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女人是快樂的。何洪偉 攝
為何女性的收入仍偏低?廣東省婦聯及本報邀請專家學者把脈獻方
我省婦女就業充分、收入增加,然而男女收入差距卻在拉大,僅為男性的六成多一點,而且差距比10年前還擴大13%。“三八”節前夕,省婦聯宣傳部與本報政科文部邀請了幾位專家學者,就這一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進行探討。
婦女發展得益于社會發展
省委黨校教授黃鐵苗認為,因為廣東較早地改革開放,為婦女就業提供大量崗位。而且廣東經濟走在全國前列,人民經濟收入普遍增加,從而婦女收入和地位也得到提高。其二,發展中的市場經濟為婦女施展才干提供機會。從調查中看,我省城鎮在業婦女中只有46%是由人事部門安排工作;而14%是自己求職、應聘,這比男性的比例高;另外還有23%的女性自己創業。其三,廣東發展科技也為女性增加發揮特長的機會。比如,電腦操作工作勞動強度低,需要耐心、靈巧和細致,因此女性在此行業成為主角。其四,我省第三產業發展快于全國,是女性就業的有利條件,因此我省城鎮就業女性中有四成從事這一產業。至于目前出現男女收入不平衡的現象,在全世界也如此,連發達國家也難免。
婦女解放關鍵在于經濟地位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楊衛華說,一方面,改革開放使婦女就業機會增加,她們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促進了其地位的提高。而且婦女文化等方面素質都得到提高,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也不斷加強,這促進了婦女自身觀念的轉變,從而增強自豪感、責任感以及參與意識。
調查所反映的情況還表明,廣東婦女就業主要還是分布在從事體力勞動的行業,這與婦女的科學技術水平尤其是文化程度低有關。許多婦女只有中學文化甚至小學文化程度,大專以上水平的婦女只占7·7%。經濟收入高低取決于受教育程度高低。目前在我國城市,獨生子女政策使家長對兒女同樣重視,而在農村卻還是先保兒子讀書。另外,女大學生分配困難,也是造成高層次女性就業率低的原因。
政府應出臺特殊政策,改變女童受教育和女生就業的困難現狀。其次,要加強對就業婦女的學歷教育和崗位培訓,使她們不斷增長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術。
女性經濟參與缺乏深度和高度
華南師范大學博導王宏維、博士生劉莉莉都指出,廣東男女收入差距拉大的情況全國亦然,而廣東更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我省婦女雖然就業面大,但就業層次低,即經濟參與的深度和高度不夠。當前,知識經濟越來越成為發展主流,專業技術人員收入較高,而我省女性從事這些職業的比例低于全國,另外黨政機關單位和企業的女負責人也很少,這些收入較高金字塔尖多為男性把持。
王宏維還說,我省女性收入偏低肯定與受教育程度偏低有關,平均受教育僅6年多,也就是初一水平。在高校中我們發現,粵籍的女生考研究生較少,想早就業掙錢,而且也擔心更高學歷不利于找丈夫。這種急功近利和傳統守舊的觀念影響她們的進一步發展。我省正在進行的廳級干部公選,參選者中的女性不到5%,女性自身應增強進取心,認識到提高競爭意識和能力的緊迫性。
婦女收入偏低與傳統觀念有關
《家庭》雜志社副編審鄭晨說,同10年前相比,廣東在業女性的經濟收入有較顯著的增長,但是與男性經濟收入的差距反而有明顯拉大的趨勢,而且比全國拉大的幅度更大,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廣東“重男輕女”的思想較嚴重,致使女性教育發展滯后。由于在業女性教育程度偏低,相當多的女性只能進入知識量較低的行業,如商業服務業。廣東城鎮女性在業人員中,商業服務人員比例占40%。還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態,致使不少女性不思進取。同意這一說法的廣東女性占46%,另外贊同“男人以社會為主,女人以家庭為主”說法的廣東女性占61%,高于全國相應比例,也高于廣東男性3·4個百分點。不難看出,廣東女性在社會性別觀念上顯得更為傳統。令人可喜的是,許多女性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我省高中以上的教育程度的女性中,有26%是通過成人教育獲得學歷,比男性高5個多百分點,而且女性自己出錢參加培訓或進修的比例也高達55%,比全國高出很多。
社會應全面承認婦女的貢獻
《人之初》雜志社副總編陳義平發言說:女性所擁有的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社會資源、制度資源、生理特性,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優勢較男性弱。因為廣東作為一個流動人口大省,勞動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如何提高女性經濟參與率?第一是要提高女性自身素質,包括知識、經驗和技能等方面競爭力。女性承擔了生育并撫養照顧后代、管理家庭的主要責任,家務勞動牽制了女性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影響她們學習。而家務勞動的價值價格沒有得到社會承認。同時,女性除了產假之外,還應有一些福利待遇,如經期保護、孕期保護、產期保護、哺乳期保護等,女性比男性早退休5到10年,這無疑增加了用人單位的雇傭成本。婦女生育是對人類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生育的社會價值應該得到承認,生育成本理應全社會來承擔。國家應該制訂政策來確立生育的社會價值,對婦女生育的社會價值作出合理補償,通過制訂與之配套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監督力度,使得婦女與男性具有平等的競爭機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婦女就業難的問題。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