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黃威張學全葉國標) 作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排頭兵”的中關村,其產業現狀卻有些令人尷尬:經過20年的創業發展,至今仍有6000多家中小企業處于沒有規模的初創期,技工貿收入上億元的企業僅有180家,成為行業“龍頭”的集團型企業更是屈指可數。
中關村企業為何難長大?有關專家、企業家、管理者最近接受采訪時指出,產權不清
是阻礙中關村老企業向產業化、國際化邁進的核心問題。
作為中關村街上最早創辦企業之一的四通集團是靠借款2萬元起家,在成為擁有10多億資產、52個聯營企業的大型集團后,卻一直難以解決產權的歸屬問題。前年企業根據國際經驗推出MBO方案(管理者融資收購),期望用這種“凍結存量、界定增量”的方法,逐步解決企業的產權矛盾。
然而,MBO的實施只是清晰了四通的部分資產,而整個集團的產權關系依然不清。集團總裁朱希鐸講起這件事時語氣沉重:“把老四通一塊塊地裝進新四通里是不可能的。四通集團還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它賣了一部分資產,存量還是那么多,只不過資產的形態變化了而已,它還有它的體系,無法回避歷史!
據了解,四通至今仍被產權問題所困擾。因此企業的整體發展定位和組織體系上仍遺留著原有的毛病,如內部多方勢力的互相牽制、既定戰略和想法難以落實等,因此今天的四通雖正在努力向國內知名系統集成商的方向實行業務轉型,但步履十分艱難。
從20萬元發展到擁有上百億元資產的聯想集團,雖已成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領頭羊,但董事會主席柳傳志一再向記者強調說,“聯想走了近20年才壯大起來,發展的步子太慢、太艱難,不適合中關村其它企業”。
聯想的產權改制方案中把35%的資產從最初分紅權轉成股權獎勵員工的做法,因為沒有參照的政策依據,管理部門有的擔心國有資產流失,有的怕擔責任,拖了3年多才于近期解決。由于聯想的產權改制方案無法借鑒,方正、希望、大恒等國有民營企業的產權改制被擱置下來。
中關村早期創辦的企業大多是以國有、集體所有制注冊、籌資借款發展。隨著企業規模擴大,產權不清帶來的弊端日益突出。有的表面看企業是一個整體,實際上是“諸候割據”;有的創始人不得不背叛原有的企業,通過新創辦一個產權清晰的企業獲得利益;還有的企業出現了盲目擴張、在職消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本應獲得的更快更高的增長。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中關村仍有2000多家科技企業被不清的產權所糾纏。
“融資渠道不暢是制約中關村中小企業上規模的重要因素。”北京市副市長、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劉志華分析說。他認為,由于我國至今還未形成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體系,包括風險資本的法律形式、退出渠道、選擇有效率等方面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再加上高素質的創業投資類中介機構太少,使得風險投資運作成本過高。因此,盡管目前中關村的發展引起了許多投資機構的關注,由于沒有法律保障和退出機制,投資機構或是把錢握在手中遲遲不敢下注,或是偏轉了方向,使得大量資金無法用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志軍在對中關村企業深入調研后發現,許多企業由于缺少產品中試和小批量生產階段的資金,無法登上發展的第一個臺階,因此也錯過了快速成長的最佳時機,成為長不大的“小老企業”。
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張景安還提出,中關村未形成開放團結的協作風氣和面向國際的企業運作制度,也影響了企業成長的速度。他說,中關村的企業家中不少人存在著“小富即安”、“占地為王”、“寧當雞頭,不當鳳尾”等封建殘余思想,他們更關心的是怎樣使企業離不開自己,生怕企業搞大無法控制。一些企業只是埋頭經營自家的“兩畝三分地”,既不考慮地區的整體發展,也不愿與其它企業聯手發展,所以園區大中小型企業之間很少有合作,也沒有建立起分工與協作的關系,更沒有企業走重組合并迅速壯大道路的范例。
科技園區副主任張貴林認為,由于中關村企業間沒有形成分工協作的體系,因而影響了地區上、中、下游產品配套發展的產業鏈盡快形成。例如,中關村的產業發展規劃中把電子信息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其產業已占到園區整個產值的60%以上。但由于產業的整體力量沒有發揮出來,在與國外大公司競爭中單個企業勢單力薄,明顯處于劣勢。因此,如何落實產業發展的具體規劃、建立企業分工合作關系,也是管理者需要研究解決的一個迫切課題。
被采訪者指出,面對我國入世的新形勢,國家應關注并采取措施解決中關村企業的“成長煩惱”,以推動中關村乃至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進程。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