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朱海黎董峻)
新世紀第一年腳步匆匆,卻注定要給人們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
2001年,是我國農業不尋常的一年。面對嚴重的干旱,面對市場相對過剩的沖擊,面對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新形勢,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廣大農村干部群眾堅定
信心,不畏艱險,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偉大的創造精神,在中華大地上寫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的篇章。
眾多亮點描繪令人鼓舞的畫卷
盡管復雜變幻的市場給判斷我國農業整體形勢增加了難度,盡管肆虐的旱災和種植結構調整使糧食減產,但來自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仍讓人欣喜:上半年全國肉類總產量3340萬噸,水產品1702萬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4.3%和3%;全國鄉鎮企業各項經濟指標繼續好轉,出現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長的好勢頭。上半年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達1.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
最大的亮點,則出現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上。各地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淘汰劣質品種,壓縮“大路貨”,成效令人矚目。全國優質專用小麥面積擴大了130多萬公頃,接近小麥播種面積的20%,扭轉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優質水稻迅速發展,優質早稻種植面積達到早稻總面積一半以上,比去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專用玉米、瘦肉型豬、雙低油菜等優質農產品的比例也明顯增加,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蓬勃發展,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
“大而全、小而全”的農業生產結構逐漸被打破,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趨勢逐步顯現。冀魯豫晉陜5省種植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小麥,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的小麥面積相應得到壓縮。油菜、花生、大豆分別向長江流域、黃淮海地區和東北地區集中,長江流域油菜帶面積占到了全國七成,冀魯豫三省的牛肉產量則占全國41%。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作物帶和產業帶逐步形成,已經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如山東的蔬菜、黑龍江的綠色食品,新疆的棉花、陜西的蘋果、山西的小雜糧等。
我國東、中、西部三大區域農業發展開始出現合理分工。東部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的外向型農業有了長足發展,目前我國四分之三的出口農產品來自這個地區。中部地區發揮糧食生產優勢,并逐步成為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西部地區加快了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步伐,成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農民收入出現恢復性增長同樣令人振奮。各地都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努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同時,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積極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組織勞務輸出,形成多元化的農民增收渠道。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農民收入增幅減緩勢頭之后,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0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元。其中,來自出售農產品的收入比上年有所增加,扭轉了連續3年來自農業收入絕對額減少的趨勢。
科學決策夯實了農業發展的基礎
今年我國農業的發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特別是農產品供給實現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后,一些問題和矛盾開始凸現出來。作為農業的“晴雨表”,今年糧食總產量繼續出現下降趨勢。在產糧大省吉林,被農民稱為鐵桿莊稼的玉米產量普遍比上年減少兩成以上,水稻、大豆等大宗農產品也出現減產。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是主產區普遍遭受嚴重干旱和播種面積減少,今年僅夏糧受旱面積就達1.3億畝,其中成災5000萬畝。
農業結構調整仍待加力。有的地方對農業結構調整心中無數,缺乏整體的合理規劃;有的地方違背市場需求,盲目上種養項目,產業結構趨同;還有少數地方不尊重農民意愿,搞強迫命令和瞎指揮。比如,各地都在爭先恐后地發展蔬菜,全國蔬菜面積今年達到2億多畝,產量明顯供大于求。這種情況在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也表現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農業之所以抵御住了沖擊,最重要的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形勢有清醒的判斷,作出了科學正確的決策。年初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進入新世紀,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的工作仍要堅持不懈,一刻都不能放松。黨中央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一系列政策,被證明是符合實際的,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央及時出臺了農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的政策,強調賦予農民長期的、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嚴厲制止了一些地方違背農民意愿強行進行土地使用權流轉的錯誤傾向,給廣大農民吃了定心丸;根據農民增收困難、農民負擔較重的實際,中央要求各地堅持“一項制度,八個禁止”的規定,財政部、國家計委、農業部還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從清理涉及農民負擔的收費項目、嚴禁一切向農民的搭車收費等八個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有效保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各級政府堅持落實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和收儲企業順價銷售等政策,保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為保障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有關部門還出臺了種子、農藥、肥料等一批支持農業的配套法規,清理和廢止了不適應新形勢的法規和規章。
