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供需雪上加霜 伊朗問題油市難以承受之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9日 09:54 證券時報 | |||||||||
西南期貨研究部 盧林 推動近期國際油價上漲的導火線是地緣政治危機:伊朗核問題和尼日利亞武裝襲擊。伊朗威脅要重新開始核應用研究,與西方的關系愈發惡化。尼日利亞的尼日爾三角洲解放運動對尼日利亞石油生產設施發動了新一輪襲擊,上周還綁架了殼牌公司的四名員工。
伊朗日出口原油240萬桶左右,而目前的全球剩余產能也不過200萬桶上下,一旦伊朗遭受制裁,已經緊張的國際原油供需狀況將雪上加霜。尼日利亞出產的是目前國際市場上最急需的輕質原油,尼日利亞局勢動蕩對國際油市的影響更為直接。 俄羅斯和中國與伊朗經濟聯系較為密切,美國和歐洲在如何對待伊朗的問題上也未必是鐵板一塊,因此各大國不會輕易擴大事態。對于伊朗來說,雖然俄羅斯和中國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還可以利用石油供需緊張的局勢增加討價還價的籌碼,但是伊朗不會不看到在冷戰結束后,沒有國家有能力和美國進行旗鼓相當的對抗,更沒有國家愿意為了伊朗進行這種對抗,薩達姆和卡扎菲天壤之別的命運就是非常好的前例。因此,只要伊朗是理智的,應不會一意孤行。現在各方更需要的是尋找一個體面的臺階下來。至于尼日利亞,武裝沖突從來就沒有平息過,但目前也不大可能演變成大規模內戰,很可能是波浪式的發展。 因此,從當前危機出發,油價未必會在這幾天漲過70美元。然而,我們認為,今年第一季度油價創新高的可能性很大,從根本上說,這是由今年的供需狀況決定的。 今年1月份以來,各國際機構都上調了2006年石油需求的預測。美國能源部預計,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增加160萬桶,國際能源署認為會增加180萬桶左右。美國能源部認為非歐佩克國家石油日供給量增長100萬桶,國際能源署則認為非歐佩克國家供給增長量會達到130萬桶。我們認為,上述預測,尤其是國際能源署的預測還是太樂觀了,今年非歐佩克國家要達到130萬桶的產量增幅非常困難。但無論分歧有多大,有些看法是共同的:2006年需求會反彈,主要是中美兩國的需求反彈;非歐佩克國家供給增長依然遲緩;歐佩克沒有削減產量的余地;今年石油供需狀況依然緊張。 這種供需狀況構成2006年一切油市突發事件的背景,在一個剩余產能不到200萬桶的世界里,任何突發事件都會被放大。一旦風起云涌,油價非常容易突破新高,而石油產區從來就不缺乏突發事件。 燃料油的供需狀況沒那么緊張。1月份新加坡預計到貨達280萬噸,黃埔到貨也達到150萬噸,必然會給現貨市場造成非常大的壓力。近期國內小煉油廠的需求有所回升,但價格一漲就會抑制需求。這就是為什么國內現貨和期貨價格滯后于國際原油價格的主要原因。目前新加坡價格高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交易商點價交易的推動,滬燃油又受到現貨價格很大的壓力,一旦原油價格停止上漲,國內外燃料油很可能立刻調頭向下。 不過,在原油價格總體走強的背景下,我們不能僅僅從燃料油供需出發來預測價格,燃料油供需疲軟只能推動其價格沿著原油價格運行的趨勢上下波動。即使從燃料油本身來說,2月份新加坡到貨不多也會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我們分析原油價格走勢的前提,是2006年全球經濟增長依然強勁。目前美國經濟雖然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但還處于較高的增長水平。歐元區和日本經濟正走出前期的低迷狀態。2006年的中國經濟形勢預計還會保持穩定增長。因此,從現在的情況看,上述前提還可以成立,工業品投資者應當以逢低買入為主。但一旦發生經濟突然下滑的情況,那么一切都需要重新評估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