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9月19日在京召開第九屆金融展,由于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26家金融機構集團出擊,上百家國內外大公司傾心關注。為此,新浪網全程網上直播第二屆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論壇演講人也將回答部分網友的問題,以下為會議實錄:
主持人: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早上好。第二屆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現在開始。
今天上午我們邀請了六位專家進行講演。首先,我們歡迎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唐建邦先生做科技創新,應對入世的必要選擇的演講。
唐建邦:各位朋友,同志們,早上好。本人離開金融IT行業已經六、七年了,所以今天利用中國金融科技展的機會,我和大家一塊交流一下,非常高興,但是由于對這項業務不熟悉,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多多指教。
我的題目是"科技創新,應對入世挑戰的必然選擇"。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步入了新的世紀,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革命方興未艾,國民經濟中最為敏感、最為復雜的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而入世在即,更提出了一份緊迫而又無可回避的問卷,入世將對中國銀行業帶來什么,我們將如何應對新經濟時代和入世的挑戰。二十一世紀,中國銀行業將走向何方?
一、新世紀,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尤其是隨著知識經濟的逐步形成和興起,科技日益成為銀行業實現先進生產力和綜合競爭能力的關鍵,并正在改造和重建現有的業務基礎,使銀行經營管理模式正在悄然發生著歷史性的變革。在網絡大潮的沖擊下,新型的知識經濟對銀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正當中國商業銀行邁著沉重的腳步從計劃經濟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并正為新舊體制轉換中遺留的諸多弊病困擾的時候,金融全球化和新經濟的興起以及走近WTO,把尚未成熟的中國銀行業推到了全球化金融競爭的前沿。
從目前來看,今年就要召開中國加入WTO的十八次小組會,完成所有文件的提交,所以我國加入WTO已經成為定局,根本協議規定,中國進入WTO后兩年內,允許外國銀行對國有企業開辦人民幣業務,五年之內,外資銀行具有完全的市場準入資格,允許開辦居民個人人民幣業務,五年內,外資銀行在指定的地區享受有中國國內銀行相同的國民待遇。取消地區限制和客戶限制。中國人民銀行以決定放寬外資銀行在華設專業性分支機構的地域限制,從現在的上海、北京等二十三個城市和海南省擴大到所有中型城市,并批準美國多家大銀行的代表處升格為分行,可以預料,加入WTO之后,我國的銀行業將加快向境外金融機構開放,中國銀行業面臨外資銀行的競爭問題已迫在眉睫。
1994年進行的金融改革中,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成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均超過了一萬億元人民幣,各項業務發展迅速,尤其是在電子化建設方面,各國有商業銀行均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電子化系統的格局。我們要考察加入WTO對銀行業的影響,關鍵是分析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影響。因為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全社會儲蓄、存款、信貸資產總量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大體上在三分之二左右。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安全對中國的金融安全來說也具有決定性意義。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將銀行業視為比較特殊的行業,對外開放十分謹慎,原來對外資金融機構開展業務有諸多政策限制。加入WTO以后,會使我國銀行業等金融機構逐漸失去這種特殊的政策保護,外資金融機構將逐漸享有國民待遇,我國金融市場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加入WTO以后,我國的資產規模、經營業務量與國外的大銀行相比,沒有多少優勢,經營能力和技術手段更是相形見絀,由于外資銀行的服務率高,種類全,在金融工具的創新上有優勢,實力也比較雄厚,對客戶的吸引力也比較大。所以,很有可能出現一部分銀行業務由中資金融機構向外資金融機構的轉移,外資銀行業將全力沖擊現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優勢地位。
