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
在多哈的一記槌聲中,中國結束了長達15年的入世談判。目前,最重要的是作好迎接挑戰的準備。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把自己磨練成一個真正的、深深根植于中國并熟悉國際貫例的國際化人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當務之急。人才的成長是有過程的,必須有相應的環境和機制,沒有寬容就沒有人才。日前,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副部長、中國入
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做客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就中國入世后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等一系列問題,與數十名北大MBA學員展開了討論。
我更看重本土人才
關于人才問題,最近爭論最為激烈的一個話題就是土洋之爭,也就是本土派人才和海歸派人才之爭。本土人才是指主要在國內學習和工作的人,海歸派是指有國外學習和工作經驗的人,不止是留過學,還要有工作經驗。入世以后,哪種人才是中國最需要的人才呢?
龍永圖就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兩種人才都很需要,很難做出絕對的判斷。從中國的現狀看,更需要本土人才。因為中國需要成千上萬的人才,海歸派畢竟太少,不可能滿足中國入世后大量的人才需求。如果寄希望于海歸派人才入主中國各個大企業或政府機構,從數量上說是不現實的,而且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人才結構和人才素質。
他說:“我并不想貶低任何海歸派,我認為他們也很優秀。但如果從中國國情出發,我覺得目前最緊要的問題是怎樣盡快提高本土派的素質,而且海歸派和本土派之間也有一個相互學習的問題。本土人才應加強規則意識、競爭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入世給我們社會生活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我們應該從小孩子抓起,培養一批真正懂規則、懂職業道德、有職業責任心的人。如果我是一個高層領導,我在一個大的企業和一個大的公司當中,領導層我基本上用本土派,但我重視海歸派的專業和他們的長處,中層干部我可能用他們多一點。”
接著他評價了海歸派的作用。他說:“海歸派會成為一個橋梁,這種橋梁作用我認為是很重要的,今后本土派人才也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國際化的職業道德,到那個時候就分不出什么海歸派和本土派了。”他特別強調:“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走出去,但從整體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我們大規模走出去的條件還不具備,至少還需5至10年的時間。中國要走出去,確實需要很多國際化的人才。我認為當前的關鍵問題是怎么固本強身,把我們發展起來,立足中國本土培養一批一流人才。”
要用最適合的人
關于用人之道,龍永圖說:“我希望用和我不太一樣的人。我曾經有位秘書,當我選他當秘書的時候,全場嘩然,因為這個人根本不配當秘書的。在我們大家眼中,秘書都是勤勤懇懇、少言少語的,講話很少,做事很謹慎,對領導非常體貼入微。但是我選的秘書,處事完全不一樣。他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他從來不會照顧人。我每次和他出國,都是我走到他房間里說,請你起來,到點了。對于日程安排,他有時甚至不如我清楚,原本9點的活動,他卻說9∶30分,等我一查,十有九次是我正確。但為什么會選他當秘書呢?因為選人有他的背景,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會選出不同的人來,我是在談判最困難的時候選他當秘書的。當時我由于談判的壓力,脾氣很大,有時候和外國人拍桌子,回來以后一句話不說。每次我回到房間后,沒有一個人到我房間里來,因為他們怕來找我罵。只有這位后來要當我秘書的人,每次不敲門就大大咧咧走進來,坐到我的房間就翹起腿,說他今天他聽到什么了,哪個人說我那句話講得不一定對等等,而且他從來不叫我龍部長,都是‘老龍’,或者是‘永圖’,他還經常出一些餿注意,被我罵得一塌糊涂,但他最大的優點是禁罵。無論怎么罵,他5分鐘以后又回來了,哎呀,永圖你剛才哪個說法不太對。我覺得這人很少見。他是一個學者型的人物,他對很多事情不敏感,人家對他的批評他也不敏感,但是他對世貿問題,簡直像著迷一樣,所以我覺得在特定的情況下,在我脾氣非常暴躁的情況下,在我當時很難聽到不同聲音的情況下,有那位老兄很重要,我就是要找一個禁罵的秘書。
“我們談判成功以后,我很快把他送走了。我覺得已經不需要他了,他的長處已經不在這兒了,他每天把我文件搞得亂七八糟,我找什么文件都找不到,他有時候向我要文件。我是主持世貿談判的代表,世界各國有很多經濟學家、學者都給我寄書寄材料,有些材料我必須馬上看到,但他一個人在那兒看、記。我有時候看到很重要的材料,問他為什么不給我看,他說他感興趣。中美談判成功之后,我的脾氣好多了,他的任務也完成了,他也不是最適合的人了。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一個人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代、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他做某件事情適合,但是換一個時間,他可能就不適合這個工作了,雖然同樣是秘書崗位。所以,我認為一個人對人接物,稍微麻木一點好,不要太敏感,這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建立。我的一位領導講過,你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應該就事論事,不要一天想別人的缺點,這點非常重要,這是我用人非常看中的一點。因為一個人再能干,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團隊,也不可能做成事。形成團隊更重要,特別對我們中國人應該是這樣的。”
沒有寬容就沒有人才
“我的身邊有許多比我干得好的人,但我從來不感到受他們威脅。他們可能在某一方面干得比我更好,但我有自信,我能夠控制住局面。他們對我很尊重,并不是因為我能力強,而是因為我能夠包容他們。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不得了,他們前途無量。我們這代人的視野比他們差多了。”回憶起自稱是來自貴州山溝的鄉巴佬的他剛剛到北京時的笑話,龍永圖感慨萬千:“第一次在北京喝汽水,當時喝汽水,我覺得簡直像喝毒藥一樣,但當時是花一毛錢買的,怎么能丟掉?因此無論如何也要喝下去。到北京以后,我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月票,我們機關沒有新來大學生的房子,讓我們住在前門的一個小旅館里面,給我買了一張月票。我以為我的月票只能坐15路,我只能拿月票上班。我曾走一個鐘頭的路去參觀北海。一個星期以后,人家才告訴,這個月票可以坐4路,可以坐3路。”龍先生繼續補充道:“自己眼界是否開闊,并不是由一個人的智力水平決定的,那時候我也并不是很笨,但在我不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我是最笨的。我們不要譏笑任何好像無知的人,無知是因為他不知道這個事情,他并不笨,我認為人的智力相差很少,人的聰明程度相差很少,我總是這樣覺得。”
一些能力很強的人,常常瞧不起比自己能力差的人。龍永圖說:“年輕人心急好勝,難免犯這樣的毛病,但應該教育他。事實上,你并不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即使是你最瞧不起的人,也肯定會在某些地方比你強。但年輕人是可以教育好的。如果這樣的人都不用他的話,是很可惜的。因為這種特點在我們年輕人身上表現得太多了。”
龍先生以親身經歷給他在《對話》現場說過的一句話做了最好的注腳:“對年輕人應該寬容,沒有寬容就沒有人才。”
《市場報》(2001年12月02日第一版)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