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張瑞敏的材料時,發現海爾即使在面臨入世的今年也沒有分水嶺般的“大事”,更多的是潤物細無聲般的發展節奏。1995年海爾銷售收入是世界500強入圍線的1/19,1996年是1/12,1997年是1/6,1998年是1/4,1999年是1/3,2000年已經達到世界500強入圍線的1/2。應該說,現在海爾已經站在了世界500強的門檻。按16年來平均增長率約為80%來計算,近兩年再翻一倍應該是頗有希望的。
海爾有兩個口號:“海爾是海”和“中國造”。難怪一位專家評價張瑞敏和海爾是“中國企業國際化運作的一個典型案例”。
不久前美國《家電》雜志評選世界家電十強,海爾集團雄踞第九位,是唯一進入前十名的中國企業。海爾宣布了2000年的“全球營業額”是406億元,這一新稱謂刻意凸現了“國際化戰略”的烙印,其中海外市場占30%。據說,張瑞敏一年有150天在海外度過。
海爾從1998年開始轉向國際化,可以說已經提前“入世”了。目前海爾已經有十個海外工廠,經銷商70家,設有3800個營銷網點,并正在不斷強化售后服務系統。(吳濤)
新浪閃爍短信,閃亮登場,傳情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