這給我國金融機構帶來的競爭壓力是可以想見的。我感到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后,主要的優勢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型跨國銀行,有比較完備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只要連上網絡,就可以實現計算機處理的支持與其國內機構享有同等的水平,而且網絡的支持也不受網點多少的限制。第二,在計算機網絡的支持下,外資銀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都有一套比較完整、豐富的金融服務的產品。許多銀行為多達數百種的客戶的服務幾乎是設想得無微不至,應有盡有。第三,近一兩年來世界上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的趨勢,外資銀行大多可以經營證券、保險等多種領域的服務,可以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投資理財服務。他們也有比較理想的服務產品。第四,他們有完整的服務體系、營銷體系,有先進的、比較人性化的服務理念和企業文化,有信用的客戶,也就是比較好的客戶,可以享受到從未有過的上帝般的服務,很自然就會導致我們一些比較好的企業包括公司和個人,自動尋找這樣的外資銀行的服務。第五,在管理方法上、手段上也比較先進。沒有國有銀行那樣受到那么多的限制,管理水平也比較高,市場和分析、客戶分析也比我們細得多,也就比較豐富的經驗。第六,外資銀行的主攻方向將是國內市場前景比較好的地方,尤其是發達地區,包括落后地區的好的市場前景,他也會全力競爭。特別是在優良客戶和優秀金融人才方面,將對中國銀行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和沖擊。
我認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以后,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優勢,是我們短時間內能夠取得和他一樣的地位和水平。當然,國內銀行,特別是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也積累了較為健全的銀行服務網絡。相對于外資銀行,也還是在某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能夠保持多久?這取決于國內銀行如何迅速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競爭力,而且這種優勢是有局限性的,因為銀行主要的業務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外資銀行可以比較方便地建立起自己的營業網點。同時依靠自身的技術上的優勢,搶占風險小、成本低、利潤高的各級結算業務市場。在面對挑戰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外資銀行進入以后,也能夠為我國銀行業帶來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手段,中國提高我國的金融創新能力,同時將有助于加深銀行的競爭程度,從整體上改進銀行的效率,使銀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得到提高,這些都有利于發展我國金融業,為國民經濟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從而有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只要國內金融企業掌握了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加快技術進步,積極開放新的金融產品,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經營成本,我國的金融企業還是有能力與外資金融機構進行競爭的。
綜上所述,加入WTO后,金融服務效率中,在中外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中肯定會有所提高,問題在于如何度量金融穩定和安全造成影響的程度,以及如何采取有效對策,將負面影響降低至最低程度。從實踐中看,任何國家金融市場的開放總是分步驟,分階段進行的,我們也是這樣。所以只要選取了正確的政策和開放步驟,在開放的各個階段合理而有力度地進行適應競爭條件的結構性改革,系統性的經營風險就不會轉化成金融危機。我國在開放實際中也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這也可以說是我國銀行業面臨著難得的機遇。
二、科技創新是新形勢下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新經濟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把握好今后四五年的過渡期,努力提高競爭能力,改進金融服務,尋找新時期銀行業發展的戰略切入點,是我國加入WTO后的重點。其中的著力點就是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新形勢下中國銀行生存和發展的現實要求和必然選擇,首先,科技創新是入世后中國商業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入世后,我國商業銀行與主要競爭對手、外資銀行的主要差距在于競爭能力和服務水平,由于我國的銀行體制改革和機制改革都將受到國家政策的約束和限制,在這種情況下,以新技術、新機具的應用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就成為商業銀行迅速縮小與外資銀行管理和經營上差距的基本戰略。