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內盤資訊 > 正文
 

完善發展中國價格確保能源安全 擺脫打工宿命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5日 10:57 第一財經日報

  唐鶴群

  對于能源安全,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不僅是能源供應是否穩定的問題,而且應該涵蓋能否控制能源價格問題,即一國在可接受的價格水平上是否能獲得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的能源供應量,這才是全面衡量能源安全的指標。

  能源期貨與能源安全

  目前中國在國際能源、原材料市場巨大的采購份額與其對市場定價的微弱影響力嚴重不對稱,基本上是被動地接受價格,從而承擔了高昂的成本。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中國在金融領域的滯后,更具體地說是期貨發展的滯后,使中國企業既缺乏能力和經驗去參與國際期貨市場定價活動,也無法在國內獲得一個可以分散進口價格風險和形成“中國基準價”的平臺。

  “中航油事件”實質上隱含著一個悖論:一方面國家出于防范期貨市場投機炒作風險,維護國內能源市場安全的初衷,對引入能源期貨保持過于謹慎和克制的態度;另一方面缺乏期貨保值渠道的石油現貨商在經營中面臨很大的風險,傾向于通過種種渠道參與國外期貨和其他衍生金融市場,但是由于不熟悉游戲規則和缺乏來自國內的有力監管,結果容易因利益沖動脫離現貨背景去從事純粹投機操作,一不小心就折戟沉沙,不僅造成中國資產流失到國外,而且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帶來威脅,F在國內已經有了期銅(資訊 論壇)、期鋁(資訊 論壇)、天膠(資訊 論壇)期貨,在原材料領域有了一定的發言權,但是能源期貨領域則仍然非常蒼白,因此推進能源期貨的發展顯得非常緊迫。在中國已經推出燃料油(資訊 論壇)期貨的基礎上,可以考慮推出柴油期貨和汽油期貨。

  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

  北大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教授在2005年中國期貨市場高層論壇上提供的一組數字表明:目前,中國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實體性的經濟生產份額占世界實體經濟生產份額的物質產品份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2004年,中國GDP大約相當于1.38萬億美元,世界的GDP是36萬億美元,中國生產的產品價值份額只占世界價值份額的3.8%。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促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數字背后的原因。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產業構成中信息產業和金融業的比重太小。這些產業的特征是其產品(服務)不以成本定價,附加值往往很高,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正是憑借發達的信息產業和金融產業優勢,以較少的實體經濟產出取得了很大份額的經濟價值。以前中國為了給經濟發展打下基礎,不得不接受這種高產出低價值的局面,但是隨著中國逐漸進入“重化工”階段并日益成為世界制造業基地,經濟發展的成本會越來越高,而收益率會越來越低。中國如果不進行產業結構升級,不加快信息和金融產業的發展,將可能會被西方國家鎖定在“重化工”階段上,成為一個為全球“打工”的國家。因此,中國的金融市場必須加快發展,這是中國經濟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而在“重化工”階段,我們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控制能源、原材料領域的成本和風險,所以,推出柴油期貨、汽油期貨都是緊迫而且重大的的問題。

  上海燃料油期貨表現理性

  上海期貨交易所燃料油期貨上市以后表現理性,從2004年下半年的價格運行圖上看,燃料油期貨的價格線更像是美國西得克薩斯(WTI)原油的一條移動平均線。而且更為各方稱道的是,2004年10月上旬的見頂反轉比后來原油的反轉提前了約兩周時間,充分反映了投資者在原油脫離基本面上漲的背景下不盲目追漲的理性預期。

  燃料油期貨市場的理性表現說明投資者已經對期貨的功能和風險特征形成越來越全面的認識,為推出柴油期貨和汽油期貨作了很好的鋪墊。另一方面,相對于燃料油而言,柴油和汽油的消費量更大,牽涉面更廣,具有更好的現貨市場基礎。而柴油、汽油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性也更需要利用期貨市場來分散風險和改進其流通體制。

  目前國內柴油、汽油等成品油的進口和批發還處于壟斷狀態下,導致供給不是隨國內的實際需求調整,而是隨人為確定的壟斷高價調整,出現進口“買漲不買跌”和“油荒”與柴油、汽油出口增加并存的荒謬現象。對于這些情況,柴油期貨和汽油期貨引導現貨市場實現的集中、規范交易將極大地改進其流通體制,更利于國家的石油供應安全,也更利于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在燃料油期貨的基礎上推出柴油期貨和汽油期貨是大勢所趨。

  (本文不代表本報觀點,作者任職于廣州市華泰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期貨部)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團團圓圓
正月十五鬧元宵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