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局與國際炒家對決銅市:蒼蠅盯上有縫的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13:49 中國經濟時報 | |||||||||
財經述評 沈良慶 最近,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以“緩解當前國內銅供應緊張狀況,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為由,連續四次以拍賣方式向市場拋售銅。國儲拋售庫存銅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符合該局在國內市場的角色定位。國家發改委透露,此次壓低銅價是“國家行為”,表示政府將不斷加大干預力度。幸而對手是外國民間資本,否則,劉其兵的失手還要引發一場衛國商戰
據《南方周末》(11月24日)經濟版長篇報道《國儲局VS國際炒家:對決銅期市》披露:“北京的拍賣意在壓低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銅價,如果銅價維持高位或繼續上揚,意味著國儲局將面臨數億美元的損失。”此前,中國國家物資儲備調劑中心惟一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擁有下單資格的交易員劉其兵對國際市場銅價看跌,打算利用賣出日與交割日的差價猛賺一筆,在LME下了賣出15-20萬噸期銅空頭單。索羅斯、巴菲特等國際炒家立即盯上劉其兵的空單,不斷拋出買單將銅價推高。據說,交割日(12月21日)前銅價可能被多頭炒到每噸5000-6000美元區間,國儲中心損失將高達2億美元以上。 事件背后隱藏著普遍性規則的沖突 劉其兵是誰?劉其兵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代表誰。要認識他背后的那個龐然大物,必須透視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和路徑。 在“接近均衡”的市場經濟體中,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政府和市場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政府在憲法框架內通過公共選擇程序為個人和社會提供包括安全和保護、產權界定和執行、司法救濟在內的公共產品,用索羅斯的話說,就是“保障普遍性原則”。市場則通過競爭機制配置資源、提供私人產品。市場參與者作為法律地位平等的交易主體,利用分立的財產和分散的信息追逐利益最大化,既不能單方面制定交易規則,也不能在發生糾紛時充當裁判。在“靜態非均衡”的計劃經濟體中,凱撒就是上帝,全能政府包打天下,不存在政府和市場的不同角色問題。改革的目標是重建市場和使產權明晰,解決政府和市場的角色定位問題,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這個重建過程不同于歷史上進化生成的市場秩序和產權關系,難免帶有人為建構色彩,思維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反射性更強,“路徑依賴”問題更加突出。中國自上而下的市場化改革,由于忽視非經濟因素、缺乏公共選擇和憲政思考,產生了特殊的路徑依賴。借用薩克斯、胡永泰、楊小凱的話,就是選擇了一條漸進主義的國家機會主義路線,改革被既得利益集團劫持,逐漸演變為權力市場化和權貴私有化,造成政府和市場的嚴重扭曲。 市場是超道德的,但市場賴以建立的普遍性原則必須是道德的。政府行為市場化造成顯性腐敗和職能弱化,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產品。缺乏普遍性原則使市場和市場主體形成差序格局。建立在差序格局基礎上的交易,使市場經濟中有效配置資源的金融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等交易工具,扭曲為官家通吃的腐敗工具。政府壟斷資本、帶有原罪的官僚資本和民間資本在扭曲的市場上進行著不規范、不對稱的競爭,徒然肥了一批政府壟斷和官僚資本,使半開放的市場經濟體陷入“動態非均衡”困境。 國儲局是漸進改革的畸形產兒,政府職能和市場職能糾纏不清。其在計劃經濟時代是負責戰略物資和大宗商品儲備與管理的政府部門,市場化改革后,成為國家發改委內設機構,下屬國儲中心又是發改委直屬事業單位。據報道,其“力圖改進自己的職能”,扮演調節大宗商品價格、確保長期供求穩定的角色。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使之能夠代表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擁有干預市場的權力和道德優越性。此類妾身不分明的、亦官亦商的的龐然大物,說其是壟斷權力對市場的設租或者市場對壟斷權力的贖買都可以。 到底誰VS誰? 這似乎是禿子頭上的虱子,其實不然。要揭示隱藏在事件背后的規則沖突,僅僅看到國際炒家和劉其兵的身段是不夠的,必須看到這場對決是在兩個適用不同規則的市場進行的。對于劉其兵來講,LME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非常規延伸,他在這兩個被人為阻隔、割裂的市場上同時打兩場不對稱戰爭,演繹其光榮、夢想與毀滅。索羅斯等國際炒家之所以拼命盯住這位“位低權重”的交易員偶然瘋狂拋出的巨額空單,也是看準了中國市場的結構性扭曲以及上海期貨交易所和LME之間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巨大利潤空間。 據報道,劉其兵與“西方那些擾亂市場的流氓交易員”不同,他彬彬有禮。LME是個超道德的投機場所,愿賭服輸,何來擾亂市場的流氓交易員?他氣定神閑,非因輸贏跟個人關系不大、實在不濟還可以逃離LME。他根本想不到自己會輸。怎么會輸呢?就算那些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國內交易對手譏諷他“外戰外行,內戰內行”,也不會輸。他在過去兩年一直利用LME和上海這兩個被人為阻隔、割裂的市場銅價倒掛跨市場負套利,穩穩當當地在LME賣出銅,在上海買進銅。這種“外盤拋空、內盤做多”的市場操作,即便在銅價單邊走牛之下形成LME空頭頭寸虧損、上海多頭頭寸盈利的局面,只要謹慎從事,就可以墻外損失墻內補,穩賺不賠。沖不出去的國內民間資本只能在這個不對稱的市場上挨宰,沖不進來的國際炒家只有通過這位“絞肉機先生”才能分一杯羹。這架彬彬有禮的絞肉機,力量來源不是靈敏嗅覺、超人智慧,甚至不是強大的經濟實力,而是權力和道德優勢。打著“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招牌的政府壟斷官僚資本可以在國內市場上暢通無阻,既能參與制定市場規則,又能當裁判、吹黑哨。問題出在利令智昏。國內牽頭肥牛、倫敦再撞上一頭大肥熊該多美? 因為不習慣普遍性原則,以為在LME也能吃霸王餐,劉其兵拍屁股走人,國儲局則以不承認這筆交易逼對方有話好商量,同時大量拋售現貨打壓銅價。不清楚量中華之物力能否使國際炒家的逼空圖謀成為泡影,畢竟銅儲備不像外匯那樣豐富、方便劃撥。據說,國儲局干預市場最終可能使損失加大到10億美元,并使國內市場銅供應中斷。 媒體都在關注誰是最后的贏家。我覺得學習普遍性原則比輸贏更重要。只有擺正國家與市場、公權力與私權利、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的關系,不把競爭對手妖魔化,也不把某些市場主體道德化,才能在“接近均衡”的市場上公平交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