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文靜 銀行卡市場長期以來的“各自為政、諸侯割據”局面有望被徹底打破。記者日前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全國統一的“銀聯標識卡”將在今年年底推出,并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深圳5個城市實現聯網通用。聯網通用的含義是:一張銀行卡可以在所有的終端機具(ATM、POS等)上實現跨地區、跨銀行的應用。據中國人民銀行銀聯卡籌備組有關人士介紹,到2003年,銀聯卡將實現全國聯通。
其實,早在1993年,我國就啟動了以實現銀行卡跨行聯網通用為目標的“金卡工程”,并在16個試點城市建立了銀行卡交換中心。但由于各銀行紛紛表示:“存有諸多問題,短時期內不能解決”,于是互聯互通的計劃就此“擱淺”。但是這一次,中國人民銀行是痛下決心了,甚至不惜“采取強制手段”。業內有關人士也認為,是形勢所迫必須出手,否則“卡將不卡”。
銀聯卡出臺是形勢所迫
從外部環境看,加入WTO后,我國的銀行卡業務將在3年~5年內對外資開放。目前,國際著名的銀行卡組織VISA和萬事達都把中國入世看作是擴展業務的大好機會,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正呈現高速增長的勢頭。截止2000年12月,VISA在中國的商戶超過了37萬家,比1999年同期增長了12%;萬事達在中國的商戶達到了36萬多家,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13%。VISA亞太區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熊安平表示:“VISA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并將繼續強化其領先地位。”
與VISA、萬事達相比,中國的銀行卡還基本上是躺在搖籃里。中國建設銀行銀行卡服務中心曾先生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新成立的“銀聯”屬于一種服務性機構,它在VISA、萬事達的基礎上,對國內各銀行的資源進行了整合,以方便國內銀行卡的使用。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財稅電子化研究所所長譚榮華表示,雖然銀聯卡業務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主要著眼于國內,但它的出現會逐漸增強我國銀行卡組織在與國際銀行卡組織競爭時的實力,在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之后,使中國的品牌——銀聯卡能夠走出國門,全面登上世界舞臺。
從國內銀行卡市場來看,現存的52家商業銀行各行其道,造成銀行卡市場紛繁復雜、泥沙俱下。根據統計,截至2000年年底,我國銀行卡的發卡總量已突破2.77億張,用于銀行卡建設的資金超過500億元,但其中相當一部分卡是休眠卡和死卡。根據對深圳某銀行每月實際寄出的對賬單分析:活躍卡只有30%左右,完全不用的死卡占到了20%。重復建設與資源浪費嚴重的困擾著國內銀行卡的發展。
同時,中國現有的銀行卡所依據的技術標準也是五花八門,磁條信息格式各有不同,這就造成了實際應用中的手續復雜和效率低下,同時也使持卡人逐漸喪失對銀行卡的興趣。目前國內用卡支付的消費僅占全部消費額的1%,而受理銀行卡的商戶僅占全國零售網點的3%。鑒于目前中國銀行卡業所處的兩難處境,人行銀聯卡籌備組有關人士指出,銀行卡的互聯互通已經迫在眉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跟國際銀行卡通用標準接軌,同時也有利于刺激國內銀行卡消費的積極性,使銀行卡市場的盤子越做越大。
如何讓“四大行”變消極為積極?