應該看到,多年來,各商業銀行在電子化的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柜臺業務、資金清算業務基本上實行了電子化、自動化,并不斷用高科技創新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領域,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的數據集中和新一代應用系統軟件推廣等都在進行之中,銀行業網絡化建設進程也在不斷加快,但是與先進外資銀行相比,我國的差距仍然很大,國外先進銀行,在先進技術,軟硬技術的應用時間比我們長,某些領域比我們先進,比我們更加有經驗,在對客戶提供支付結算的服務方面更加有優勢。在發達國家,消費信貸、個人理財等金融業務,早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以新技術為基礎的風險小、成本小、利潤高的業務成為各大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在美國,最先進的銀行可以提供近二百多個金融產品,一般的銀行業可以提供一百多種。此外,隨著信息網絡化,自助銀行、電子銀行、網上銀行等新的金融服務業務渠道不斷涌現,也客觀地對金融科技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對入世挑戰,國內銀行必須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以適應業務創新和競爭的需要。科技創新已成為銀行業求生存、促發展的重要支撐。也必將成為銀行業引進入世挑戰,發展壯大的戰略切入口。
其次,科技創新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客觀要求,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將由工業經濟進入知識經濟的新時代,知識的非磨損傷、可共賞性和無限增值性使經濟長期高速增長成為可能。知識經濟對銀行業的重要影響就是通過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滲透,不斷推動銀行業務的創新。沖擊著傳統銀行的業務制度和業務規則。
有家機構調查分析,美國在1994年,已傳統方式交易的銀行業務占總業務量的61%,到97年,就下降到44%。預測五年后,不能提供網上金融服務的銀行,每年將平均溜走4%的客戶。大部分均為有實力的黃金客戶。
網上銀行的崛起,也使傳統的銀行業務營運方式發生了劇變,據波士頓集團公司估計,2001年將有六分之一的歐洲人,基于網絡的信息直接銀行服務。許多專家也指出,現有的傳統銀行唯一出路就是緊跟形勢,迅速采用現代科技,改造、創新銀行業務。否則,就要輸給成本較低的對手,甚至就要遭到淘汰。
第三,科技創新是金融創新的基礎和形勢要求。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就必須充分認識并處理好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關系。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是密不可分的。當今時代,科技已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因素,直接納入了生產要素當中,是新經濟時代的第一生產力。
而金融創新的其他對象,包括管理體制、運營機制,產權制度、組織體系,這些都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的生產力必然要求先進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
從近百年來,銀行業發展的歷史也不難看出,電報、電話、計算機、網絡技術這些標志性的技術,每次都導致了銀行業的服務創新和運營模式的變化。創新科技與進步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推動相關的業務及制度進行創新,成為金融創新的動力和內因。
除了傳統的業務以外,像外匯市場近年來的調劑期貨、期權等方面的金融衍生產品,無一不是建立在計算機和通訊網絡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的。
三、網絡金融服務,新世紀金融科技創新的焦點。加入WTO,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科技創新是我國銀行業的必然選擇。但當今時代,科技創新的主流在哪里?如何把握時代科技的制高點,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制定應對加入WTO以后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網絡大潮的沖擊下,網絡經濟已成為新經濟時期的主導力量。
銀行業新一輪的科技創新就此拉開了序幕。網絡金融服務將成為當今全球銀行業進行科技創新和競爭的焦點。
網絡金融服務,正在迫使傳統的銀行業務進行大規模調整,表現在更大范圍內,更高的程度上運用和依托網絡,拓展金融業務。而且這種金融業務必須是全方位的,覆蓋銀行、證券、保險等各個領域的大的金融服務的概念。
