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一舟
關鍵詞:通縮、貨幣政策
從當前貨幣供應量增長和物價走勢分析,專家自然又會提到通貨緊縮這個話題。
人們可以對所謂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長持續偏低或偏軟感覺麻木,但對消費物價的感覺不會麻木。因此,通貨緊縮始終是個陰影,一時難以驅散。究其原因,有人說是在于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滯后,使商業銀行在貨幣政策傳導環節上不適應市場經濟變化的需要。國有商業銀行這幾年都在干嘛?在購買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而且是大量的——居民為什么要走后門買國債?據說就是因為商業銀行自己在搶購本應出售給居民的國債。對此居民知道也就算了,因為國有商業銀行不敢放貸,害怕擔風險,只有坐穩來吃財政利息。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多年來我國金融呈現體制性緊縮局面。
但是害怕風險有錯嗎?好像又不能這么說。這幾年我們一直掛在嘴上的就是我國不擔心出現金融危機,我們的資本賬戶沒有放開,我們外匯儲備充足,我們投資基礎設施,我們控制國債在GDP中的比重等等,不就是因為我們穩嗎?
問題只在于目前通貨緊縮趨勢是否真的到了要挑戰我國的貨幣政策的時候了?
從理論上講,由于存在通貨緊縮之慮,今年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要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率。為實現這個目標,貨幣政策要怎么變?今年是入世的第一年,是金融體制與國際規則接軌的第一年,貨幣政策本身就有著變數,比如說外資銀行因素,貨幣政策的制定包括它的影響會因這個因素產生什么變化?尤其是當外資銀行被允許經營外匯和人民幣業務時,當外資銀行成為傳導貨幣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時,對原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正確性的疑問就出來了。金融風險會不會因此而加大?金融管理會不會受到沖擊?比如說有人提到的利率政策問題,一個基本的問題是:利率究竟是調控的杠桿,還是參數?作為前者,它是由央行來調控的;而作為后者,它是市場形成的。我們習慣了以往的利率管理模式,但外資金融機構會有什么反應?
如果說在前一種情況下,我國的貨幣政策存在著傳導機制方面的問題的話,那么在后一種情況下問題也是如此。
所以問題不那么簡單。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