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桂涵報道 昨天上午,中日雙方針對“大蔥與汽車”的貿易爭端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對此,有關專家認為,這將有利于中日雙方在中國入世后更加密切的合作,而且在入世后類似貿易問題將更多,我們必須要有適應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日本經濟問題專家陳健指出,日本國內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是阻礙談判取得較快進展的主要原因。“日本人很擔心此次談判會給其他產品帶來負 面影響,而且為國內農民利益著想,以及日本農民在國內的政治影響,這些使談判漫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經濟專家張季風博士認為,另一個關鍵因素也有賴于我國經濟迅速增長后的一種大國氣勢,我國有應對這樣貿易糾紛的能力,不會匆忙應付來自對手的強大壓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漢林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伴隨著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將會面臨更多類似問題,“因此,要學會平靜面對這樣的糾紛,并學會有適應能力。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樣的貿易糾紛對雙方都有影響,但是越是開放市場,越是和外國人打交道多,就越應該學會面對這樣的摩擦。如果大蔥、蘑菇不能賣給日本,能不能想想辦法挖挖渠道讓自己手中的貨出去。適應力是這次漫長的談判中,我們所有人應學會的第一課。”
張季風博士認為,此次談判我國相應部門表現得非常穩健,也很自信。“這種穩健與自信來自于國家實力。我國的經濟一直在高速增長,中國加入WTO,中國與東盟十國開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中國不僅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市場,還是一個有活力的大國。”
張漢林教授認為,此次談判雖然是中國進入WTO之后解決的一次貿易爭端,但對入世后的貿易爭端并不具備示范作用。“在這類談判中,由于所面對的國家、地區、產品不同,因此解決方式和途徑也不一樣。即便今后再發生與日本間的貿易糾紛,這次與那次也不一樣。但是,此次糾紛中一個非常可取的做法是通過雙邊的談判解決問題。”
張教授同時指出,另一個可喜的變化就是,此次談判加強了民間機構的作用,“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在WTO的成員國中非常重視民間機構的協調作用。事實上,讓市場來調節現狀,讓民間機構來平衡不同的利益,淡化政府的過多的干預,是符合WTO精神的。”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