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冊新浪免費郵箱,激活1G空間
中國石油采購重蹈大豆覆轍? 專家指:政府需要戰術思考
某中國石油巨頭海外公司經理曾透露過一個數字:中國國內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約50%。其中,比同樣是石油進口國的日本高出60%,更是新加坡航油價格的兩倍多。原因何在?從國內看,是由于中國航油行業的壟斷供應所致;從國際環境看,中國長期以來就缺少石油儲備的戰術性考慮
“本輪石油期貨行情的運作,其中有沒有美國利益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絕不會在這個價位上購買石油,無論其石油儲備量如何減少。”一位期貨界人士對《財經時報》說。
反觀中國行動,無論學者、專家還是政府機構,忽然提出抓緊增加石油儲備,這無疑是一種錯誤的戰術。“這幾乎已成慣例,即國際市場什么商品價格上漲,我們就大量買什么商品。”學者王建(化名)對此批評指出。
期貨業專家同時提醒,中國的石油采購,不要重蹈2003年高價采購大豆之覆轍。
曾經的“大豆悲劇”
“目前的石油期貨行情,就是2003年大豆期貨行情的翻版。而中國企業從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高價采購大豆的后遺癥延續至今。”一期貨界人士介紹說。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一直是全球大豆市場的定價中心,中國國內的大豆壓榨企業在采購國外大豆時,也普遍以CBOT的黃豆期貨價格作為參考價。自2003年至今,美國政府和一些跨國公司就利用CBOT近乎完美地上演了一幕“操控大戲”。
據期貨界介紹,他們主導期貨行情漲跌的主要手段,是包括美國政府機構在內,所公布的所謂的分析報告和數據統計。如2003年初,美國就有報告稱,中國豆粕需求增長40%,豆油需求增長60%,大豆需求增長25%。言外之意,中國缺少大豆。
就在中國即將開始采購之際,美國農業協會又提供“有傾向”的預測報告。比如在其本國大豆收割月份之前,提供產量減少、需求增加等“利多”信息,導致CBOT期貨價格大漲。結果,2003年中國企業“高價搶購”了高達2074萬噸的進口大豆,比2002年增長了80%多。
凸顯戰術思維缺位
面對連創新高的國際油價市場,“十一”長假后,國家發改委居然宣布將增加4個石油儲備基地,并公布了相關的地點和計劃。
對此,國內期貨界的反應是:期貨市場炒作的就是信息,中國作為石油購買大國,這一消息對目前瘋狂的上漲行情無異于火上澆油;中國如果因為擔心油價繼續上漲,而此時大量采購石油現貨,那無異于主動扮演受害者角色。
某中國石油巨頭海外公司經理曾透露過一個數字:中國國內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約50%。其中,比同樣是石油進口國的日本高出60%,更是新加坡航油價格的兩倍多。
原因何在?“從國內看,是由于中國航油行業的壟斷供應所致;從國際環境看,中國長期以來就缺少石油儲備的戰術性考慮。”王建指出,既然是戰略儲備,采購方式當然就應該是常規的,而不能是應急性的。“買漲不買跌”顯然不是明智的戰術舉措。
落后的采購模式
中國買家正成為國際市場上一道“顯眼”的風景。中國買什么、買多少、什么時間買等商業機密,好像全世界都知道。
“零星、短期的采購方式,談何保密。”某石油公司人士介紹說,在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石油采購一般采用遠期供貨合同,即固定客戶、固定數量以及相對穩定的價格;而中國作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一個后來者,目前還是出于尋找供貨伙伴時期,采購合同基本是在半年之內的短期合同。于是,每一次購買行為,就意味著一次“大范圍的國際詢價”。客觀上,給國際市場充分傳達了“狼來了”的信息,被動局面可想而知。
“在國際市場上,石油、大豆等戰略性物資的商品屬性逐漸淡化,而其政治屬性日益突出”,武漢中期研究部經理金國強進一步解釋說,政治屬性的增強,不僅體現在市場波動備受政局、外交等非市場化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大,同時也要求政府從國際市場角度給予“有效調控”。美國政府通過其相關機構的信息公布,就是成功經驗。
至于有人對美國政府及協會所公布信息的可信度提出質疑,也許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國際市場上首先是智慧的較量(政府之間、企業之間),其次才是道德的評判。(來源:財經時報/楊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