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
近日讀報時得知這樣一件事:張震將軍擔任中央軍委領導時,在軍隊后勤保障工作方面有一條具體的規定,必須保證每一位戰士每天吃到一個水煮的整雞蛋——不許以其他形式的雞蛋或蛋制品(如炒雞蛋、蛋羹、蛋糕等)替代。每個戰士“一天一個整雞蛋”,遂成為后勤工作的一條具體指標和制度規定。
為什么這樣規定?答案很簡單,這樣可以在既有財力安排所決定的特定供應總量界限內,以最有效的供給形式落實改善戰士基本營養狀況的工作目標,抑制在其他供給形式上有可能發生的管理層“挪用資金”、操作環節上“偷工減料”和少數干部“多吃多占”等防不勝防的弊端。
我曾在部隊當過兵。我估計帶兵打仗、戎馬一生的張震老將軍的這個具體制度,宣布后一定會得到戰士們的擁護,并且會有最好的執行效果。如果按經濟學的術語說,這個制度被扭曲的可能空間最小,落實制度過程中的管理成本最低。因為由切身利益所決定,每個戰士,都會成為該項制度執行的考核者、監督者,因為他當然清楚地知道,每一天是否把規定應有的一個整雞蛋吃到了自己嘴里。雖然雞蛋的大小、新鮮程度如何,仍是可能發生扭曲的空間,但這個空間畢竟已經相對狹小,一般不足以對制度目標在總體范圍上的實現,造成顛覆性的損害了。按經濟學教科書的習慣“小結”一下,這個制度的成功,離不開信息上的透明度和方案的可操作性(可控性)兩大要素,在技術角度上要求的“整雞蛋”的具體形式,則是這兩大要素的保證。
由此想到近年在公共財政支出管理方面試驗、推行的一些制度創新。
比如,以公開招標為代表性形式的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要求信息公開發布并必須保持一定的時間段,投標的廠商之間,參加評標、開標的專家與管理人員之間,在信息透明、“陽光作業”的操作規范下互相監督,并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中標的供應商,將在其企業賬戶上收到從國庫賬戶上直接支付而來的政府采購款項。這樣一來,有采購需求的預算單位將“只見數字不見錢”、“只見物品不見錢”,原來在分散采購操作環節上成為“公開的秘密”的吃回扣行為,便喪失了前提條件,而公眾資金在政府手里用于采購時的效率要求(體現為物美、質優、價廉的采購結果),得到了來自競爭和監督的保障。這種制度安排的成功,與前面“一個雞蛋”的案例其實完全相同,無非也是確保“透明”和“可控”兩大前提。
可慶幸的是,隨著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公共事務、公共財政管理方面透明度、可控性兩大要素,正越來越可以較容易地覆蓋原來一些似乎十分復雜的事項。比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發展所推出的硬件與軟件,現已可以在技術層面上滿足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預算體系內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要求,分散掌握、暗箱操作、脫離實質性監督的政府資金運作,已幾乎完全失去了技術層面的借口,加之決策層“積極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明確導向和現實生活中反腐敗廉政建設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實現預算執行全過程監督方面強烈的客觀要求,自然促成了目前各地預算管理改革的風起云涌之勢。
具體的改革措施當然仍在探索之中,通盤的規范性新制度還有待逐漸成型,但“一個整雞蛋”的例子啟示我們:只要堅持從具體情況出發實施提高透明度和可控性的財政管理制度創新,政府資金管理領域的新局面一定會出現。以這個道理推及其他,只要我們各個管理領域都把類似“一個雞蛋”的事情做好,政府改革、社會進步和中國的現代化,當可計日程功。
新浪閃爍短信,閃亮登場,傳情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