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內盤資訊 > 貴金屬市場 > 正文
 

回購無門:國內黃金循環交易系統的雙重斷裂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6日 08:27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見習記者 李琦 發自上海

  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和工行合作推出“金行家”,借助工行的通道,交易所黃金開始向個人開放,個人炒金市場日漸升溫,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的培育由此進入了新的一頁。

  但是,在流通鏈條當中,還存在著實金無法再入庫上市交易的問題。為此,以黃金回
購而知名的上海仟家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牟仕萍以個人名義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黃金回購在整個黃金產業鏈中有何作用?

  牟仕萍:眾所周知,黃金是不可再生資源,從黃金開采到應用整個產業鏈來看,黃金到市民手中就中斷了。因此,把這個斷掉的鏈條合攏對整個黃金資源再生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黃金市場的進一步成熟。

  根據198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施行細則》,金銀的收購統一由央行辦理,個人出售金銀,也必須賣給央行。但從2004年1月1日起,央行不再提供黃金收購指導價,現在央行網點也不再回收金銀了。央行停收黃金后,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有黃金變現要求的市民找不到回收渠道,到目前為止,市民的藏金要想變現,的確出現了體制與市場的雙重空當。

  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僅次于印度和美國的第三大黃金消費國,無論黃金投資需求還是黃金消費需求都是很龐大的。但黃金資源是極其稀缺的,由于長期的粗放型開采,金礦存在損耗大、成本高的現象,金礦企業入不敷出,很容易步入行業萎縮的尷尬。一方面,黃金資源有限;另一方面,黃金在民間被大量閑置。所以將黃金從表面意義上的地下開采的競爭到重現地面回購的循環而努力是非常有價值的。

  《第一財經日報》:國內黃金回購市場的現狀如何?

  牟仕萍:建國以來,國家一直對黃金行業實行管制,因此在黃金相關行業中只有兩類企業存在:一類是黃金生產企業,即金礦企業和冶煉廠,這些企業都是國有大型企業;另一類企業就是用金單位,主要是各大首飾公司,這些企業主要是通過對黃金的加工來增加黃金附加值而獲得利潤,因此對于這些企業來說生產工藝可能就是其核心優勢所在。

  然而黃金的回收以及黃金投資業務則是一個全新的市場,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以及民間投資的需求,這個新興的市場將蘊藏巨大的潛力和商機,但是現有的黃金行業的兩大巨頭——金礦企業和首飾公司由于擁有自身的核心業務,因此不會對新進入新興市場的企業形成巨大的威脅和激烈競爭,這就為仟家信等公司順利進入該新興市場并迅速占領該市場提供了可能。

  剛剛推出的“金行家”規定,投資者若選擇提取實物黃金,提出的實金無法再入庫上市交易。因此,不能完全回購仍然是目前實物黃金交易難以全面發展的瓶頸,不少投資者認為如果不能夠回購,實金交易風險將會很大。雖然目前多家銀行與各大金商都已經推出了相關的黃金業務,但是仍然沒有解決回購不完全的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國外黃金回購狀況與國內有何差異?

  牟仕萍:國外的金條回購都是一些金商在回收。還有,國外是不回收黃金首飾的,因為國外的黃金首飾通常都是在22K的,通常只有中國與印度使用千足金來制作黃金首飾。

  《第一財經日報》:如何看待國內黃金市場?對國內黃金市場的發展有何建議?

  牟仕萍:我國1985年開放了黃金首飾市場。首飾市場一直銷售旺盛并健康地成長著。由于過去長時間的統購統配,盡管黃金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黃金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但計劃經濟下的痕跡還需要不斷抹去。

  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于2001年,從黃金投資的角度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要進一步發展還應建立黃金交易結算所、黃金經紀公司,培育黃金市場的參與主體。同時應該加強國內黃金市場的監管和自律機制,將政府監管、行業協會的自律約束機制和交易所的自律管理機制相結合。加快制定新的金銀管理條例,加快中國黃金市場法律體系的建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黃金交易法》,并逐步放松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

  我十分看好目前中國的黃金市場前景,同時希望我國的黃金投資品種能夠有所增加。廣義的黃金市場包括黃金商品市場和黃金信貸市場,黃金商品市場又包括貴金屬交易市場、金首飾交易市場、黃金租賃市場。黃金商品交易工具中還應該有期貨、期權、掉期、預售等品種的推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