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鎮位于東莞市東部地區,西接廣州,南鄰深圳、香港,北通京滬,東達粵東沿海,全鎮面積108平方公里,本鎮戶籍人口6萬多人,外來人口30多萬。常平鎮又是我國南方新興的鐵路交通樞紐,是京九九鐵路、廣梅汕鐵路、廣深鐵路的交匯處。在當今中國鐵路交通網中,常平鎮是全國唯一設有兩個大型客運站和鐵路客貨運口岸的鎮。據《中國京九發展年鑒(1998)》,由國家統計局、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核定,常平鎮在京九沿線縣及縣級市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人均儲蓄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名列榜首,因而被國
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譽為“京九第一鎮”。
多年來,常平鎮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中都取得長足的進步。全鎮以建設鐵路樞紐城市為龍頭,帶動社會和經濟的全面發展,并逐步把鐵路樞紐的建設由間接的社會效益轉化為直接的經濟效益。市委在《關于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把虎門和常平兩大交通樞紐定為支點城市,并指出:“以東莞站鐵路樞紐為依托,以電腦配件及周邊設備為重點,發展商貿、倉運、房地產及電子產品制造中心。”這是常平未來發展的定位,也是東莞這個中心城市重要的一翼。
常平作為南方新崛起的鐵路樞紐,設有東莞站、東莞東站兩個大型鐵路客運站和東莞鐵路口岸。2000年,東莞站、東莞東站客流量達835萬人次。目前,兩站每天有100多趟列車停靠。東莞站、東莞東站原為常平站、常平東站,1997年底經國家鐵道部批準更名為東莞站、東莞東站。東莞站是廣深線上中途的二級大站,設有鐵路客運口岸,日均客流量超過1萬多人次。東莞常平鐵路客運口岸在1994年開通,是國家一類口岸,于1996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口岸。1997年5月19日起開通的京九、滬九直通旅客列車也在這里查驗出入境,同年底,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東莞鐵路口岸。口岸開通初期,每天有一對列車直通香港,2000年,每天有4對直通香港列車在該口岸查驗出入境,全年經該口岸出入境的旅客共有47萬人次,在全國69個一類口岸中客流量排名第23位。今年6月28日,鐵路部門開通了東莞至九龍假日直通列車,該口岸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東莞火車站貨場有5條貨運專用線和2萬平方米倉庫,年貨運能力250萬噸,鐵路貨運口岸就設在這里,國際集裝箱可編組專列,查驗后直接發往香港。東莞東站在1997年1月18日開通客運業務后,客流量急劇上升,目前日均客流量14000多人次,每日有始發列車到阜陽、成都。從東莞東站可以直達南昌、阜陽、北京、衡陽、長沙、岳陽、成都、汕頭等大中城市。2001年春運期間,東莞東站到發旅客100多萬人次。東莞東站還建有綜合貨運場。該貨場于1998年開始投入運營,共建有三條鐵路專用線,貨運能力達200萬噸。2000年東莞站、東莞東站兩貨運場吞吐量達210萬噸。常平已成為大京九線上人流、物流集散一個重要中心而不僅僅是過境通道。常平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正向中心城市的形態靠攏。
“九五”期間,常平鎮大力加強樞紐的硬件配套設施建設,建起東莞站火車站綜合大樓,樓高16層,總建筑面積32000平方米,總投資額8000多萬元。其中二樓是國內列車售票廳、候車室,面積5200平方米,三樓作鐵路客運口岸聯檢場地之用。東莞站還投資3800萬元興建第三站臺、兩條隧道和站臺聯接聯檢大樓的跨線橋。2000年6月開始動工興建東莞東站新客運大樓,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中候車室面積10000平方米,可容納和分流6000多名旅客。
多年來,常平鎮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勢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3.0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5.76億元,稅收入庫21848萬元。外經工作方面,全面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涉外經濟取得較好的成績,形成以五金、毛織、電子、塑料制品等為重點的支柱行業。1996年至2000年實際利用外資26727萬美元。2000年共有外資企業614家,出口額12.7億美元,“三來一補”工繳費收入9628萬美元。隨著經濟實力增強,常平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2000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6.81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0.0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50元,初步實現集體與個人的共同富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1995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比例為13.75:64.11:22.14,2000年,三者的比例調整為4.88:51.8:43.32。隨著常平鎮大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第三產業成為又一支柱產業。借著常平鐵路樞紐的優勢,房地產業、商貿流通產業等第三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全鎮房地產項目38個,總建筑面積200多萬平方米。至2001年8月統計,全鎮累計售出商品房近21000套,銷售金額53億元,銷售面積171萬平方米。商貿流通產業方面,常平鎮注重大市場的培育,大流通、大商業格局已初步形成,鎮內陸續辦起了一批大商場和專業市場。200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7億元,零售百貨總經營面積80000平方米,批發市場總經營面積近40000平方米,農副產品年交易量150萬噸,形成了經營飼料、糧食、花生、黃豆、副食、百貨等省內外特產為主的批發市場。
常平鎮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完成農業經濟為主向工業經濟為主的轉變,為常平向城市轉變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一個鐵路樞紐重鎮的格局已經形成。
常平鎮在推進農村向城市轉變,實施鐵路樞紐城市發展戰略的同時,十分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環境的完善。1993年至2000年全鎮投資2億元,完成五條總長31.5公里的一級公路和道路“三化”工程,全鎮通車里程122公里。總長20公里、投資1.2億元新的環城路已全線動工興建,一個縱橫交錯的頗具規模的公路運輸網絡已經建成。規劃中的常虎高速公路也即將動工興建。2000年全鎮程控電話容量達7萬門,已有程控電話用戶數為4.2萬戶。有輸變電站三個,其中110千伏變電站兩座,220千伏變電站一座。2000年全鎮用電量(含自發電)達97678萬千瓦時。常平供水廠從東深供水工程取水,水質優良,前后投資5000萬元,完成新供水廠第二期、第三期擴建工程,把日供水能力由原來的8萬噸提高到20萬噸。
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常平鎮政府還注重在文化、體育、衛生和公共福利事業方面的投資。目前有3間中學(其中一間職業中學),實施12年免費教育。多間中小學分別被評為省、市一級學校。為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常平鎮政府投入巨資遷建振興中學,該校占地120余畝,能容納48個教學班,教學設施先進,已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投資7000萬元,新建一座占地100畝的設施先進的醫院,還興建圖書館、公園、游泳池等文化設施。常平影劇院、文化廣場等文化設施目前也正在規劃中。
根據東莞市委提出要把東莞建成以國際制造業名城為特色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構思,常平鎮經濟將進一步實施升級轉型戰略,向更高層次發展。常平鎮在制定“十五”計劃時提出“逐步把常平建成以鐵路樞紐優勢為依托,第三產業為主導,以高新技術產品加工基地為基礎、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的東莞市東部支點城市”。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