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朱玉)據醫療衛生界人士反映,目前我國面對著國外衛生服務機構進入國內市場的強烈興趣,最大的問題是對競爭即將來臨估計不足。
遺憾的是,醫療衛生界本身并沒有意識到,或者是意識到而不重視競爭的來臨。記者調查了解中發現,即使是醫療競爭最為激烈的北京各大醫院,絕大多數院長也沒有完全意識到中國的衛生服務市場面對全球后,可能帶來的對本土衛生服務資源的沖擊,他們大多滿足
于北京表面上已趨于飽和的醫療衛生市場,覺得作為首都,北京已成為全國的醫療中心,北京的人均病床數和醫務人員在全國居于首位,國外的醫療服務不可能在短期內對他們的市場份額形成沖擊;此外,這些醫院院長還期望政策能將衛生服務市場的外來競爭阻擋于國門之外。
從國內情況看,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各醫院已經逐漸意識到競爭已近的現狀,他們紛紛從改善醫院的就診環境和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出發,不僅提出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口號,而且一切優越條件向病人傾斜。良好的醫療服務態度,已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風氣。在北京,近30家“洋醫院”,雖然規模都不算大,但服務態度之優,為病人服務之細,在京城中口碑已樹,現在,去“洋醫院”就醫的國人,已占其門診人數的過半。
從國外情況看,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衛生服務跨國公司的重點是歐洲市場。90年代中期以來,跨國公司將視線轉向第三世界國家,重點在拉丁美洲。同時,一些沒有承諾開放衛生服務市場的國家如加拿大等,面臨著將不得不開放衛生服務市場的壓力。從國際國內的衛生市場開放情況看,我國逐步擴大開放衛生服務領域之勢不可避免。
開放衛生服務領域,就意味著我國長期以來依賴政府的財政補貼及“以藥養醫”政策生存的醫療衛生領域,將面對著國際上更優質的醫療水平和成熟醫療服務,外資的醫療機構在醫療市場的分割上,如果是面對國內的高消費群體,也就會占去國內可能最有利潤的一塊。開放衛生服務領域,標志著我國至今尚未“長大成人”的醫療機構將更深地卷入市場經濟的大潮,意味著我國每個醫療機構都不可避免地參與市場搏擊。(完)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