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國內期貨評論 > 正文
 

全國棉花市場形勢分析(一)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8日 14:46 格林集團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簡稱“中棉所”)和全國優質棉基地科技服務項目組及中國棉花協會的調查顯示,今年我國棉花播種面積較去年擴大、單產提高、總產增加,新棉上市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20%。目前新棉市場表現為棉農惜售、收購加工企業不敢輕易入市收購、棉市交易十分清淡。中國棉花協會提醒棉農和涉棉企業,當前應認清市場形勢,確保棉花平穩購銷,共同實現棉花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多贏。

  記者從中棉所和全國優質棉基地科技服務項目組獲悉,2004年我國棉花預計總產593.8萬噸,比2003年486.0萬噸增107.8萬噸,增幅22.2%,但卻低于早期630萬噸的期望水平。

  今年1至9月,中棉所和全國優質棉基地科技服務項目組的170位專家對15個省市區150個定點基地縣5000戶定點農戶進行全程苗情監測,獲得大量一手信息。9月至10月上旬,項目組專家又對湘、鄂、皖、蘇、冀、魯、豫和新疆棉區進行了現場調查,走訪了定點樣本縣市50多個,訪問了100多位棉農,幾十家棉種繁殖基地與收購企業,聽取了業主的意見和建議,并就結果征求了政府有關部門意見。據項目組全程監測,2004年棉花總體形勢好于2003年,差于常年。專家們用“面積擴大、單產提高、總產增加”評價2004年全國棉花生產。項目組公布的中國棉花生長指數(CCGl)2004年年均為119,比2003年增19%,與實際情況相吻合。

  中棉所研究員、全國優質棉基地科技服務項目組首席專家毛樹春說,今年的棉花生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棉花播種面積擴大。2004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達到8626.0萬畝(中棉所修正數),比2003年增加961萬畝,增幅12.5%。

  二是棉花生產開局良好,前中期呈早發豐產的勢頭強勁,中后期單產提高的勢頭被嚴重削減,單產低于預期。今年我國棉花播種出苗期棉區普遍氣溫高,降水偏少,棉花早發。7-8月,全國主要棉區光照不足,雨日數多,雨量偏大,營養生長偏旺,光合產物分配不盡合理,造成2004年棉花鈴重偏輕,衣分率偏低。8月之后多數產區棉花因病蟲害大面積早衰,全國早衰面積達到4000萬畝,包括長江中游、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和北疆,嚴重地區9月已葉片脫落成光稈,時間提早了30天。而長江下游豐產勢頭強勁,增產幅度大,高產面積大。預計今年我國棉花平均單產為68.8千克/畝,低于前3年平均71.8千克/畝的水平,比2003年63.4千克/畝增5.4千克/畝,增幅達8.5%。

  三是總產增加,2004年總產達到593.8萬噸,比2003年486.0萬噸增107.8萬噸,增幅為22.2%,但低于早期630萬噸的期望水平。

  四是棉花早熟性好,纖維色澤潔白,霜前優質棉比例增加10個百分點。

  從以上四方面總體評價,2004年棉花總產增加,早熟性好,這將大大緩解棉花資源的短缺,滿足“高等級”棉的需要,對我國紡織企業提高紡織品后配額時代市場競爭力產生積極的影響。

  然而,來自全國各棉區的情況顯示,雖然今年棉花豐收,但棉花市場卻出現了棉農惜售、收購加工企業吸取去年教訓,不敢輕易入市收購而等待觀望的狀況。新的“賣棉難”、“打白條”和“棉賤傷農”等風險已經顯現。

  今年我國新棉市場很清淡,收購開始時間推后,收購數量極為有限,旺季不旺,收購熱潮遲遲未到。個別主要產區10月中旬才開秤,交售零散,歷史罕見,當前一些產區收購已經停止,全國收購熱潮遲遲不能到來。目前全國籽棉收購量占總量不足20%。

  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經歷了棉價的大起大落后,今年開秤后的收購價格比上年度平均收購價格下跌20%-30%,接近去年同期棉價暴漲前的水平。據中棉所和全國優質棉基地科技服務項目組調查,今年新棉收購開秤價4.4-4.6元/千克,同比2003年的5.4-6.0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下跌18%-20%。8月下旬至9月初短時走高,達到5.0-5.2元/千克,山東市場達到5.4-5.6元/千克。10月中旬以來繼續走低,當前價格回落到4.4-4.6元/千克。按衣分36%,籽棉價1300元/噸計算,相當于皮棉9911-10467元/噸。這一價格低于Cotlook A指數10月4-8日周均價53.5美分/磅(相當于11342元/噸)、10月11-15日周均價52.62美分/磅(相當于11155元/噸)、10月18日CotlookA指數52.45美分/磅(相當于11119元/噸)。10月19日,河北棉花加工企業收購價降到3.90元/千克,按衣分36%,籽棉價1300元/噸計算,相當于皮棉8728元/噸。市場價與棉農期望價5.4-5.6元/千克的差距越來越大,交售與收購都在觀望。

  在新棉收購價格大幅下降的同時,棉區糧食價格和肥料價格卻在上漲。據調查,長江中游中稻收購價從2003年的1.0元/千克左右漲到了目前的1.6元/千克,漲幅達50%。黃河流域小麥收購價從2003年的1.06元/千克漲到了1.56-1.60元/千克,漲幅達40%-50%;玉米收購價從2003年的0.96-1.0元/千克漲到了1.16-1.2元/千克,漲幅達20%左右。與此同時,各種肥料的價格也大幅上漲。尿素價格從2003年的1200-1300元/噸漲到了今年的1500-1800元/噸,旺季最高達到2000元/噸,最高漲幅達到50%以上。地膜從2003年的8000元/噸漲到今年的1.2萬元/噸,旺季漲幅也達到了50%。

  中棉所和全國優質棉基地科技服務項目組的專家用“三個鮮明的反差”來概括這兩年國內棉花生產和市場情況:一是今年棉花早熟豐產與去年晚熟減產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二是今年棉花市場的冷淡、低價與去年的熱銷、高價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三是新棉價格大幅度下降與糧食、化肥價格普遍上漲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專家分析認為,造成今年棉花價格下跌、棉花市場交易清淡的主要原因:一是資金短缺困繞整個棉花產業鏈條。二是糧棉比價不合理,棉農惜售。三是棉花收購企業對后市無法預期而慎收。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改變,將再一次導致“棉賤傷農”,其最終的結果是加劇我國棉花資源短缺矛盾,使整個棉花產業鏈受損。

  中國棉花協會提醒棉農和涉棉企業,今年棉花增產已成定局,盡管增產部分不足以彌補國內缺口,但全球棉花資源充裕,棉價走低是正常的。目前棉花收購價格大體在550-600元/擔,在此價位上,棉農能夠保本有利,收購加工企業快購快銷也有利可圖,紡織企業可以接受,國內與國際棉花的價差也保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過低地壓價或過高地抬價,都不利于產業各方利益,不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希望棉農和涉棉企業認清市場形勢,共同確保棉花平穩購銷,這是順利實現棉花產業鏈各個環節多贏的最佳途徑。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超俱樂部醞釀大變革
中國國際通訊技術展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南方周末內地創富榜
2004珠海國際航空展
鳳凰衛視中華環姐大賽
高峰那英情感風波
狼的誘惑-終結版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