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存貸業務外,銀行還能靠什么賺錢?
讓我們來看看美國花旗銀行的生財之道:存貸業務帶來的利潤占總利潤的20%,承兌、資信調查、企業信用等級評估、資產評估業務、個人財務顧問業務、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期貨、外匯期權等中間業務卻為其帶來了80%的利潤。
我國銀行業情況又是如何呢?據了解,在我國四大銀行中,中間業務占全部收益比重分別為:中國銀行約17%,中國建設銀行約8%,中國工商銀行約5%,中國農業銀行不足4%,四大銀行平均僅8.5%左右。由此可見,中外銀行中間業務的差距之大。
外資銀行進入
的“切入點”目前,隨著我國即將加入WTO,大批外資銀行將不可避免地涌入我國金融市場,一些專家認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之初,由于網點、人才等因素限制,外資銀行的存貸業務將不會有很大發展,會把中間業務的發展作為進軍我國金融界的“切入點”,逐步擴大他們的經營范圍和業務品種。外資擁有的經營中間業務的強大優勢,將給我國銀行業帶來強烈的沖擊。
在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得相當成熟。美國、日本、英國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狀況卻不盡如人意。據了解,建設銀行今年上半年中間業務凈收入在營業收支凈額中占比6.4%,雖然與其去年同期相比提高近一倍,但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差距很大。更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起步較晚,在產品品種上僅僅限于結算、代理收費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技術含量高的資信調查、資產評估、個人理財、期貨期權以及衍生工具類在我國才剛剛起步,有的基本沒有開展。目前,雖然我國各商業銀行開展了約260余個品種的中間業務,但是其中有相當的部分是不收費的。如郵寄對帳單、代發工資、銀證轉帳、招行一卡通業務都是不收費的。
是什么在捆
住銀行手腳為何國外如此看重的中間業務在我國卻舉步維艱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周惠教授認為,原因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首先,國內商業銀行在經營觀念上存在偏差,沒有對商業銀行業務進行準確定位。我國銀行由于受傳統銀行經營理論影響較深,普遍只重視開拓存貸業務,而沒有從經營戰略上把中間業務作為支柱進行發展。
其次,國內高素質從業人員不多。這已成為我國銀行業不能開展技術含量高的品種業務的“瓶頸”。比如理財顧問,就要求對銀行、保險、證券、房地產、外匯、國內外經濟形勢都有較全面的掌握,而這方面的人才在我國金融界非常稀缺。
第三、收費標準不統一,業務競爭不規范。由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近期才制訂實施,而在此之前,人民銀行及有關部門未對中間業務收費標準進行系統、明確的規范,對中間業務的收費行為缺乏統一的剛性約束。
第四、由于不少商業銀行在某種程度上將中間業務作為爭奪銀行存款份額的手段,致使銀行在中間業務中出現隨意確定收費標準、少收費、無償服務甚至墊付資金的惡性競爭局面,使得廣大客戶對銀行收取手續費缺乏認識,不能接受中間業務收費的觀念。
銀行業的巨
大獲利空間與許多持悲觀論調觀點的專家截然不同,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陳炳才認為,巨大的差距也就意味著巨大的獲利與發展空間,充分利用入世前的時間及入世后5年的緩沖期,我國銀行中間業務的質量和效益都將得到很大的提高。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借鑒,國內銀行完全有能力迅速地發展起更符合中國特色的銀行中間業務來。
據中國工商銀行楊百寧處長介紹,工行已經開展了理財咨詢服務,個人理財業務已經在162個城市行的686個網點開辦,個人理財中心已達400個,計劃發展到1000個,并在經過重點培訓選拔的基礎上,選配1萬名高素質的個人理財客戶經理,向社會推出個性化、專家型的個人理財服務。該行還將在全行挑選200萬個重點客戶實行分類營銷和差別服務。
建設銀行正在加大力度改進中間業務收入結構,傳統的結算類和代理手續費等業務收入占全部手續費收入的比重由60%左右下降到38%,委托貸款、銀行卡、結售匯、咨詢類業務收入占比有一定提高,特別是代理保險、金融衍生工具等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金融創新產品所形成的收入增長很快。招商銀行則極積利用電腦網絡開拓中間業務新領域,如網上自助貸款、網上異地匯款等金融服務的收費業務。
針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急需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提醒各銀行,應廣泛地了解社會對中間業務的需求,要進行調查了解中間業務品種所依托的消費群,并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業務。銀行在對中間業務進行收費時一定要合理,沒有合理收費,就難以建立銀行和社會的合作關系。作者:陳小瑜陳航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