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三年改革和脫困的成果已明顯顯現,但是指望三年完全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13日在廣州舉行的“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專題報告會”上,國家經貿委企業改革司司長邵寧提出,國企改革尚需在出資人到位、股權多元化途徑等方面取得進展。
邵寧說,國有企業脫困不是短期目標,其真正目的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目前國企3年改革脫困的成果已經顯現,近千家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退出市場,同時,在社會保障體系尚
不完善的前提下,解決了100萬—200萬人的就業問題。國有企業效益明顯回升:去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2392億元,比1997年增長1·35倍,今年上半年同比上升25%。
邵寧就當前“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和資產重組”這一熱點話題作了報告。
邵寧認為,目前國有企業內部資源配置與外部市場要求的差距還很大,計劃經濟的烙印已深入到企業產品結構、布局結構和組織結構。國資調整面臨的4類矛盾主要是:一是國有企業均是優質資產與不良資產的混合體,存在不良資產剝離問題,就像中石油這樣的優質企業,要“包裝”成境外投資公司認可的公司,也要進行脫胎換骨的重組,在上市前剝離了30%的資產與2/3的人員,更何況一般的企業;二是許多決策失誤,一投產就虧損的項目急需調整;三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業布局的先天缺陷,如許多鋼鐵、有色、軍工企業的布點與市場經濟不吻合,有些鋼廠就建在既沒資源又交通不便的地方;四是計劃體制下企業組織結構的缺陷,不少企業是單一產品生產型企業,生產系統大而全或小而全,市場應變能力差。
邵寧指出,由于當前國企的資產、人員流動性差,與國際規范的資產運營相比,國有資產重組很難單純在資產的層面操作,還需與產品重組相結合,其中市場導向是關鍵點。
訂財經短信新聞 國內外經濟動態了如指掌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