事實上,根據網上銀行家網站提供的數據,1997年底有625家銀行啟動了在線和因特網銀行服務,到98年底多達八百多家,2001年達到了1200家。在2000年,不少地區的網絡金融業務開始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像香港的匯豐銀行、恒生銀行、中國銀行均推出了網上銀行服務,渣打銀行還推出了網上樓宇按揭、外匯買賣、個人零售和公司融資業務。大型銀行和打算利用其私人銀行的銀行牌照,設立一家獨立的電子銀行。從我國內地情況看,網絡金融的發展迅速起步,各家商業銀行的網上支付體系已經起步,國有商業銀行還紛紛推出了基于網絡的一系列的服務。
伴隨著內地網絡快速發展,網絡金融已經越來越逼近中國銀行業。客觀地說網絡金融雖然處于探索和起步階段,主要還表現在對傳統金融業務的沖擊性和破壞性上。網絡金融的盈利能力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在這個時候,也許有些金融機構還可能存有某種僥幸心理,認為即使暫時不介入網絡金融,對業務的影響可能也不會太大。由于網絡經濟的開放性,確定了這種想法只能是一廂情愿。
今年三月底,一個網站在香港推出了一個樓宇按揭及財務安排反向拍賣業務,意思就是需要樓宇按揭的居民,可以通過相關網站提出個人所需的按揭要求,由銀行提出優惠條款,來爭取這類客戶的按揭業務。客戶無須花費人力物力到各家銀行去奔走。就可以享受到更高低得貸款利率。這個例子說明,即使銀行想固步自封,市場的競爭也不會允許這種可能性的存在。網絡經濟會讓傳統的銀行業被迫接受網絡金融大潮的沖擊和洗禮。這就是網絡經濟時代金融機構不可回避的選擇。
對于即將入世的中國銀行業來講,應如何把握以網絡革命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機遇呢?首先,銀行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條件,降低交易成本,這主要表現為通過運用網絡,以更低的成本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其次,銀行要利用網絡條件,強化銀行在傳統體制下形成的信息優勢。由于銀行的支付體系中的支配地位已經受到了沖擊,傳統體制下銀行的信息優勢也逐步降低。因此銀行必須及時利用網絡經濟的條件,加強對客戶信息的采集與分析。通過因特網等加強關于客戶受信、業務批號,業務習慣等信息的搜集,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
第三,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和金融市場的成本降低。銀行還應當將業務發展的重點放在開發消費者的銀行業務上。其中,更應當把重點放在與網絡相關的消費者群體上。
四、農業銀行的應對策略。面對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和中國加入WTO,農業銀行將科技創新提到了戰略高度,確立了堅持科技先導的發展戰略,以建設高效、規范的網絡體系架構為基礎,以提高應用軟件水平為核心,以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動力,全面推動農業銀行電子化建設向深層次發展,這樣一個電子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同時還確定了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即經過五年左右的努力,使農業銀行電子化建設業務水平達到和接近國際統一的水平。在有相對優勢的領域和一些關鍵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農業銀行向綜合化、全能化和系統化邁進,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
農業銀行將把今后五年中國銀行業全面對外開放這一過渡期看作求生存、求發展的關鍵性階段。這一時期,電子化建設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我行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基礎。為此我們制定了五年分兩步走的發展規劃。第一步是在2002年底以前,將我行的所有業務上升到36個省級數據中心,全面推廣新一代綜合業務處理系統,充分發揮原有的網點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托區域性網絡優勢,開放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未來發展潛力的金融新產品。到2000年底,將全面建成總行網民中心統一出口,覆蓋全國36個省域中心的網上銀行體系。強化農業銀行95599金融服務品牌形象,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電話理財服務。完善金穗經濟卡,我們叫世紀通寶的功能,使其成為多功能、多渠道,順暢通用,具有農業銀行特色的拳頭產品。在整合銀行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個人理財服務的同時,加大公司和機構理財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力度。
第二步,2005全面建成全國數據中心,實現全國集中式數據處理的計算機網絡。這樣,我們區域性的網絡優勢將會變成全國性的網絡優勢。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就可以憑借全國性的網絡迅速開展金融服務新產品,使自己的競爭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一個飛躍。與兄弟銀行和外資銀行競爭中一爭高下。
綜上所述,面臨著新經濟和入世的挑戰,中國銀行業必須以科技為依托,積極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把握機遇,使我們早日屹立于全球金融業的強手之林。
