前,一些部門認為經濟再繼續惡化的可能性不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調整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由于這幾年國債余額已經達到一萬六千億元,占整個GDP的比重達到15%至20%,還在安全的界限內。如果再繼續增加發債,財政風險可能加大,甚至出現財政投資的擠出效應,抑制民間投資。
但我認為,以后兩三年財政政策還必須維持在目前這種力度。因為經濟生活里的一些基本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投資、消費低迷,出口到目前還沒有根本好轉。如果我們再執行兩年,發行國債3000億,經濟增長可以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繼續發行1500億元的特種國債問題不大。且在債券期限上做好搭配,以防止出現償債高峰。財政增加支出,發行國債,也可以減少資金利率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助于抑制通貨緊縮。
-調整財政投資方向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即積極財政政策由短期政策向中長期政策轉化,財政支出的結構和投資方向可能跟過去幾年有比較大的調整。過去幾年國債主要投資于基礎設施,以后在農村投入、企業技術改造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大大增加力度。特別是增加農村投入和社會保障方面,即使今后每年還發1500億元國債,還不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積極財政政策從這個意義上講不應該馬上淡出。至少這兩三年內收縮力度不應太大。
中國經濟形勢目前來看還沒有出現根本好轉,已經見底,但仍在底部,何時能回升還很難說。從投資看,由于這幾年經濟回報率下降,企業投資意愿明顯下降,現在還沒有回升跡象。從消費看,由于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居民收入增長減緩,抑制了居民消費。近幾年住房改革、醫療改革、養老制度改革、教育收費體制改革,令居民支出預期增加。出口這幾年都是比每年年初預期的要好,多呈高開低走的形態。預計今年出口增長速度還能略好于去年。
-解決中長期經濟問題
中長期財政政策是著眼于解決中長期經濟問題。雖然中國已經執行了五年積極財政政策,但主要是為了促進短期內的每年經濟增長,對經濟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技術改造和農村問題現在還沒有根本性改變,我所提的中長期政策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積極財政政策今后兩三年可能朝這個方向轉變。
目前東部和中部的民間投資已經漸趨活躍,國內投資啟動的關鍵在于西部地區,除了國家財政投資以外,主要應依靠經濟政策,大幅放寬消費和收入政策,啟動民間和外商投資。所謂的積極財政政策不應只包括發行國債,如果對稅收政策進行區域性、結構性的調整,這在某種意義上是更積極的財政政策。
最大弊端在“體制性復歸”
馬栓友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專家
-核心觀點:積極財政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妨礙市場化改革進程,呈現出“體制性復歸”。估計要到2005年左右才會完全淡出,關鍵要填充國有投資退出后的真空,刺激其他類型的投資。
-計劃體制復歸
積極財政政策本來就是個短期政策,早晚應該退出的,是個非常權宜的短期政策,現在已經執行五年了,出現短期政策中長期化。1998年至2001年,中國五年來共發行了51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國債。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效果還是不錯的,從經濟增長、刺激消費、抑制通貨緊縮、促進就業方面,都有一些良好的效應。最大收益是促進了經濟增長,在國際經濟增長放慢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得以保持中速增長,在世界經濟中一枝獨秀。
但國債余額上升比較快,國債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一直上升,財政政策本身不可能持續實施,最終可能導致政府無力支付債務。目前我國國債占GDP比重大概17%多,而1997年時僅不到8%,幾年間增長了一倍。
積極財政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妨礙市場化改革進程,淡化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強化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復歸。五年來呈現的“體制性復歸”,5000多億資金全部由計委制定,強化了計劃部門的作用,妨礙了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培育。積極財政政策長期實行還會出現邊際效應遞減,不能很好地發揮乘數作用。近年來比較好的項目已經建完了,現在優質項目已經比較少了,若繼續實施有可能出現倉促上馬的現象。從國際上看,削減赤字、降低債務也是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西方國家的財政政策趨勢。我國也應順應國際潮流,削減赤字。
-選擇退出時機
積極財政政策也不是馬上就可以淡出,而是要掌握好時機。時機選擇不一定是今年,要看經濟增長是否穩定、消費增長是否穩定,民間投資是否回暖。今年發行基建國債1500億元,對GDP的貢獻率預計是一個多百分點。民間投資意愿目前還不是太強,積極財政政策目前還沒有達到啟動民間投資的目的。沒有啟動民間投資,積極財政政策也不能淡出,政府還需要通過其他制度創新來促進民間投資增長。長期執行積極財政政策,則可能如同西方那樣出現滯漲。而雖然項懷誠部長表示將淡出積極財政政策,但如果淡出的影響太大,積極財政政策也不能馬上退出估計要到2005年左右才會完全淡出積極財政政策。
-填補國有投資真空
積極財政政策淡出后,出現國有投資真空時,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刺激其他類型的經濟投資,比如打破壟斷,降低進入門檻,開放更多領域。而中國加入WTO后,外資直接投資從今年起將開始呈現高速穩定增長,未來數年已經形成向上增長的趨勢。今明兩年外商直接投資還可以保持20%左右的增長,民間投資增長10%以上。
積極財政政策也可以轉換模式,擴大內涵。出口方面可以提高出口退稅,這也可以視為積極財政政策的一方面。消費方面可以進行收入調節,為低收入者建立保障線,發展中間收入層,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在國家財力許可的情況下,在行政編制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提高公務員的工資。積極財政政策淡出時,應該適當加大出口退稅和社會保障支出,甚至實行適當的減稅政策。同時應該施行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加強貨幣政策的傳導通暢,推動商業銀行改革。建議也可允許地方政府在一定權限下發行地方性債券,用于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張宏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