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原油作為全球海洋運輸的主要能源,其價格直接決定著遠洋運輸成本。近期原油價格堅挺,導致美國、南美對東亞玉米出口遇阻,并使中國對東亞地區恢復玉米出口機遇顯現。
據報道,在玉米主產區美國、南美與主要銷區東亞之間,大小油輪的海洋運輸成本大幅提高。目前由美國至亞洲的每噸海運費用已經大幅上漲至60—70美元,而中國至韓國的每
噸海運費僅為15—18美元,國內至韓國的運輸甚至可以通過鐵路進行,顯著低于美國至韓國的海洋運輸成本。由此導致中國至韓國玉米到岸價顯著低于美國至韓國玉米到岸價。同樣阿根廷等玉米出口國至韓國的到岸價也顯著提高。運輸成本高低差別漸趨懸殊,導致中國玉米出口至東亞競爭能力顯著增強,出口份額也將得以恢復性擴增。據報道,近期韓國連續購買中國12月份、1月份船期玉米60萬噸,到岸價為每噸125-130美元,美國或南美玉米至韓國的到岸價則為每噸147美元。這對于國際玉米出口市場將產生重大作用和影響。
中美兩國玉米產量、庫存量、出口量橫向對比分析顯示,中國玉米出口規模依然具有較大拓展空間。美國玉米同時滿足出口需求和國內需求,中國玉米庫存量逐年縮減,出口量由去年創記錄的1639萬噸縮減至今年的400萬噸(預測值)。今年國內玉米豐收,玉米期末庫存量與期初庫存量的減幅縮減至1480萬噸。受不鼓勵玉米出口政策作用,玉米主要滿足國內需求,而出口依然處于次要地位。由此預示著,在滿足國內玉米需求消費的前提下,如果玉米出口政策出現積極松動,則中國玉米出口規模依然具有較大的拓展空間。如果將中國玉米出口量提高至本國庫存量(2895萬噸)的30%,則中國玉米出口量將拓展至869萬噸。在國內玉米供需缺口逐漸縮減背景下,上述玉米出口量也不會導致國內玉米供需關系失衡。對于中國玉米出口量顯著拓展的預期增強,意味著美國和南美玉米出口規模顯著縮減,由此對大連玉米走勢構成利多影響,并對美盤玉米走勢產生利空作用。(來源:壹食品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