我的發言完了。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問。
謝謝。
網友:新世紀中國銀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那么農業銀行有沒有自己特殊的應對對策?
唐建邦:農業銀行的政策是不是特殊,不好說。我們的對策是加快建立全國的計算機網絡,形成一個良好的計算機網絡基礎。以科技為手段,為依托,開展我們的各項業務,這就是我們的競爭策略之一。
主持人:歡迎華夏銀行行長助理李運霄先生講演。
李運霄: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我非常高興參加第二屆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感覺到非常高興,并且能跟大家一起交流,我覺得是一個共同發展的機會,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明金融電子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建設的新思路。
大家知道,伴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的加快,和各國交往的加深,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金融在內的全球化大趨勢將會加速,并將出現更高層次的經濟整合,它標志著數字經濟和網絡時代的到來。世界發展的趨勢表明,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網絡的時代,是數字的時代,既是充滿生機的時代,也是優勝劣汰,大浪淘沙和IT淘金的時代。
第一方面,加入WTO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世界的現實和發展的過程告訴我們,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并反過來拉動和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也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金融電子化網絡的發展是隨著金融業的發展而發展的,反過來帶動和促進金融業的發展。
面對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發展新形勢,中國的金融業務無疑被帶進了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的潮流之中,也必將參與這國際化的激烈競爭,伴隨國際金融業發展趨勢的這樣一個新的形勢,競爭的對手,競爭的焦點以及競爭的形勢都將發生根本的變化。第一,中外銀行的競爭焦點。大家知道,除關鍵的業務管理人員以外,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的拓展主要是依靠本地雇員,因此,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在市場的競爭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就雇員的人數而言,與中國目前金融業的從業人員的數量比是很小的比例,但是從外資銀行的挖掘對象看,可以說對國內銀行的人才、客戶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就目前的情況看,外資銀行可能爭取的人才對象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一),現有銀行的業務骨干,主要指有業務經驗的,有客戶關系的,有社會資源的。(二),銀行外派的歸國人員。(三),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第四,學成歸國的中國留學生。這是人才的爭奪焦點,主要是這四種類型。
第二,而客戶的競爭,中國人民銀行對來華設立的外資金融機構有比較嚴格的限制和很高的標準,因此能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外資銀行絕大多數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他們對海外客戶的選擇也有很高的標準,也要通過外資銀行的總行來確定。這樣,由于上述的原因,我們可以預測,外資銀行在中國爭取的客戶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公司客戶,重要行業內的大企業、大客戶,跨國公司,有規模、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第二類,同業機構客戶,比如銀行之間的、保險的、證券的、基金的、投資的。第三類,個人客戶,主要指中高級人士,有影響的人士,有海外經濟關系的人士。
第三,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外資銀行在產品和服務方面與中國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主要有:高投資性的,結構性的、跨境性的,批發性的,跨行業衍生的業務,拓展的業務,投資的業務,中間業務,也包括其他表外的一些業務。
