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半小時記者/章弘
提起海寧,人們會自然地聯想到洶涌澎湃的錢塘潮,“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的壯觀景象為世人所稱道,實際上,海寧最值得夸耀的資本不僅是錢塘潮,這里還是我國最大的皮革制品生產和交易的場所。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即將到來的全球競爭浪潮,中國的皮革工業將怎樣應對?海寧眾多的民營企業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競爭策略?這些就成了海寧人最關心的話題。
記者來到一年一度的海寧皮革博覽會會場,立刻感受到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往年會場上只懸掛一面五星紅旗,今年卻懸掛了世界各皮革產業大國的旗幟;往年只有少數幾個外國廠商參展的博覽會,今年卻可以看到來自俄羅斯、美國、意大利、法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代表。那么為什么會有客以多的外國人匯集到海寧來呢?
浙江省海寧市的皮革工業的產值和產量都占全國皮革工業總產值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截止到10月初,今年海寧市已生產牛皮毛皮430萬張,各類皮革制品3292萬件,產值達90億元。其中出口2002萬件,出口額達28億元。
在海寧,除了有三千多家直接生產和經營皮革制品的企業以外,還有2600家為皮革制品提供配套服務的企業。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是民營的中小企業,其中產銷量居全國前幾位的企業,產值也都不過三四億元,員工人數都在三四百人左右。
這些創辦于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小民營企業,在經歷了二十幾年國內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之后,不僅在國內市場脫穎而出成為名牌產品。而且憑借著成本低、價格低、質量和設計水平卻不低的優勢打入了國際市場。
記者在調查中獲悉,在海寧制作一件皮衣的成本大約在50元左右,而在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制作一件皮衣的成本,平均都在400元到500元左右。而目前海寧皮革制品的設計和開發都在學習和引進法國和意大利的風格和方法,質量水平也可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因此,僅就皮革制品而言,海寧的皮革制品在今后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仍可保持一定的優勢。
但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國內產品僅靠成本優勢不足以與外國先進產品競爭。目前,海寧出口到外國的產品,大都使用國外的著名商標銷售,中國廠家獲利很小,外國廠商以來料加工的形式拿走了中國產品的大部分利潤。如何擴大品牌優勢,追求價格性能比,成為中國企業的迫切問題。
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會有更多的外國企業把生產工廠開辦到我國境內,或者在國內建筑合作伙伴,這為國內企業擴大自己的品牌優勢和追求價格性能比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我國是皮革生產的大國,與世界同行相比,我國皮革產業有三大:原料皮資源大,主要產品產量大,進出口貿易量大。但是,皮革大國卻不是皮革強國。據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理事長徐永介紹,差距也有三大:品牌、質量和出口產品的價格。目前,我國皮革行業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目標是爭取用10至15年時間,進入強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