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分析,2003/04年度我國進口大豆供給量預計達到1650萬噸,同比降低492萬噸,降幅為22.9%。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由大豆凈出口國轉變為大豆凈進口國以來,大豆進口數量第二次出現同比下降的局面。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監測處副處長曹智認為,2003/04年度大豆進口量出現降低主要在于上年度大豆結轉庫存數量過高。在2002/03年度我國大豆進口數量達到創記錄的2142
萬噸,較上年度的1039萬噸進口量增長106%,雖然近年來我國油用大豆需求總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但大豆進口物流中斷所造成的間歇性供應緊張使得市場并未認識到2002/03年度大豆進口量已經超過國內實際需求量。進入2003/04年度之后,轉基因政策對大豆進口的影響逐步降低,大豆進口環節的瓶頸開始緩解。在這種情況下,眾多大豆加工企業仍然按照各自的加工總量安排進口,從企業微觀角度來看,這種原料采購方式是合乎企業正常發展需要的,但在我國大豆加工行業設計加工能力遠遠超過實際需求能力的事實下,每個企業合理的、有序的進口行為終將給進口過量埋下隱患。由于2002/03年度結轉的大豆庫存均將在2003/04年度內消費,大豆供應數量過多的矛盾在該年度初期就體現為下游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因此降低進口量以維持油粕市場價格、保證大豆初榨利潤成為大豆加工企業必然的選擇。
此外,國際大豆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漲跌過程也導致我國大豆進口量降低。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在2004年2月至5月份出現了持續上漲。在國際市場價格長時間上漲過程中,大部分國內廠商簽訂的大豆進口合同均完成了確定價格的工作,導致后期進口大豆到港成本整體保持在較高價位,芝加哥大豆期價回落后,國內豆粕和豆油價格出現暴跌行情,面對居高不下的進口大豆到港成本,大豆加工企業承受了巨額虧損壓力。與此同時,國內養殖飼料需求也因為禽流感的滯后影響保持在較低水平,大豆加工廠豆粕庫存量開始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明顯刺激了進口大豆合同洗盤及違約數量的增加,該年度進口大豆數量隨之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