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國內期貨評論 > 國儲銅價之爭 > 正文
 

一樣的逼空 不一樣的預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7日 14:22 財經時報

  □ 本報記者 李文科

  其實,早在1997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就曾出現過多逼空的一幕。當時的空頭頭寸大多在中國人手中,“株冶”事件最后造成近15億元人民幣巨虧。

  “株冶”事件發生正值中國剛剛介入國際期貨市場的起步階段,國際基金打出一個“
多逼空”的漂亮仗,給了中國一個下馬威。

  株洲冶煉廠,也就是如今的株洲冶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鉛鋅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

  1997年,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已從事兩年交易的株冶工作人員,越權進行透支交易,在LME大量賣空鋅期貨合約,其頭寸遠超既定期貨交易方案,被國外金融機構盯住并發生逼倉。

  事情暴露時,其在LME市場已賣出45萬噸鋅,而當時株冶全年的總產量僅為30萬噸。

  事發后,1997年7月,國務院總理朱(钅+容)基專門召開辦公會議處理“株冶事件”,當時,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親自到工廠蹲點近一個月,一邊采取頭寸止損、追加保證金、合理調期等措施緊急處理頭寸,一邊通過各種渠道調集其他鋅廠的貨源、組織交割,力爭將損失降至最低。

  但終因拋售頭寸過大,最后只好以高價買入部分合約平倉履約。由于從1997年初開始的六七個月中,多頭推高倫敦鋅價,漲幅超過50%,這導致株冶最后集中性平倉的3天內虧損額達1.758億多美元,折合人民幣14.591億多元。

  看起來株冶事件與此次事件有很多相似性,都是被多頭逼倉,都可能因此面臨巨額的損失,但今天與株冶事件有本質區別。

  “株冶事件”發生時期的中國既非最大鋅消費國,也非最大的鋅生產國,這也決定當時在處理危機時,目標只能定位為“最大幅度的減少損失”。

  不過,今天的國儲局遠非昔日的株洲冶煉廠,國儲局這一特殊角色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必然會讓同樣的危機有不一樣的預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