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李斌李術峰劉茁卉)“我現在每天都要擠公共汽車,好像十多年前做學生時一樣。”廣州數碼藝精細化學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強遠這樣說。9年前他赴美留學,帶著滿身的技術和滿腔的希冀,他于2000年回到故土,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歷程。
在上海、在北京、在重慶、在成都……如今,經濟迅猛發展的中國猶如一塊巨大的磁 石,吸引著一個個像“李強遠”一樣的留學赤子歸國創業,建設家園。
一個判斷:熱潮正在興起
150多年前,在民族復興的緊要關頭,留學出國在神州大地上萌芽并迅速擴展;150年后的世紀之交,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一股前所未有的留學回國熱正在興起,成為開放的中國一道亮麗的風景。
有數字為證:1995年回國工作的留學人員有5000多人,1996年有6000多名,1997年7000多名,1998年達到7400名。近年來留學回國人數年均增長1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國留學人員近40萬人,已經回國的13萬多人。換句話說,就是3個留學人員中有一個人回國,還有兩個人在國外。
和前期大多數留學人員從事科研教學相比,最近幾年的回國熱呈現出明顯的特點:創業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2001年1至9月,283家留學生企業在中關村領取了營業執照。祖國的發展,顯然對他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留美博士金磊“本來不想創建公司”,但今天他在北京昌平創辦了生物公司,生產的人工心臟瓣膜已經在市場上穩穩地站住了腳跟。
在深圳,留學生創業園發展更是“出人意料地快”:2000年10月掛牌后僅一年多時間,入園企業已達90多家,面積也從2000多平方米擴展到2.8萬平方米,而一座8萬平方米的“留學生創業大廈”也已在2001年10月破土動工。
得浦東開放之氣,上海對留學人員別具魅力。上海創建的1500家留學生企業幾乎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2001年1至9月,上海引進留學人員總數劇增,創歷年最高紀錄。僅由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引進工作的海外留學人員就達451人,比上年同期增長95%。
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熱潮勢不可擋。目前全國已有留學人員創業園60多家,入園企業近2000家。
四大趨勢:機遇伴隨挑戰
留學人員,尤其是擁有高新技術的留學人員,他們的目光正從遙遠的美國、歐洲,投向故土家園,期待著為祖國發展、為個人價值實現開創新的事業,這是新世紀人才流動的一個大趨勢。這一趨勢無疑為中國躍上人才高地,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一個大好機遇。環視全球,人才爭奪已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吸引和留住人才成為一個全新的挑戰。
目前留學人員回國熱呈現四大趨勢:
留學生團隊回國趨勢近年來最為引人注目。團隊成員來自IT、經營管理、資本運作、國際貿易等多個領域,分工上采取“啞鈴”模式,小部分成員直接在國內從事科研和管理,大部分成員繼續在國外提供信息、項目、技術等方面的資源。上海華力創投公司就是由張健等31位不同行業的留學人員合作創建,股東較多使注冊資金到位很快。科技部的一份調研報告也明確指出,今后我國必須大力以“團隊”形式吸引海外尖子人才。
人才轉型也是被歷史證明的必然趨勢。繼技術型人才之后,越來越多的法律、金融、證券、管理甚至文化領域的留學人員也開始踏上返鄉之路。和技術型人才相比,他們更多地帶來了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法律知識甚至是文化理念。
上海人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葉維毅在澳大利亞留學并拿了綠卡,去年他在國內成立了文化公司,就是想在東西方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把西方的先進文化理念介紹到中國”。他已經倡議并承辦了上海第一屆城市環保藝術博覽會,還計劃把麗江古樂推向世界。
柔性流動也成為一大趨勢。人才不在所有,在于所用,人事部等部門專門出臺了相關意見,鼓勵海外留學人員以7種形式為國服務。在上海,已經明確制定了鼓勵留學人員短期回國的“飛人”計劃。2001年1至9月,就有214名海外留學人員“柔性流動”到上海創辦企業231家。近幾年,近300名留學人員通過學術考察、合作研究等方式為山城重慶提供服務。
高層次人才本來就是國際人才競爭的焦點。既懂國際慣例,又懂國情的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自然更是成了“香餑餑”。從美國到德國,從日本到英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紛紛以各種“誘餌”來吸引這些高層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而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也正逐漸認識到祖國的強大吸引力和所孕育的巨大發展空間。
一個懸念:高潮能否到來
人才回流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記者在調研中深深感覺到,留學回國創業熱高潮遠未到來。從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情況看,他們從20世紀60年代末興起的留學回國熱一直延續到80年代,留學回國人數達到全部人數的2/3。以此為鑒,也就是說,當3人出國,兩個歸國發展,一個留在國外,呈2比1的比例時,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高潮才能到來。
有專家分析說,我國已經進入了從引進資金、項目為主轉向引進人才為主的歷史新階段。然而,從1比2到達2比1,猶如一個新的臺階,中間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等待跨越,留學回國創業的高潮只有在消除了這些羈絆后才可能盡快到來。
總體形勢仍然不利于發展中國家。人往高處走,人才流動是自然不過的經濟現象。雖然我國近年經濟保持持續增長,但畢竟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生活環境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
2001年,中國經濟逆風飛揚。盡管留學人員回國的數字和趨勢都傳達了“利好”的信息,但是幾乎所有的被采訪者都一致呼吁,經濟增長雖然是打動海外優秀留學人員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我們必須改善國內現有的環境,建立一個健全的法制社會、透明高效的政府、良性循環的創業環境、公平公正的科研環境,才有可能迎接高潮的到來。
滿懷熱情回國,卻滿懷悲情又出國,這種現象的一再出現,不能不讓我們自省:從創業環境到信息渠道,從發展機遇到社會公正,已經入世的中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和國際接軌。種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
有專家建議:建立固定的海外人才吸引機構,制定專門規劃,改變政出多門的現狀;建立權威的信息平臺和全國性的海外人才庫,建立專門的海外人才發展基金,大力鼓勵中介機構發展,改變“出國有人管、回國沒人問”的現狀。
20世紀70年代西方經濟的衰退,曾經引發大量留學人員回到臺灣,創造了臺灣的科技奇跡;而目前也正機不可失,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令世界矚目。爭得2008年奧運會申辦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正以美好的前景吸引著留學人員回國創業。
百年中國留學史已經證明,一代又一代的海外留學人員在歷史的重要關頭,以壯志與才華為建設家園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世紀里,中興的中國正催生又一個歸國創業熱潮,高潮能否到來?何時到來?這是歷史機遇對中國人才戰略的考驗。中國復興大業期待著,蕓蕓海外赤子期待著。(完)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