農業專家認為,在農產品出現相對過剩、農業結構調整剛剛起步、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背景下,今年我國農業之所以能取得顯著成績,與黨中央和國務院及時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因勢利導運用市場經濟手段調控農業,跳出靠計劃手段管理農業的思路密不可分。
早些時候,在經濟發達的廣東省,農民得到新的信息:今年起將不再承擔定購糧任務,生產自主權完全交給農民自己。國務院在今年進一步深化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確定了“放開銷區,保護產區,省長負責,加強調控”的基本思路,受到基層歡迎。此舉大大調動了糧食主銷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提高了優質農產品的競爭力。在浙江、上海、廣東等地,經濟作物、養殖業和出口創匯農業得到迅速發展。同時,也為糧食主產區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拉動了糧食價格的上漲,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山東省夏津縣的棉花市場過去曾經是全國有名的黑市,但今年記者在這里卻看到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滿載皮棉的農用車排成長隊,客商高聲討價還價,各地運棉車往來穿梭。今年召開的全國棉花工作會議提出,棉花流通體制要打破壟斷,鼓勵公平競爭,規范市場秩序,提高調控效率,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棉花企業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促進棉花生產和紡織工業健康發展。這個決策標志著中國棉花收購市場已完全開放,政府對農民進行硬性收購的作法正在逐漸取消。
中國農業全面接受入世考驗
11月24日,記者在大連北良港辦公樓的電子顯示屏上看到,“亞洲雄心”號輪裝內蒙古玉米5000噸;“海洋貴族”號25日到,裝運小麥25000噸。港口的王玨經理告訴記者:“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的國際貿易量進出港都有所增加,已經開始聞到了入世的硝煙味了。”不久前,記者在東北大豆產區也了解到,今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可能首次超過出口量,國產大豆銷售賣難問題有可能出現。玉米、水稻、水果和橡膠等農產品,也將很快面臨國外農產品的競爭。
“入世后要想贏得市場空間,必須提高農產品檔次。”吉林省農委副主任賈濤說。我國農業想抵御全面開放的沖擊,就要不斷自我調整。他認為,農業目前需要做的是,調整生產結構,建立適應國際市場規則的農業管理和農產品流通體制,把開放市場帶來的風險化解到最低。入世后變幻莫測的市場,既給處于轉折期的我國農業帶來重大考驗,也帶來了歷史性變革的機遇。在國際肉雞市場上,山東大龍公司的產品已經銷售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帶動了100多萬農戶和7000多個商品雞養殖場進入市場,肉雞出口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來自農業部門的信息說,全國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達3萬多家,這些龍頭企業成為我國農業同國際市場接軌的橋梁和紐帶。
農業經營機制創新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各地加大了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有競爭力的企業,激發了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創造性。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帶動下,全國出現了一批各具特色、跨區域的產業帶,加快了農業國際化的進程。目前,僅山東省獲得自營出口權的龍頭企業就有80多家,每年出口創匯千萬美元以上的企業120多家。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訂單農業成為產銷銜接的重要形式,今年以來,訂單農業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品種不斷增加,已經由特產、油料、經濟作物擴展到玉米、大豆、水稻等大宗農產品。
在山東壽光等地,農民種菜要按照標準生產,這些標準涉及生產環境、生產過程、產品品質和加工包裝等每個環節。他們懂得,農產品達不到國際允許的標準,蔬菜就沒有銷路。為了進一步同世界市場接軌,我國加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創建了一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此外,還進一步完善了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安全檢測手段,加大了綠色食品的開發力度,目前綠色食品數量已有2000多種。
要同國際市場接軌,政府職能必須進一步轉變,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各地農業主管部門逐漸從主要抓生產轉向主動抓流通,從行政命令指導生產轉向提供服務。各地普遍重視農村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市場信息服務網絡,服務范圍延伸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以及經營大戶等。農業部開始組建以中國農業信息網為龍頭、以批發市場價格行情和農產品供求信息等18個專業網為骨干的中國農村經濟信息網,基本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貿市場為基礎、直銷配送和超市連鎖為補充的營銷體系。
應當看到,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這是一個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的爬坡階段,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轉折階段。隨著國家有關農業政策措施能量的逐步釋放,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只要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齊心協力,抓住加入世貿組織的新機遇努力發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形勢就將繼續向好。(完)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