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銅價搶白 國儲再創歷史新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4日 02:24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李俊 發自上海 上周五,國際期銅價格再度刷新了歷史紀錄。新的紀錄為每噸4105美元,而銅價從4000美元之上漲至4100美元以上僅用了兩天的時間。不管這種上漲是短暫的沖高,還是新一輪漲勢的開始,都似乎對決心要抑制銅價的國儲開了個玩笑。
近期,國儲高調介入,通過增加交易所庫存、大舉增持國內期銅空單、計劃在現貨市場銷售銅等措施,不斷向市場傳達其抑制銅價的決心。但是期銅市場(特別是國際市場)花了很短的時間來消化這些信息后風云再起。11月10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收盤后首次站上每噸4000美元,11月11日,期價則發力上攻至4100美元以上,當日盤中最高漲至每噸4105美元,收報于4102.5美元。 上周五,雖然上海期貨交易庫存繼前兩周大幅增加后,再度增加了8594噸,但是受國際銅價上漲的影響,上海期銅各合約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勢,期價紛紛突破了10月27日以來的整理平臺。 銅價的表現似乎不給國儲留一點“面子”。那是什么原因導致國際、國內銅價無視國儲的行為,大幅上漲呢? 從國際市場來看,上周四,智利政府銅業委員會稱,將智利2005年銅產量預估調降至537.2萬噸,原預期為550.4萬噸。這意味著智利今年銅產量將低于去年的541.3萬噸。這則消息無疑支持了銅市緊張的狀況,并堅定了多頭的信心。另外,美國最新公布的9月份貿易逆差達到了創紀錄的661億美元,令美元承受了重大壓力,市場預期美元短期可能出現回調,從而令銅價獲得另一個上漲的理由。 “在全球銅供需情況沒有發生根本改變,期銅市場處于牛市的時候,利多消息的影響遠遠大于利空消息的影響。”洛陽銅業張雪峰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而且在國外市場來看,國儲拋售銅對于銅價的抑制,是否能形成利空還不確定,有部分人士認為國儲沒有足夠的銅能抑制銅價。” 路透社援引Bache Financial分析師麥克米倫的話指出:“我們認為他們(國儲)的庫存壓根就沒有很多。”類似這樣的質疑,在國際市場中很流行。但是對于這種質疑,日前國儲物資調節中心負責人王會民接受國內某家媒體采訪時予以了回擊,他指出:“懷疑調控效果只是因為市場不知道我們將拋售多少噸銅。” 如果用市場中的一句老話來說:“價格反映一切信息”,不管國儲是否有足夠的銅,可以抑制高企的銅價,至少目前為止,市場的表現與國儲的意愿出現了一定的差異。 在國內,這種差異在現貨市場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上周四,上海現貨銅對當月期貨價格升水達每噸770元,如果以日均升水來看的話,達到了154元。這樣的日均升水是今年最高的。上周五,現貨銅價再度上漲,上海長江有色金屬市場現貨銅價報38700元/噸,創出歷史新高。 “國儲在11月9日宣布將于16日向現貨市場拋售2萬噸銅,而在16日之前,市場處于相對真空期,雖然有國儲將要拋售銅的預期,但是現貨緊張的情況真實存在,銅價在供需緊張的情況下依然保持漲勢。”上海東亞期貨信息部經理陸禎銘指出。 僅用短期的價格波動來衡量國儲行為的成敗是不合理的,畢竟國儲抑制銅價、緩解現貨緊張的措施顯然還沒有結束。但是,銅價在近期出現大幅波動是市場人士不愿意看到的。“因為這樣的波動對企業的傷害更為明顯。”張雪峰指出,“而且銅價大幅波動,也違背了國儲抑制銅價的初衷。”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