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海涓
今日新聞事件
本月兩次重要會議都選擇在中國舉行
在2001年上海APEC會議剛剛結束一星期后,香港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東亞再次成為恢復世界經濟增長的信心所在。今天是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屆東亞經濟高峰會的第二天,八百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商界人士、政界名流和專家學者聚會香港會展中心,共同探討亞洲經濟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本次高峰會的主題是“應對衰退:恢復亞洲的穩定和增長”。會議重點討論的議題包括:“亞洲各國政府面對全球經濟危機可以采取的一致行動”、“美國被襲事件在經濟和地緣政治方面對亞洲的影響”、“經濟全球化對亞洲經濟的影響”、“中國經濟崛起對東亞的意義”、“亞洲區內貨幣合作前景”等。
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素帕猜,亞洲一些國家政府主管財政或貿易的部長,中國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及部分省市負責人等均出席了本次峰會。
昨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為此次高峰會發表的歡迎辭中指出,近來,主要出口市場的周期性調整以及上月美國遭受恐怖分子襲擊事件,使全球經濟前景蒙受陰影。在此時舉行東亞經濟高峰會,各地政府官員、商界領袖、學者和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聚首一堂,就有關提升競爭力確保經濟持續發展的政策和策略,進行討論并交換意見,意義非同尋常。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在前往香港時,曾這樣描述現在的中國:“現在我們與中國的關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中國發生了飛速的變化,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這不僅因為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而且也因為中國是全球化中一個最重要的伙伴。”東亞地區,尤其是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正成為拉動世界經濟恢復的重要力量。
今日獨家訪談
中國是東亞的領頭雁
據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臺研究所所長尤安山介紹,經濟學家曾經用“雁行模式”來形象地比喻日本對亞洲經濟的帶動作用,它實際是指東亞形成的以日本為頭,“四小龍”和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為兩翼的“人”字形發展狀況。而現在隨著日本經濟的衰退,“雁行模式”的垂直分工體系正在發生變化。今年上半年日本出版了一本《日本貿易白皮書》,書中第一次把中國稱為“制造業的中心”,“中國造”的空調、復印機等產品的產量已經占據世界第一,遠遠地超過了“日本造”,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領頭雁。
如果一個地區擁有一個強有力的經濟體,那么該地區整體的經濟環境就不會太差,因為較強的經濟體都會對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輻射和拉動作用。以前美國和日本對馬來西亞的投資總額排在該國引進外資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今年中國在馬來西亞的投資總額排在了第一位。因此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東亞經濟必然要靠中國經濟的發展來拉動,中國保持每年7%至8%的增長速度,這對區域內亞洲國家的影響將是巨大而持久的,而且必將一年大于一年。
東亞搭上中國的快車
2001年上海APEC會議結束的當天,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了題為《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的社論。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國將在未來亞洲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復蘇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10月份,世界銀行在發布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告中稱,東亞地區經濟的主要決定因素將是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速度。
今年上半年,中國山東的農民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注重自家的事,他們通過各種渠道關心著中韓、中日之間的貿易,因為這和他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雖然中日之間有著貿易摩擦,但是中國已經取代歐盟成為日本第二大貿易伙伴。韓國也宣布把中國作為他們以后投資和合作的主要對象,這同樣是許多亞洲國家現在和將來的方向。中國西部大開發中蘊含的不可多得的商機,申奧成功后的樂觀前景,即將加入WTO后各項法律法規的完善,經濟始終保持8%的高增長和穩定的投資環境都使中國成為投資貿易的首選地區。
世界經濟的綠洲在東亞
亞洲經濟在去年出現了高峰,增長率平均超過了7%。亞洲開發銀行在《2000年亞洲復蘇報告》中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中,曾受地區性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亞洲國家經濟復蘇步伐超出預料,勢頭強勁,但是該區域居民收入和生活水準遠未達到危機前的水平。自1998年底或1999年初開始,各國經濟紛紛探底回升,其中韓國一馬當先,1999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2%;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分別為5.4%、4%和3.2%。而印尼相對緩慢。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它的經濟發展刺激了東亞經濟的恢復。由于亞洲經濟恢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所以當美國經濟在去年年底出現衰退后,亞洲經濟也受到很大沖擊。
因此一些專家預測,未來二十年世界經濟的主要發展區域在亞洲。由于在此之前亞洲曾受到金融風暴的襲擊,亞洲國家在認真吸取經驗教訓時,注意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金融機制與國際接軌,所以亞洲國家,尤其是東亞國家重新成為世界經濟活躍地區。
今日本報觀點
今年是中國年
美國柏克萊大學一位社會學家將2001年稱作中國年。的確,中國申奧的成功、大運會的舉辦、足球走向世界、APEC會議的召開和即將加入WTO,誰說福無雙至?接踵而至的好事、喜事讓中國人感到了一次次的自豪,也讓全世界在一次次震驚之余共同分享來自中國的快樂。當世界經濟再次陷入衰退時,中國卻因為保持著國民經濟7%的增長速度而一枝獨秀,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也為暗淡的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欣喜之余,我們也要看到,雖然我國經濟保持著持續高速的發展,在產業結構層次上我國也正表現出成熟的多元性,但是在某些產業的結構上還是存在著與其他亞洲國家雷同的問題,如何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發揮自身產品的優勢空間,使自身的經濟結構具有抵抗經濟風險的能力是我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區域經濟的合作,加強東亞經濟的互補性、合作共榮已經成為東亞國家的共識和東亞經濟再次騰飛的必由之路。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