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商品在其市場上同時都會有眾多的因素通過影響其供需關系從而影響其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及其今后的行情走勢。在這眾多的因素中,有主要因素,有次要因素,我們如何抓住幾個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問題(KEY),以及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對我們的生產及銷售工作至關重要。
在目前豆粕市場上同樣有許多因素問題值得我們去關注,筆者認為抓住并正確看待以
下因素問題,也許對我們的生產及銷售工作將會有些許作用。
一、大豆產量問題。
美國農業部(USDA)10月公布的2004/05年度世界大豆產量為2.2894億噸,比上一年度的1.8955億噸增加3900多萬噸,增幅達到20%以上。期末庫存為5925萬噸,比上一年度的3859萬噸增加2000多萬噸,增幅為53%以上。其中最為我們關注的美國大豆產量預測值為8456萬噸,比上年度的6678萬噸增加1778萬噸,增幅達到26%以上;巴西為6020萬噸(早先市場預估值為6320萬公噸,美國農業部的預估值為6450萬公噸),比上年度的4920萬噸增加1100萬噸,增幅為22%以上;阿根廷為3900萬噸,比上年度的3200萬噸增加700萬噸,增幅為21%以上。這一系列的數據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2004/05年度的全球大豆產量太“龐大”了,用“洪水猛獸”中的“洪水”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對以上的數據,大豆產量的絕對值是我們時刻要勞記的,本年度的總需求也是我們要關注的數據,其實我們更應關注期末庫存,是期末庫存將影響我們今后的行情走勢。而且目前的大豆需求還沒有增加的趨勢,相應地USDA10月份還將需求比9月份下調了100多萬噸。
我們中國今年的大豆產量與國際產量一樣,也將創記錄地超過1800萬噸,比上一年增幅為17%。
另外,對于來年新豆的播種,根據目前的消息,巴西及阿根廷等國還是繼續擴大播種面積。
二、豆農“惜售”問題。
目前,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豆農“惜售”的消息不斷傳出。首先,我們得看為什么要“惜售”,一致的理由是:面對今年目前的價格,雖然比前些年的平均水平要好一些,但與去年的大豆這么高(CBOT1000點以上,國內大豆3500元/噸以上)的價格比較,難免會有無法接受當前價格的感覺,故紛紛“惜售”大豆,等待將來會有更好的價格。
截止10月15日,巴西豆農約只銷售了82%的陳豆,遠低于去年同期的96%。新豆僅提前銷售了10%也是遠遠落后于去年同期的42%。
對此問題,筆者作以下理解:1.該不該“惜售”?去年國內國際大豆如此高的價格,是有其內在原因的,大豆產量低,而期末更低,為近三十年來的低點,而全球的需求卻是非常地強勁。而今年這些內在原因都已不復存在,即使是全球大豆需求有所增加,但其數據與龐大的大豆產量增幅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惜售”帶來的后果。國內外豆農惜售,會不會解決大豆需求低彌及期末庫存大的問題,情況正好相反。由于“惜售”,對增加的庫存費用等成本及資金占壓不說,將大量的大豆庫存到后期來銷售,就象是給正常的河流攔了一條大壩,壩內的洪水越蓄越多,總有一天大壩會無法承受而“崩潰”。所以,惜售只能對眼前的銷售價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但長遠來看將有反作用。從以上分析來看,國內外的豆農不應該“惜售”,而應該開閘放水,及早分流“洪水”,才是正常的做法。
三、美國農業部(USDA)大豆補貼問題。
USDA的大豆補貼,分兩個部分,一是市場貸款補貼,二是貸款差額補貼(LDP)。這兩個補貼都只針對本國的豆農,使豆農得到穩定的種植大豆收入。補貼也是導致豆農惜售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結果是減少了現貨市場上大豆的可供銷售量,使目前的銷售價格得到支撐。另外是,由于美國國內的補貼政策使得本國大豆的出口競爭力提高,而留在國內的大豆量減少,對于消化全球龐大的大豆產量沒有非常明顯的好處。
四、國內大豆壓榨廠能問題。
根據目前對國內大豆壓榨廠商的廠能統計,到2005年國內年壓榨能力將達到7000萬噸,而據國家糧食局最近的消息,2004/05年度豆粕消費量將達到2100萬噸,且不說這個2100萬噸的預測量是否偏高,據此計算得出的平均開工率只有37%左右。是無豆可榨嗎?2004/05年度的大豆產量如此龐大,顯然不是。決定這7000萬噸廠能明年的開工率的是,明年國內的需求問題。這7000萬噸的廠能里頭,誰都不能說讓哪家壓榨廠商別打開機器,只要他們找得到合適的大豆來源加工又有利潤,或機器運轉比停機的損失更少,他們都會開動機器生產豆粕并加緊銷售。所以,明年的豆粕市場將是一個大大地供過于求的市場。
五、價格底部問題。
價格底部問題,豆粕的價格從年初走高的3700多元/噸,跌到目前的2500多元/噸,跌幅在到33%。據此有很多人就認為,已經是個“安全”的底部了,或者說根據技術分析來說,是個底部了,筆者認為我們都不應該想當然地認為是不是底部。就算是價格會上漲,如果是在整個下跌趨勢途中的上漲也只能算是反彈而已。在一般情況之下根據供給成本來算價格是一種方法,但在特殊情況之下,不全是這樣。在供給大大是超過需求的情況這下,決定價格的,將會是需求因素,或者說是需求因素的決定性超過供給因素。我們只能降低價格來有效地刺激需求,由于價格的降低,生產商的利潤降低,或轉為負值,一部分生產商將首先停機休息,減少市場供給。但2004/05年度的情況是,豆粕生產商能停機,可大豆的龐大庫存仍然存在于我們的眼前。所以,我們更多地還是關注04/05年度的整體需求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