為了確保銀聯卡年底順利出臺,中國人民銀行特別設立了銀聯卡籌備組,對標準的制定、系統的改造和跨銀行的信息轉接進行統一管理。籌備組有關人士表示,目前他們的運作還處于雛形階段,再過一段時間才能實現公司化、規范化。中國銀行信用卡處張處長認為,這個機構為各個銀行間搭起了一座數據通信橋梁,能有效地解決ATM機和POS機等機具的共享問題。
有關專家指出,在銀聯卡推行的過程中,最大阻力就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積極”。在銀行卡業務領域,中、農、工、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發展較早,網絡設備比較齊全。據統計,截至2000年末,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發卡量達5500多萬張,耗資已超過5億元;中國農業銀行金穗卡已發卡4800多萬張,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人民幣;中國建設銀行龍卡發卡量達6400萬張。相比之下新生的一些股份制銀行的銀行卡系統的規模就要小得多,中信實業銀行只有170多臺ATM機,POS機也只有4900臺,福建興業銀行只有ATM機165臺,POS機的安裝更是少得可憐。在反差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實現聯網,使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對于中小銀行來說,未免有不勞而獲之嫌,四大商業銀行很難感到心理平衡。為此,在此次銀聯卡改造過程中,有關方面充分考慮了四大銀行與中小銀行間的利益協調問題。人行銀聯卡籌備組有關人士透露,在新的交易規則中,跨行使用銀行卡的手續費上將會有所增加,扣率從原來的僅為銷售額的0.05%~0.3%,上升到相當于國際同類標準水平的1.5%左右,并且這個扣率還會根據ATM機、POS機所處位置不同、交易的商戶不同相應調整。
中國銀行信用卡處張處長說,銀聯卡的推出對于各大銀行來說,面臨的機會是均等的,有利于各大銀行更好的整合資源,細化產品和服務。當然競爭是難免的,但關鍵還在于自己的定位,他相信中行長城卡在未來的競爭中還將處于有利的地位。中國建設銀行銀行卡服務中心的曾先生也表示,對于建行來說銀聯卡的推出有利于對銀行卡發展進行總體把握,規范競爭,從長遠來看有利于建行龍卡的長期穩定發展。
完善信用體制任重道遠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管理學部主任周紹朋認為,技術和利益的問題并不是制約銀聯卡推出的主要矛盾,根本困難還在于目前國內基礎薄弱的信用制度。如果這一點不加以改善,銀聯卡即使是強制推出了,也會產生一系列后續問題。
一方面,銀行還沒有建立規范的信用制度,銀行卡業務還存在一定的金融風險。實際上,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發行的大部分銀行卡只是具有銀行卡的外殼,不具備銀行卡的本質。現存的銀行卡主要分為借記卡、準貸記卡和貸記卡三種:先存錢、后花錢、不能透支的叫借記卡;先存錢但可以在小額度內透支的屬于準貸記卡;而不存錢或者存錢以后可以在信用額度內花錢的是貸記卡,只有貸記卡才是標準的銀行卡,也只有貸記卡能為銀行帶來豐厚的利潤。而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現有的2.5億張所謂的“銀行卡”中,90%都是借記卡,不到10%的是準貸記卡,標準意義上的銀行卡僅有幾萬張。據人行銀聯卡籌備組有關人士介紹,目前銀聯還只發行借記卡和準貸記卡,所以說,信用水平的滯后直接影響到銀行卡結構水平的上升。
另外,目前我國用戶的信用道德水平也遠未達到國際水平。中國工商銀行銀行卡部經理邱仁爾直言不諱地說,目前銀行卡的客戶結構不合理,金融素質仍有待提高。而銀聯卡推出后,銀行卡實行通用,系統結構將更加復雜龐大,以目前銀行業務水平、制度、效率來看,都還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鑒于此種情況有關專家指出,中國的消費者還沒真正步入信用時代,還沒有學會利用自己的信用資源從銀行借錢理財,這種現狀將直接導致貸記卡缺少生存的環境,中國銀行卡建設只能在低水平狀態運行。
雖然目前銀行存在的條件尚未成熟,但周紹朋同時也表示,從長遠來看,實現銀行卡互聯互通是非常必要的,根據國際形式這一步總是要邁出去的,目前的關鍵在于邁出去之后,采取什么樣的制度來加大銀行監管力度、提高金融業務水平,以避免不適應情況的發生。中國銀行信用卡處的張處長也表示,從聯網通用的大方向上,我們很支持,但關鍵在于規則的制定,目前制度方面仍處于一個框架階段,我們希望有關制度能夠進一步完善。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