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以后,我國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各個經濟領域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的進程將大大加快,在競爭規則與國際接軌的同時,競爭的范圍也擴大到了全世界。金融競爭力是一個國家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而金融安全又是一個國家經濟安全的最重要的環節,因此,如何從根本上實現中國金融體系的升級,全面提升中國金融體系的競爭力是目前中國正在面臨的問題。
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資本論壇就將“金融開放與國際化.銀證合作”定為了本屆論壇的主題,與會的許多專家學者及金融界的人士均對此發表了看法。
根據論壇提供的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全球化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資金流動的方式從以銀行信貸為主轉向了以可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的債務工具為主,全球金融資產的證券化率正在提高,全球金融市場正在向證券化轉化,金融經營業務也從分業向混業轉變,金融機構全能化的趨勢日趨明顯。
國際金融業混業經營使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之間的并購升溫,規模已成為金融機構市場競爭力的主要表現。2000年,美國金融業并購涉及金額已達到2.4億元,在此過程中,全能化的超大型金融集團不斷涌現。金融市場一體化、金融風險全球化、各國金融政策一體化的趨勢也日益顯山露水。
其實,以美國、英國、日本為代表的很多國家均走過了一條由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經過長達一二十年的金融創新與融合的演進,最后再通過修改立法的形式過渡到了綜合金融的進程。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在分業經營的格局之下出現了大量的銀證、銀保、保證之間的合作業務與工具,并在立法許可的界限內跨越了不同的市場,豐富了各個金融企業的利潤來源,分散了各自的金融風險,降低了獨立經營的成本,滿足了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推動了資本全球流動和金融一體化的進程,從而促進了銀行證券保險各自的良性發展,大大提高了這些國家的金融能力,并能最終推動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確立了其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根據銀河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看來,當前我國金融業的國際化水平并不高。在此背景下,不良貸款比例高、業務單一、稅賦較重、效率低下等嚴重地制約著中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據人民銀行統計,到2001年9月底,外資銀行在華共有營業機構近190家,其中分行158家,下設支行6家,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天津等地。外資銀行總資產達到了440億美元,其中貸款65億美元。絕大多數外資銀行目前還只能是經營外匯業務,獲準經營人民幣的外資銀行只有31家,且有一定的地域限制。
而在中國的證券業,目前除中金公司外,外國證券機構在華只能設立代表處而不能設立分公司,但國際化對于證券行業的沖擊卻不能小視。我國券商數量雖然多,但規模普遍較小,2000年底全國證券公司總數達到了101家,而其中也只有3家公司的注冊資本金達到或者超過了30億元,最大的券商的資本金也還不到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國外大券商的三十分之一。從業務方面,國內券商收入來源主要高度集中在經紀、投行、自營這三個領域,占到了60%以上,而財務顧問、基金管理、研究咨詢等新興業務在起步階段。
同樣的問題存在于國內保險領域,自1992年美國國際集團進入中國以來,目前已有24家外資保險經營機構獲準在中國經營,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113家保險公司在14個城市設立了200多個代表處。但是我國保險業規模小、體制落后、人才匱乏的弊端依然存在,最大的壽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管理的總資產也只有700多億元人民幣,約合90億美元,而國外一些大型的保險公司管理的總資產大多都在1000億美元以上。
但是無論如何,根據WTO開放承諾,銀行、證券與保險這些領域都將陸續放開,提高金融的國際競爭能力已是刻不容緩的選擇。而在諸多的應對措施中,銀證合作顯得尤其重要。一些專家認為,銀證合作為銀行業和證券業的金融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能過金融創新將促進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之間良性的資金互動,彌補各自的固有缺陷,極大地豐富各自的利潤來源,增加金融市場投資品種,并建立起風險的不間斷釋放機制和分散機制,降低中國金融體系的整體風險,提高運作效率。這種合作與互動,將推進金融結構的變革,推動傳統金融向現代金融演進。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本次資本市場論壇上認為,20世紀末,隨著中國入世,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問題又重新提上了議事日程。雖然當前在探索銀證合作的過程中,將面臨來自立法、監管以及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等自身的很多的挑戰,也面臨著設置必要的防火墻,以隔絕證券市場可能的風險向銀行業轉化的挑戰。但不管如何,改革方向是不可逆轉的。王子恢崔榮慧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