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民本報記者董碧水
引進洋設備花了2000萬元,而維修此設備的惟一一名技術人才的月工資最低400元,最高688元。
發生在浙江上虞某企業的這一幕,實在令人深思。
深為不滿的當事人周國燦在與企業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向上虞市勞動仲裁部門提起申訴,解除了勞動合同,由此在當地引發出一場如何對待人才的討論。
周國燦是石家莊經濟學院信息工程系應用電子技術專業97屆畢業生。2000年2月經上虞市人才交流中心介紹,他到該市這家大企業的動力科電氣維修崗位工作,并簽訂了為期6年的勞動合同。
為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周國燦所在的這家公司從美國T H公司進口了一條折合人民幣價值2000余萬元的流水生產線,又特地從美國公司駐上海辦事處請來3位專家調試。據悉,該公司僅調試和培訓費就花去70多萬元。
美方的專家走后,維修這條流水線設備中的電器部件的技術工作就落到了周國燦肩上,而周也不負眾望,基本熟悉了這套洋設備的維修技術。周國燦稱,當時公司里能夠完全勝任這套流水線電器硬、軟件維修的只有他一人。但遺憾的是,盡管周被公認為技術高超,但其全年月平均工資只有436元,最高時也只有688元,最低時甚至只有400元。
面對這一現狀,周國燦深為不滿。他認為,作為一個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才,這樣的薪酬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在雙方合同履行期間,周國燦根據《勞動法》有關規定,以書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要求解除勞動合同,該公司不同意。1個月后,周向上虞市勞動仲裁部門提起申訴,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并結算5個月的工資。上虞市勞動仲裁部門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日前作出裁決:雙方解除合同。
此事發生后,在上虞企業界引發了一場關于企業應如何對待技術人才的爭論,此事更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周國燦現象”。許多企業經營者和職工認為,薪酬是一個人才價值的具體體現,“周國燦現象”看似是如何對待一個大學生的報酬問題,實則是如何對待技術人才、實現人才價值的問題。
上虞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有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認為,薪酬當然是一個人才價值的具體體現。一個掌握了價值2000多萬元進口設備的維修技術的人才,其最低月工資僅有400多元,最高才有688元,顯然不能體現人才的價值。他認為,人才資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取酬,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周國燦現象”應該引起企業經營者的重視。
采訪中,當地同樣兩條有關人才的新聞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可謂與“周國燦現象”異曲同工:一是民企招聘求才心切人難留,二是輕紡之鄉遭遇用工“瓶頸”。
當地媒體分析,前一條反映出一些民營企業工作崗位勞動強度較大,所付給的報酬較低,而且用工不規范;而另一則被認為與長期以來技工待遇偏低有關。
有關人士認為,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企業引進人才不易,但要留住人才更難。我們的一些企業一方面高喊人才緊缺,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從外地引進人才,但另一方面卻對現有的人才不好好使用,導致人才流失。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企業內部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應當是值得企業經營者思索的一個重要課題。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