第四,市場的競爭,在市場競爭方面,主要有資本市場、貨幣資金市場、銀團貸款大客戶的正面市場,也有外匯市場、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市場。電子商務市場是外資銀行極力競爭的市場優勢。當然從市場的角度說,也有實有的市場,也有虛擬的市場。在這方面,外資銀行不會不占領這方面的市場。
第五,網絡技術的競爭,在中外銀行的競爭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競爭和技術的競爭。外資銀行的電子化、網絡化水平比較高,管理比較規范,發揮著一定的網絡技術和科技企業這樣的市場的制高點,特別是在金融電子化網絡方面有著成熟的經驗,競爭能力比較強,不會不發揮這方面的優勢。
外資銀行的優勢,第一,外資銀行遵循國際慣例,基本上不受地方政府的干預。第二,外資銀行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資產質量相對比較優良,經營管理機制比較靈活,經營的管理經驗也比較豐富。外資銀行的先進設備、科技化程度高,虛擬市場擴展得比較快。第五是外資銀行在我國不少的領域享受超國民待遇。第六,部分的高收入階層可能優先選擇外資銀行。
中國銀行面臨的挑戰和沖擊。中國銀行業與世界銀行業比較起來,應該說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根據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1998年世界主要銀行的頭四家大銀行的實力經營比較,中國的大銀行按照一級資本的核算,排位應該說是逐漸往前移的,但是從從業人員、員工的人均利潤以及人均資本和人均資產方面來衡量,來比較,就很大程度上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這是一個現實。
中國企業資金過分依賴于銀行的貸款,缺乏財務的安排和靈活性,拖累中國金融業的資產質量。中國企業普遍存在著自有資金偏低,在直接融資市場上過于依賴銀行的資金來源,在市場的融資渠道狹窄的情況下,他們顯得無能為力。
中國金融市場比較單一,比較薄弱,中國銀行業信貸資金的投放與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變化不太適應,影響優良客戶基礎的培養和鞏固,不利于銀行業的長遠發展。經營管理的基礎也相對比較薄弱。在經營思想、經營理念與社會發展變化不相適應,同時也存在著人事制度和人力資源配置的問題。內部控制和整體管理水平也存在著中國目前的法律環境、會計制度和稅務制度有待于改進的問題。
中資銀行的優勢和機遇:第一,中資銀行對中國的國情比較了解,特別是對中國的文化占有主要的優勢。外資銀行了解中國的文化需要一個相當的時間。第二,國有商業銀行由于根植于市場,擁有雄厚的客戶基礎和龐大的物理網絡。第三,國有商業銀行,或者說中資銀行長期以來在國民的心目當中建立了銀行的信譽關系。第四,中國的銀行業有國家信譽的支持和長期的獲得成本資金。
中資銀行的機遇:首先引入國外競爭,有利于商業銀行體系的完善,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為中資銀行完善體系起到了示范作用、激勵和交流的作用也是比較明顯的,將促進國內銀行業的加快改革,加強管理,推動我國銀行業的技術的改造。今天這樣一個理論的研討,應該說就是WTO之前的應對外資銀行進入的比較關鍵的舉措。
其實WTO的互惠原則,有利于中資銀行拓展海外業務,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占據競爭的有利地勢,加入WTO后,中國的銀行業在海外拓展業務將主要受制自身經營的狀況和東道主國家經營監管條件的限制,而較少受到市場準入方面的限制,這就有利于國內經營狀況良好的商業銀行進入國際市場,取得更廣闊的空間,在國際市場中促進發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引進和人才的培養。
第二,我國金融電子化網絡面臨著挑戰,國際電子化網絡發展的新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方面,堅實的科技基礎,強勁的網絡意識,從傳統觀念到科技意識,金融電子化網絡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從四十年代,世界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誕生到大規模使用集成電路的普及,電子化發展經過了四個階段。早在七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利用電子手段,如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等等,進行了商貿活動,已經開展起來。九十年代以來,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日益廣泛的網上經濟和網上金融活動。比如,通過Internet實現查詢、采購、產品介紹、廣告、訂購、電子支付等一系列的網上交易活動,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在信息空間進行的新簽訂的方式搶占了市場份額,爭奪了電子化網絡技術的領先權,無論是用戶界面端的軟件,還是服務端的支持硬件,無論是視聽多媒體網絡壓縮技術,還是與通訊接口的調制解調器,無論是網絡空間的路由器還是銀行間的防火墻等技術都基本掌握在幾個先進發達國家手中。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西方國家的科技發達基礎是堅實的,與此同時,計算機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強勁的網絡意識也更高、更強。
同時,在這些國家當中,政府在財政,外匯、稅收等方面也給了一定的傾斜政策,刺激和推動電子網絡化的發展。
