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小萍 發自杭州
基于制度設計的不同,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資產管理和處置上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比國外要艱巨得多,但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楊凱生卻對中國資產管理處置實現預期目標仍充滿了信心,他還透露,華融出售不良資產的國際招標已進入實質階段,10月下旬就會舉行最后投標,目前4大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已進入了投資銀行的角色。
扮演投行角色
楊凱生表示,目前制約資產管理和處置的最大困難是社會信用秩序不健全,企業逃廢債比較普遍,而且不良資產交易市場尚有待培育和發展。另外,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還包括監管部門多元化、資產收購方式、資產收購價格以及資產的質量。楊凱生坦言,盡管收購的不良資產質量與實際評估價值相差甚遠,但其中也不乏有不能還貸可也沒到破產邊緣的企業,因此華融在加大依法訴訟和維權力度的同時,正努力探索多樣化的處置方式,特別是投資銀行業務手段,到目前為止已對資產管理范圍內的10多家企業上市承銷業務開展了前期工作。另外還積極探索打開不良資產對外處置市場,目前華融正準備以直銷和組建公司的兩種交易方式,對國內外的投資者進行公開、公平、透明的國際性招標,這在我國金融資產處置領域還是第一次。
國際招標進入實質階段
楊凱生說,這次國際招標出售的是一個金融資產組合而非單筆資產或單筆貸款,華融是將18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中西城市的辦事處選取341戶借款人3001筆貸款作為招標資產,分成5個資產包。這次國際招標完全按照不良資產出售的國際慣例進行的,而且國內投資者在參與投標的條件、投標程序、享有的權利和義務等各方面與國際投資者完全一致。他還透露,現在這次國際招標已進入實質階段,已有12家國際一流的投資銀行、實業銀行、基金和跨國公司向華融公司支付了盡職調查費并開始對有關資料進行審查。
不再收購新不良資產
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華融資產的回收率達到了57%,現金回收率也超過了38%,但楊凱生表示這并不能保證今后還將有如此高的回收率。
對于今后4大資產管理公司是否會再收購4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或收購其他銀行的不良資產,楊凱生給予了否定的回答。事實上,盡管4大國有銀行不良資產增量在下降,但絕對量還是上升的,對于新產生的不良資產,這些銀行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內部消化。華融收購的不良資產是5000億元,但現在只處理了其中的200-300億元,要完全消化這5000億元的不良資產恐怕還要10-20年的時間,所以楊凱生認為現在談4大資產管理公司合并的事還為時過早。而盡管現在4家資產管理公司都已經在扮演投資銀行的角色,但無論是業務范圍、管理機制等方面都與國際上通常的資產管理公司有著很大距離。
另外,由于4大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的不良資產是以本金+利息的方式收購的,這遠大于不良資產的價值,更遠大于不良資產收回的價值,所以這中間就存在著改革的成本。按照金融管理公司的條例,這最終的損失將由財政部報經政府予以支付。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