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明煒
從最近公布的上半年全國及地方外貿進出口情況看,形勢不容樂觀。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日前坦承,中國出口正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主要表現是:從總趨勢看,出口走勢前高后低,6月份出現了0.6%的負增長,對美、日、歐、港等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增幅全面回落。從地方看,全國各省市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差。全國出口的地區結構變化值得注意。
浙江一般貿易出口首次超過廣東
上半年浙江省外貿出口106.73億美元,同比增長21.8%,居全國沿海省市之首,比全國平均水高出13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首次超過廣東省,躍居全國第一;貿易順差60.14億美元,接近全國順差總額的3/4。上海市出口137.43億美元,同比增長16.9%,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廣東省出口受阻,增速明顯放緩,同比僅增長0.6%。深圳市6月份出口增長3%,扭轉了5月份出口負增長的不利局面。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曙光認為,在整個外貿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對外貿易的地區結構發生的變化值得注意。
而在分析浙江外貿出口取得如此好的成績的原因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對外經貿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于立新認為,應該說浙江整個經濟形勢都非常好,而不僅僅是進出口的問題,比如浙江的國內生產總值、就業形勢等在全國而言都是比較好的。
而浙江整個宏觀經濟形勢如此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浙江靠外向型經濟來拉動浙江整個經濟增長。今年浙江省外貿出口實現持續發展主要緣于一般貿易的大幅增長。該省產業、出口商品和外貿經營主體的構成均有利于擴大一般貿易出口。事實上,浙江省一般貿易的快速增長不但促進了全省國民經濟的發展,對國家貢獻也很大。去年浙江省GDP增長11%,全省國民經濟對外貿依存度達38%,出口依存度達26.5%,分別比上年提高9.9和6.9個百分點,外經貿的發展成為拉動全省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00年浙江省貿易順差110.5億美元,是全國總值的45.8%,全省凈結匯98.77億美元,同比增長57%,比重居全國第一。
廣東出口下滑有外因也有內因
而一直作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龍頭的廣東省,今年上半年的外貿形勢卻大不如往年。
上半年,廣東省出口同比僅增長0.6%,比全國出口平均水平低8.2個百分點。全省出口增長的僅有7個市,有13個市出現負增長;珠江三角洲出口大市增速放緩,粵東四個市繼續下滑。
于立新認為,廣東出口下滑也是有原因的。從外部講,全球經濟衰退導致沿海外貿出口的大幅下滑;從內部講,也與廣東省外貿結構不合理也有一定關系。
他具體分析說,眾所周知,廣東的加工貿易占整個外貿出口總額的比重比較大,而其傳統出口渠道是通過香港轉銷往歐美市場,而今年受美國經濟影響,廣東加工貿易受阻也是在所難免的。廣東近年來,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IT產業零部件的制造加工基地之一,而加工工業在產業鏈條中屬于中間環節,而銷售終端——歐美市場一萎縮,中間加工環節就必定受影響。
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依然落后
一直以來,外貿出口強勁的省市多是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的出口一直落后于東部。近兩年的情況雖有改觀,但難如人意。今年上半年仍然如此。
于立新分析,從數據來看,我國西部地區在對外貿易方面幾乎落后東部地區10年的時間。以1999年的統計數據為例:西北五省(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當年的外貿進出口總額為52.2億美元,僅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45%;其中這五省的當年出口為28億美元,只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43%,進口為24.2億美元,僅占全國進口總額的1.46%;五省實際利用外資只有86億美元,占全國利用外資的1.87%。
分析其主要原因,于立新認為有以下因素:
一是經濟運行的制度基礎和環境不如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等地,西部地區的非國有經濟所占的比重偏低,企業市場競爭力不高,從而其生產的產品與國際市場接軌還有相當大的難度。
二是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在指導思想上還有一些“誤區”。有相當多的西部地區重視產品貿易出口,也就是貨物貿易出口上,忽視服務貿易出口。其實西部地區在服務貿易出口方面如西部國際旅游資源的開發潛力是巨大的,蘊藏著外向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豐富資源,只是亟待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共同開發與發展。
如何扭轉出口不利局面?
對于這個問題,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曙光的看法是,考慮到去年的基數很高,出口退稅率已相當高,政策空間不大,出口信貸還可擴大,但無法普遍實行,面臨入世,出口補貼已不能再用,匯率又不宜貶值,全年出口的增長也許不會超過經濟增長率。不過,張曙光認為,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也許為我國的外貿出口提供了改善貿易狀況的一條途徑。
于立新同意張曙光的觀點,并就具體情況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第一,國家應從制度“瓶頸”入手,調整改變目前對出口不力、不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各種限制。比如,實行退稅制改革,建立“退稅滯納金懲罰制”,以加快對出口企業的退稅金的退稅力度;再如改善海關通關時效,建立即時通關制,為出口企業出口建立綠色快速通道。
第二,挖掘非國有經濟的潛力,尤其是中小企業具有高新技術或有特色產品的新的出口經濟增長點。在放開出口經營權,政府應在提供市場信息支持服務、政策性金融方面要有向中小企業傾斜。
第三,挖掘機電產品的出口潛力。開拓周邊國家機電產品市場,國家應放寬對邊貿的限制,出臺新的鼓勵邊貿發展的政策。
第四,挖掘服務貿易出口潛力,樹立服務貿易出口創匯優先于貨物貿易出口的理念,在資金、信息、營銷等方面給予這類出口企業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