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派記者陳少波
全球著名華商李嘉誠近日喜事連連,榮耀一時無雙,再次成為香港傳媒關注的焦點。10月中旬,他個人首先榮獲香港特區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然后其旗下兩大財團“和記黃埔”(簡稱“和黃”)和“長江實業”(簡稱“長實”)被《亞洲周刊》評為“2001年國際華商500”冠亞軍。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經濟形勢明顯下滑的大背景下,李嘉誠卻頻頻出手,
從香港到泰國,從亞洲到歐洲,從能源到地產,從電信到港口,掀起一連串的投資行動,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有經濟分析員甚至將之概括為“超人逆市投資策略”。
7億港元投資泰國電廠
在李嘉誠的“長和系”(由“長實”和“和黃”控股的一系列公司所組成的李系財團)中,香港電燈(簡稱“港燈”)一向很少有大的投資動作。但是,“港燈”卻在10月28日宣布,以7億港元入股投資額達98億港元的泰國電廠項目,躋身為該項目的最大股東,從而成為“長和系”逆市投資的最新戰例。
“港燈”過去也曾投資泰國,但受累于金融風暴,最后鎩羽而歸。“港燈”發言人強調,這次的投資回報率可達15%至16%。他還指出,未來若有合適項目,該公司不排除會繼續投資泰國。有證券分析員指出,在目前資金缺乏出路的情況下,“港燈”選擇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海外項目是順理成章的。
精心打造地產王國
地產項目一向是“長和系”的支柱,也是李嘉誠在香港建功立業之本。10月16日,“長實”以6.65億港元成功擊敗競爭對手,投得紅?商業用地皮。市場人士驚呼:經此一役,“長和系”龐大的“紅?地產王國”已經成形!
早在80年代初,李嘉誠以蛇吞象之勢,成功收購當時香港英資四大洋行之一的“和黃”后,即著手把“和黃”位于紅?的船廠用地發展為住宅項目,邁出打造地產王國的第一步。經過多年經營,“長和系”已在紅?擁有9個發展項目,總樓面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尺,其中“黃埔花園”、“海逸豪園”等地產項目揚名全港。香港地產界人士預計,“長和系”未來在該區還可能拿下另外兩個項目,進一步擴大版圖。
李嘉誠為何如此看重紅??位置是地產業成功的不變法寶,而紅?地處要沖,為九龍區之中心地帶。香港火車站位于區內,地鐵紅?支線建成后,這里更會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的交通樞紐。另外,該區毗鄰尖沙咀這一旅游旺區,黃埔海濱長廊未來可能與尖沙咀海濱長廊連成一體,承接旅游熱力。
稱霸全球電信市場
李嘉誠近年積極進軍電信市場,其稱霸全球之心世人皆知。但是,李嘉誠發展第三代手機(3G)的策略則頗耐人尋味,更顯“超人”的深厚功力。
在歐洲,“和黃”已經擁有英德等4國的3G牌照,最近又以低價獲得丹麥的3G牌照,更有傳聞稱該公司有意競投愛爾蘭的3G牌照,進一步擴大歐洲3G版圖,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在香港,“和黃”旗下的“和記電訊”與日本“多科莫”公司合作成立了“和記3G”公司,成功投得香港3G牌照,并聲稱未來兩年投資30億—40億港元發展香港的3G網絡,足足比另外3家香港3G運營商的投資高出1倍。
此外,趁著全球電信股在“9.11”事件后回升,李嘉誠于10月中旬減持“沃達豐”股份,獲利近4.5億港元。同時,“和記電訊(澳大利亞)”正與新加坡電信旗下的澳大利亞電信公司澳都斯(Optus)進行一項秘密磋商。有電信分析員指出,“和黃”這一系列舉措的真正目的是未雨綢繆,提前整合資源,集中發展3G業務。
拓展環球港口網絡
港口業務是“和黃”的主業,盈利占整個集團的20%以上。“和黃”是當今全球最大的貨柜碼頭商,在15個國家擁有29個貨柜碼頭,資產值逼近900億港元。在這一領域,李嘉誠從年初至今屢屢趁低吸納,拓展環球港口網絡。
在歐洲,“和黃”斥資4億港元,增持荷蘭鹿特丹貨柜港股權至60%,成為最大股東;在中美洲,“和黃”計劃投資2億港元擴建旗下一個貨柜港碼頭,并興建貨倉;在中東,有消息說“和黃”有意投資伊朗一個港口。
東亞是李嘉誠整個環球港口棋局中最重要的一個板塊。“和黃”今年先斥巨資收購菲律賓國際碼頭服務公司旗下國際控股公司71%的股權,從而取得其所持海外8個碼頭資產的經營權;隨后進軍韓國,投資3.3億美元參與光陽港第二期發展計劃,并聲言計劃投資新釜山港等其它韓國港口。
此外,“和黃”更把內地港口業務視為未來投資的重中之重。珠江三角洲是“和黃”內地港口業務的根據地,近期,“和黃”通過擴建廈門海滄港,入股寧波北侖港等,明顯把戰線北移,形成中國沿海的港口網絡。
屢創投資經典個案
人退我進,人棄我取,這是李嘉誠成為超人的訣竅之一。低谷過后是高峰,在低潮期以低價入市,到高峰期再以高價脫手,這是李嘉誠積累財富屢戰屢勝的招數。在香港,市場人士往往把李嘉誠入市視為大市反彈的信號和標志。
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之際,香港資本市場受英資出走影響,為悲觀情緒所籠罩。當時,英資“置地”集團急于出售“港燈”,李嘉誠在1985年1月果斷出手,收購“港燈”34%的股權。6個月后,趁“港燈”股價回升,他出售10%股份,成功套現,凈賺21.8億港元!
1993年,李嘉誠購入英國移動電話公司Rabbit,并易名為Orange(“橙”),開始艱難的經營,當時許多業內人士都不看好該項目。6年之后,李嘉誠把“橙”轉手賣給一家歐洲電信公司,凈賺1180億港元,締造了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賣橙神話”。
10年前,李嘉誠通過“和黃”斥資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當時該公司日虧500萬港元。10年后的今天,該公司已經成為“長和系”中的一個“金手指”,日賺1500萬港元,并成功在加拿大上市。不久前,曾傳出有歐美公司欲收購該公司的股份。市場人士估計,如果“和黃”成功出售所持股份,至少能獲利60億港元,再次寫下投資成功的經典個案。
業界人士認為,長袖善舞的李嘉誠,經歷過多次經濟低潮,對市場起伏有著異常敏銳的觸覺,這次,他再度出擊,涉及領域之廣,投資地域之寬,都是前所未有的,極有可能是為迎接新的高峰埋下伏筆。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