第二個特點,科技人才智能型、批量化,從數量到質量,金融電子化的網絡的發展,改變著科技隊伍的人才結構、知識結構和數字結構。網絡時代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時代,是網絡化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不言而喻,西方發達國家無論從人才的資源方面,還是人力資源的配置方面,具體講,無論是人才的培養還是人才的使用,應該說,機制是健全的。
一是科技設施比較完備,二是開發的環境比較好,三是科技人才比較多,且力量比較雄厚。從歐美的人力配置方面,在一家銀行當中,一般的都是科技人員要占百分之三十以上,這個比例在國內,在我們國家還是比較懸殊的。
第三個特點,物流渠道網絡化,銀行客戶群體化,從產品經濟到數字經濟,電子化的發展也改變著傳統的經營模式,一是電子化的網絡改變著商務活動的模式,傳統的商業模式是采購員滿天飛,地面的活動、地上的活動都很頻繁,總的來說都需要跑路,都需要面對面聯系,現在就不用了,通過我們的網絡,通過我們計算機系統,完全可以達到這個商務活動的目的。
二是電子化網絡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網上購物的最大特征是消費者的主導性,購物意愿完全掌握在消費者手中,同時消費者還可以用一種輕松的、自由的方式進行自我的服務,消費者主動權充分體現在網絡當中。
三是電子化網絡將會改變企業的生產方式,電子化是一種快捷方便的購物手段,消費者的個性化、特殊化都可以完全通過網絡化的發展來體現。
四是電子化網絡能夠給傳統的行業帶來一場革命,電子化網絡囊括了商務活動的全過程,通過人與電子化電子通訊的相結合,極大的推動和提高商務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在實際的經營當中,零庫存得以實現。
五是電子化網絡給金融業帶來一個全新的面貌。隨著電子化網絡深入的發展,網上銀行、網上支付和網上貨幣以及網上轉帳、查詢等等服務,都使銀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給銀行的經營帶來一個新的根本的變化。
第四方面的特點,銀行機構網絡化、管理扁平化,從實有機構到虛擬機構,金融電子化網絡的發展,改變了銀行存在的物理形態。隨著金融電子化迅速發展和功能的不斷擴展,傳統的銀行機構設置模式將無法滿足對客戶綜合服務的種種需求,新的業務環境要求商業銀行改變由總行、分行、二級分行、辦事處、分理處以及微小營業網點的這樣一個五個層次的金字塔型的管理結構。需要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支持團隊作戰、整體運作,以服務及營銷渠道、銀行的核心產品和技術的支持這樣一個層次來進行設置。銀行內部依賴業務網絡和企業網絡的兩個網絡,在一個清晰的體系結構上運作,外部則通過傳統的網點和電子網點服務網絡,延伸到客戶的企業外部的網以及向社會公眾服務的國際互聯網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歐美銀行充分發揮了這樣的優勢,搶占著世界商務的空間。
第五,銀行業務多元化,服務功能綜合化、全能化,從分業經營到混業經營,或者叫綜合經營金融電子化網絡化的發展將改變單一化、傳統的經營模式傳統的模式只能存款、貸款等等基礎方式,實現綜合經營,隨著各國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擴大,金融管制放松的條件下,現在商業銀行領域,如投資、證券、代理保險、信用卡、咨詢服務、信息服務、保管箱服務等等,他們在金融市場上積極推進新型的技術工具,增強業務創新,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以取得更高的利潤。中間業務在美國的金融收入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有幾位專家反映,在個別的國家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八十。我們國家在中間業務的收入方面,起步還是比較慢的,但是應該說勢頭還是比較大的,希望也是比較大的。
第六,經濟全球化、銀行業務國際化,從間接交易到直接交易,金融電子網絡化的發展改變著傳統的狹窄的服務領域和經營渠道。第一,金融電子化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處理和信息的傳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而且向更廣泛的領域和空間延伸。第二,利用對利潤的追求,是商業銀行走向國際化的最大的內因。第三,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客觀上也要求商業銀行國際化。第四,國際直接投資及跨國公司的業務擴張,也要求商業銀行提供國際的金融支付和金融服務。第五,資本市場急劇擴大,以及國際貸款和國際發行債券的因素也要求銀行的國際化經營。
第七個特點,銀行業務的綜合化、集約化,從傳統的粗放型到技術密集型,從規模效益到深度效益。金融網絡化的發展改變銀行的利益取向,傳統銀行主要收入在于利差的收入,取決于利率的水平,資產的規模以及資產負債的結構,利差是相對固定的,規模是有限的,在金融電子化發展的初期,大多是圍繞著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形式的方便來擴大電子化的使用方位。可今年卻完全不同,現代化銀行均把盈利的重點轉向關注客戶,開拓市場、風險控制和經營成本的下降以及員工素質的提高等。同時,從資金型為主的業務轉向綜合服務上來,以擴大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的收入。從而使金融電子化網絡發展有了巨大的空間。
