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2002年的中國經濟將面臨12年來最嚴峻的挑戰。”現就職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姚余棟博士,道出了他對中國未來經濟環境的判斷。
中國經濟嚴重缺血
姚余棟談到,今年中國經濟工作有不少有利條件,但不等于高枕無憂。他認為,中國 當前的貨幣政策應作改變,要防止歷史性失誤。不能因為中國經濟總體健康成長,就放棄檢討貨幣政策的得失。在國有企業改革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金融監管超前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過分強調金融風險,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靈的情況下,從而貨幣供應量嚴重不足,中國經濟嚴重“供血不足”,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增長需要。
姚余棟認為,由于過去三年出現通貨緊縮趨勢,加上2001年物價回升乏力,2001年11月通貨緊縮重新抬頭,導致實際利率過高,嚴重抑制了民間投資的快速增長。社會民間投資增長有效啟動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最終目的,貨幣政策要配合。低的實際利率不一定啟動投資,像美國經濟目前的困境一樣,但高的實際利率一定壓制投資。
降息不是最好選擇
姚余棟并不認為降息是最好的選擇。他說,人民幣的低利率政策已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2002年降息政策的操作空間僅有0.5個百分點,人民幣降息的空間其實已經非常有限,降息意義不大,甚至可能導致利率陷入“流動性陷阱”。
中國1996年至1999年連續降息的背景是防止經濟出現大幅滑坡。可是,降息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不是十分明顯。1996年至1999年中國連續七次降息,并沒有把龐大的居民儲蓄趕出銀行,而是持續攀升。從投資來看,能夠從銀行貸到款的國有企業對利率是很不敏感的,而對利率較為敏感的中小企業則由于制度性原因融資較為困難。
他認為,應采取的措施是,中國人民銀行在貸款利率下調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應大幅度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實際利率,為社會民間投資的啟動和增長奠定基礎。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