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4月6日電(記者潘清)繼家電和黃金飾品之后,面對來自跨國金融機構挑戰的中資銀行也開始打起了“價格戰”。上海各大商業銀行紛紛宣布,下調個人外匯買賣的交易價差。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有關負責人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是經營貨幣資金的特殊企業,審慎穩健經營是商業銀行必須遵循的原則,“價格戰”的競爭方式不可取。
過去近5年時間里,上海各商業銀行的個人外匯買賣交易價差一直穩定在40點。去年11月,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率先開始調整主要外匯貨幣交易價差,報價點數下調到20至28點;今年1月,農業銀行上海分行也將交易價差平均下調至24點。
4月1日,滬上最早開辦個人外匯買賣業務的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同時宣布大幅調整外匯寶交易價差點數,并下調了大宗外匯交易的起點數額。其中,交行上海分行不僅把2000美元以下的單邊交易報價調低為10點,而且對在2000美元以上的外匯交易一律視作大戶交易給予優惠;中行上海分行則把主要外匯貨幣的基準差價大幅度降低到10點,同時,只要交易金額超過等值1萬美元,即可享受原先大客戶才可享受的優惠匯率。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資金計劃處副處長樂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中行其實并不主張采取“降價”方式進行競爭,參戰實是出于無奈。
據悉,上海各商業銀行在外匯寶業務領域掀起的“價格戰”已經引起央行的關注。央行正督促銀行同業公會盡快協調解決。
人行上海分行有關負責人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外資銀行的展業手段、產品創新無疑會在本地銀行同業間產生示范和輻射效應,所以中資銀行間的競爭加劇將成為一種趨勢,這也是入世代來的積極效應。
但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由于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牽涉面廣,社會影響較大,因此銀行業一切服務及產品的競爭都要建立在效率、收益、成本三者均衡的基礎之上。作為金融市場的監管者,人行鼓勵理性競爭,也希望商業銀行著重在管理、服務、技術含量和產品創新等方面體現自己的比較優勢。
這位負責人強調,把銀行業的競爭定位在類似“家電價格戰”、“黃金價格戰”的簡單價格競爭是不可取的,因為銀行業一旦發生風險,最終危及的將是廣大存款人的利益,并可能為此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
此間金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在外匯寶領域率先開打的“價格戰”,將會給中資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巨大風險,預計監管部門和同業公會將會出面對此進行干預,銀行“價格戰”有望在短期內偃旗息鼓。(完)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