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因素與投機因素并存 國際油價是否存在泡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2日 08:08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薛彥平 紐約報道 最近一個時期國際油價漲勢兇猛,6月下旬以來,連續突破市場期待已久的每桶60美元價格,7月7日又一舉突破每桶62美元。國際油價在短期內的大幅上漲,也使油市是否存在“泡沫”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基本因素與投機并存 國際油價歷來受到基本供求關系和投機行為兩種不同因素的左右。6月以來國際油價的大幅波動,投機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因為“廉價石油”時代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石油作為基本經濟能源的時代遠未結束。因此,現在全球經濟面臨的不是“石油短缺”,而是“廉價石油”短缺。 在各種“供應短缺”理論的背后是石油開發的高昂成本。美國陸上石油開采成本在過去15個月大幅增加,每口油井投資從80萬美元猛增到150萬美元,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主要產油國的開采成本也大幅上漲。此外,國際油市一向看好的“輕質油”,由于開采量有限,更是“洛陽紙貴”。 目前確實存在供求矛盾,但從全球看,石油儲備仍是充足的,主要消費國美國的能源儲備也達到若干年來最高水平。因此,如果沒有重要的國際事件影響,基本供求關系尚比較穩定。此外,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減緩也削弱了石油消費需求。 6月以來的油價上漲很大程度上是投機因素推動,這個判斷不是“空穴來風”。從紐約商品交易所看,主要有兩種力量從事石油期貨交易:第一,石油和石油產品用戶,第二,對沖基金和投資銀行,前者交易目的主要是為了使用,后者交易目的則是為了獲利。短期內市場積聚過多的投機力量,結果必然是市場價格變動嚴重偏離基本供求關系。據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統計,6月中旬以來,投機力量開始大量購買原油期貨合同,特別是遠期合同,同時,投機力量嚴重夸大了產油國剩余生產能力不足這個缺陷。 國際油市存在“泡沫” 由于投機力量的大力介入,國際油價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的。人們不能確定的是這種“泡沫”有多大?2005年初,能源專家估計去年油價中的“泡沫”在10-15美元之間,主要頻繁發生的國際突發事件造成的所謂“恐懼溢價”。目前國際油價中的“泡沫”主要不是國際突發事件所致,而是對全球供應短缺因素的無限放大。 具體說,國際油市“泡沫”的形成受到兩種因素推動:第一,上半年,美國股市止步不前,部分投資者將資金轉向石油期貨市場,第二,歐佩克提高生產目標后,其剩余生產能力不足被部分市場人士放大。目前,市場的主要力量都將賭注壓在油價繼續上漲上。當然,自倫敦恐怖襲擊事件以后,國際油市的“逆向思維”也不容忽視。“9·11”以來,任何國際恐怖襲擊事件都導致人們擔心石油供應中斷,因此,“恐怖襲擊”是“油價上漲”的推動因素,但這次人們卻首先關心恐怖襲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影響,由于目前油市“需求因素”的影響大于“供給因素”,所以經濟減弱導致的需求下降,自然也就成為人們預期油價的重要依據。關鍵是這個預期能否持久。 上漲空間有多大 目前,認為國際油價繼續上漲的主要根據是,市場投機力量仍然活躍,更多的資金從股市轉向石油期貨市場。如果國際重要突發事件導致主要產油國供應中斷,高盛集團分析師3月份所預測的105美元不是沒有可能成為現實。現在,投機力量都在狂賭這種“供應中斷”,而最有可能地區是伊拉克和伊朗。 認為國際油價走低的主要依據則是:第一,全球經濟增長減緩已成定局,主要消費國石油需求勢必受到抑制;第二,新油田開發和替代能源的出現將在幾年內改變市場供求關系;第三,發達國家已建成“節能”型經濟,以美國為例,在過去2年內,油價從20美元上漲到60美元,但美國企業(航空和運輸業除外)仍能將能源費用上漲消化在內部,并未導致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的明顯上升。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將6月下旬國際油價上漲描述為“最后的瘋狂”,并預測油價可能出現“崩盤”。美國麻省能源經濟研究公司的林奇也認為,今年年底前,國際油價可能下跌至每桶40美元,但高盛集團分析師ArjunNMuriti預計,如果發生重要供應中斷事件,國際油價將達到每桶105美元,這是目前人們可以設想到的國際油價變動的兩個極限。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