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理論爭議多
-制冷劑疑有泡沫
-購并科龍突生變數
格林柯爾總裁顧雛軍突然名聲大振緣于兩件事,一是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顧雛軍位居第20名,資產市值19.6億元;二是宣布斥資5.6億元收購科龍電器20.6%的股權,成為新任大股東。
看起來這是一個科技神話。但是事情真是那么簡單嗎?
-12年前的風暴
顧雛軍第一次出現在公開的報道中,應該是1989年1月6日。這一天,首都兩份大報同時推出一條特大新聞:北京華?集團董事長、30歲的能源工程師顧雛軍,發明了“顧氏熱力循環系統”——目前世界上“所有制冷、空調、熱泵及熱流體循環中最佳的熱力循環系統”。
如果顧氏理論能夠成立,則意味著熱力學理論將被改寫。用中國制冷學會秘書長曹德勝的話說:“那是要得諾貝爾獎的。”接下來,國內制冷學界的大部分專家對此投了反對票,這場辯論一直持續到1996年,最終導致了國內制冷學界與顧氏長達10年之久的對立。
“顧氏循環是怎么回事,1994年就有定論,”顧的研究生導師、天津大學教授呂燦仁說,“我的看法它是騙人的!
1994年8月13日,《上?萍紙蟆钒l表了記者朱克華的文章:《一個神話的破滅——顧氏循環的前前后后》。這篇文章及隨后舉行的“清除偽劣科技‘顧氏循環’座談會”對顧雛軍及其公司發生了重大影響,并導致其于1995年先后兩次對相關單位及個人提出了“侵害名譽權”指控。
-顧氏企業神秘長大
顧雛軍的人生指向在1996年前十分清晰。但是在1996年后,一切變得神秘起來。
“后來他撤訴了,然后就好像消失了一樣,”現于《上海勞動報》供職的朱克華回憶說,“聽說有關領導關注了此事,我們就沒有再繼續擴大事態!备鶕斓谋硎,1996年之后,學界關于顧氏理論的爭執終于平息下來,而顧雛軍則正式淡出了學界,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顧雛軍發起來了。
對此,顧雛軍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說:“我始終認為我發明的制冷劑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冷劑,直到1996年春天,杜邦公司市場部主任公開表態:‘除了格林柯爾制冷劑是節能產品外,我不相信任何制冷劑是節能的。’由此我發明的制冷劑產品地位爭論有了最后的結局!
盡管早在1989年顧的華?集團就已經成立,后來在廣東惠州注冊了惠州華?空調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小康牌”家用空調。1997年后,顧雛軍重返國內,在天津開發區設立了格林柯爾制冷劑(中國)有限公司,一出手就是5000萬美元,顧氏個人出資額達到了4250萬美元——他真的開始有錢了。
-所謂海外市場在哪里
在格林柯爾的宣傳材料中,四種“環保制冷劑”的ASHRAE(美國供暖、制冷、空調工程師學會)編號分別為R405、AR411A、R411B和R411C。格林柯爾稱這四種制冷劑受到多家政府的推薦,在海外擁有了大批長期商用用戶。由于海外市場對其制冷劑的高度認可,格林柯爾在短短幾年間“已經發展成為僅次于杜邦和帝國化工的全球第三大制冷劑制造商”。
實際情況的確如此嗎?一家大型跨國化工集團的代表說:“在國際制冷產業界,并沒有聽說格林柯爾的位置如此靠前。”根據北京市制冷學會提供的資料,美國政府已于1996年2月8日發布公告,將R405A作為“不接受的替代物”。而ASHRAE對另外三種制冷劑的態度是:由于其主要成分均為R22(HCFC—22),故不能作為R22的替代物。
根據曹德勝的估計,目前國內制冷劑年消耗量為3萬到4萬噸之間,格林柯爾制冷劑所占份額“很小很小,只有千把噸”。
但是這“千把噸”的銷量,卻支撐起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格林柯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056)神奇的業績。據該公司2000年年報和2001年中報顯示,其銷售收入和利潤連續兩年保持了超過60%的增長,2001年統計“截至6月底,純利達1.49億元人民幣”,業績高居香港創業板之冠。業內人士估算,格林柯爾制冷劑國內市場銷售價在每公斤100元左右,按照一年1000噸的銷量計算,則其全年銷售收入應在1億元人民幣左右,即便算上替換工程費(據格林柯爾稱不收用戶工程費),收入也不應該超過1.5億元,何況是純利潤?
-科龍游戲
關于格林柯爾收購科龍,最令人震驚的說法來自《財經》雜志。該雜志在11月20日稱:截至11月15日,格林柯爾的(收購)資金還未到位。格林柯爾正在多方籌措,準備以科龍股權為質押,從順德當地的金融機構貸出數額相當大的款項。另外,格林柯爾方面提出新的付款方式,想用部分格林柯爾股權交換科龍股權,此項建議已被拒絕。
假設上述報道屬實,則“科龍收購案”的大致“玩法”如下:先簽署收購協議,然后吸引新聞界造勢形成既成事實,接著向對方提出壓迫性條件,降低收購成本。
如果收購科龍成功,顧氏不僅將一舉打破國內制冷設備制造業對格林柯爾制冷劑的封鎖,并且得到了一個操作國內上市公司的機會。接下去會發生什么呢?仍然是迷霧重重。
-文/《南方周末》龐義成
關于格林柯爾
格林柯爾科技控股公司于2000年7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以其良好的行業前景以及極強的綜合競爭力,發行時受到市場搶購。
自1998年開始,中國限制和禁止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呼聲日高,中國政府開始了分行業逐步分批淘汰破壞臭氧層物質生產的進程。為配合中國政府加快淘汰氟利昂的步伐,格林柯爾集團相繼在北京、廣東、海南和湖北投入巨資建立了以替代氟利昂為己任的四家高科技環保工程公司。
今年10月31日,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龍電器)正式宣告第一大股東即將易主。在這次股權轉讓中,科龍電器公司法人股東——順德市容桂鎮政府所屬的“廣東科龍(容聲)集團有限公司”把總計20447.5755萬股的法人股份轉讓給順德市格林柯爾企業發展公司,轉讓價款5.6億元人民幣。完成交易的過戶手續后,格林柯爾企業發展公司將持有科龍電器20.6%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廣東科龍(容聲)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將降為13.46%,為第二大股東。文/王軍光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