第八,交易模式人性化、個性化,以交易為中心到以服務為中心,金融電子化網絡發展,改變著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服務理念和經營理念。大家都比較清楚,在我們銀行的經營當中,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們是以帳務為中心,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是以帳務為中心,到了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完全是以資金為主體的交易為中心,到了現在,我們按照國際發展的趨勢,已經把我們以客戶為中心作為銀行發展的經營理念和服務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我覺得客戶需求的心理真正是我們市場的導向。
第九,銀行體制多元化、信息網絡政治化,從高速公路到高速經濟,從工作的效率到決策的高質量,金融電子化網絡的發展也改變著政府的行為。在西方發達國家國家,電子商務作為第一國策,加上政府政策的傾斜,極大的推動了電子網絡化的發展,比如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在亞洲日本、香港紛紛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計劃和電子商務計劃,特別是對電子化網絡的建設和發展,無論是什么體制和性質的銀行,正政府對其進行的政策支持和傾斜是有共識的,是一致的。因為電子化網絡的發展不僅會帶來高速的經濟,同時也帶來政府部門決策的高質量,所以在這個方面也改變著政府的行為。
第十,最后一個特點,競爭日趨白熱化、全球化,從競爭的對手到競爭的焦點,從競爭的環境到競爭的形勢,金融電子化網絡的發展也改變著傳統的競爭規則。
總之,傳統商業銀行的實力主要來源于資金與信貸的實力,而現代商業銀行的實力主要來源于投資和決策的智慧,傳統商業銀行的優勢關鍵在于資產負債的比例,而現代商業銀行的優勢關鍵在于信息技術。傳統商業銀行的機構是物理網絡,現代商業銀行的機構是價格便宜的電話、調制解調器和國際互聯網。傳統商業銀行競爭的主要是各自國內的同行業的競爭,是服務質量、金融產品和價格有形市場的競爭,現代商業銀行的競爭是來自于國內和國外,金融業和非金融業,網上、網下銀行,有形和無形市場等多方面的挑戰,傳統銀行體現出競爭合作的相對立,有合作不競爭,有競爭不合作,現代的競爭體現是有競爭有合作,競爭和合作并存。
第二方面,我國進入電子化網絡發展的新的機遇,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降低銀行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第二,降低銀行軟硬件的開發費用和維護費用。第三,降低客戶的成本,客戶主動、友好。
最后是我們金融發展的新思路。作為華夏銀行來講,在電子化發展的思路主要是,在系統的構造上,以數據大集中為前提,以完善的綜合業務系統為基礎平臺,以網絡銀行和制度銀行為兩翼,形成實體和虛擬銀行呼應連動,穩定、安全、高效的運行,在業務發展上,以技術創新為前提,以科技創新為保障,進一步鞏固傳統業務,積極發展中間業務,做好柜臺業務向網絡銀行業務過渡的同時,實現從規模效益向深度效益的轉化。我們的目標是:小銀行大網絡,多客戶大群體,建設以網絡銀行為基礎的人本化、國際化、科技化的現代商業銀行。
時間掌握得不好,多出了很多時間,謝謝大家。
新浪網全程網上直播第二屆中國金融展論壇專題演講二(二)sina 2001年09月17日14:20新浪財經
主持人:請各位來賓提問。
提問:您現在說銀行的組織結構,從金字塔向扁平化的改變,那么向扁平化的改變就代表你的決策中心的下移,你怎么樣從行里的組織結構完成上面對下面的控制?
李運霄:從金字塔型到扁平化的管理,這樣一個組織形式、治理結構,還是通過機制來進行的,具體說,應該從銀行經營的制度的形式來完成這樣一個過程,比如說,從總行到分行,從分行到支行,這樣一個比較完整的三個層次,總行的綜合管理,或者說總行的調控機制完善之后,對于分行可以完全作為一個經營的主體,在股份制商業銀行當中,本來就是一級法人制,它的治理結構完全執行一級法人制的治理結構,分行大部分的時間去進行銀行的經營,管理方面,總行的各個職能部門,要從制度的角度、約束的角度,或者說整個機制方面,應該銜接得更緊密,這樣也能夠解決問題。所以,使分行完全經營的層面集中精力搞經營,上下的銜接靠我們的制度來完成。
網友:面對中外銀行的競爭焦點和外資銀行的優勢,中國銀行業準備花多長的時間來趕上外資銀行?是否需要幾個五年計劃?
李運霄:應該說中國銀行業和西方或者叫外資銀行的競爭已經開始了,在原來的市場競爭當中,由于我們WTO還沒有最后邁入,所以在國內的競爭當中,應該說潛在的競爭是已經開始了,但不是特別明顯。隨著WTO的臨近或者進入,外資銀行的大部分涌入,會給我們的市場帶來比較激烈的競爭情況。從時間上來說,我覺得,從總的全國銀行對外競爭的時間的規劃,這是一個客觀的實際。那么究竟我們的競爭計劃實施幾年?我倒覺得,這個時間不是用我們的想象就能完成的。我們華夏銀行這樣一個股份制的商業銀行,在原來走過的路程當中,基本嘗試了按照國際化慣例經營的模式,從人才的末位淘汰,到競聘上崗,從機制和銀行業的競爭,我們已經對它有所嘗試。我們的時間應該說,三年到五年之內,我們完全可以有能力,完全有信心和外資銀行進行不同角度的競爭。
新浪網全程網上直播第二屆中國金融展論壇專題演講二(二)
新浪網全程網上直播第二屆中國金融展論壇專題演講二(三)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