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八日電(記者鄧梅芳)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今天表示,按新的國際標準調整了登記外債口徑后,中國外債余額雖有所增加,但各項安全性指標仍在安全線以內。
據稱,中國原外債口徑是一九八七年按當時的國際標準口徑確定的。近年來,特別是自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吸取東南亞國家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越來越重視成員國外債的風險管理,在外債口徑和期限結構上都做了調整,從而使中國原登記外債口徑
與目前國際標準相比較存在一定的差異。
為使中國登記外債口徑與國際新外債統計標準接軌,增加外債統計數據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經國務院批準,按新的國際標準口徑對中國原外債口徑進行調整,并開始按新標準公布今年上半年外債數據。
據介紹,按新的國際標準口徑,中國外債口徑調整如下:將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對外負債納入中國外債統計范圍,同時扣除境內機構對境內外資金融機構負債;將三個月以內貿易項下對外融資納入中國外債統計;將中資銀行吸收的離岸存款納入中國外債統計;在期限結構方面,將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債務納入短期債務。
央行負責人稱,就外債償付責任而言,口徑調整前與調整后無任何變化。除傳統的債務率、負債率和短債率等指標外,目前國際權威機構更重視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認為這一指標更能準確反映一國現實的對外支付能力。按二00一年六月底的數據計算,中國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百分之三十一點八,大大低于安全線。這表明中國當前外債的整體情況良好。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